当你满怀激情地准备为自己的品牌注册一个商标时,是不是也曾在“商标类别”这个环节上犯过难?
面对《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时,很多人都咬牙注册了很多类别。结果呢?预算瞬间超标,最后很多类别几年都用不上,白白花了冤枉钱。
今天,咱们不聊复杂的法律条文,就像朋友一样聊聊,如何用“断舍离”的智慧,精准地选择商标类别,把钱花在刀刃上。
![]()
一、“断”:果断砍掉不相关的“未来梦”
在商标注册领域,存在一种常见误区,即认为应提前占据未来可能涉及的各类业务,如做奶茶、服装、电商平台等。
实际上,采用断舍离心法十分必要,需斩断对“遥远未来”业务的过度幻想,将精力聚焦于“当下和近期核心业务”。
商标注册旨在保护正在开展以及短期内(1-2年)确定要开展的业务。鉴于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战略随时可能调整,为“可能”存在的业务提前承担高昂的注册和维护成本,并非明智之举。
具体操作时,可拿出纸张,清晰罗列核心产品/服务、最主要销售渠道以及与品牌名称直接相关的业务,以此为依据选择商标类别,精准抓住核心要点。
二、“舍”:舍得放弃非核心的“保护伞”
在商标注册过程中,存在一种常见误区:当产品为服装时,便试图将袜子、帽子、围巾、皮带等所有服饰配件都进行注册。
此时,应运用断舍离心法,舍弃对“大而全”保护范围的执念,转而追求“精而准”的核心防护。
在商标分类表里,每个大类下细分诸多类似群组,核心产品往往仅归属于其中一两个群组。若将整个大类或所有相关群组都进行注册,注册成本会大幅攀升。
![]()
商标注册时,先找核心群组,如服装在第25类,核心产品是“T恤、衬衫”就精准注册;
再评估保护范围,多数注册“T恤、衬衫”可阻他人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勿过度注册;
最后考虑“防御性注册”性价比,大企业全类注册有必要,初创企业和个人优先投预算于核心业务,品牌壮大再扩展注册更明智。
三、“离”:脱离“类别名称”的文字陷阱
许多服务无法仅通过单一类别实现全面覆盖,这就要求深入思考业务最终呈现给消费者的具体形式。
以开发一款美食教学APP为例,不同类别承担着不同的保护功能。
第9类必须注册,它用于保护“可下载的计算机程序(即APP本身)”;
第41类同样关键,其保护的是“通过APP提供的在线教育服务、培训服务”,这属于该APP服务的核心内容;
第42类可考虑注册,能保护“软件即服务、软件开发”。
由此可见,即便是一个简单的APP,也可能涉及多个类别。关键在于准确理解自身的商业模式,而非仅仅聚焦于名称。
注册商标的终极目的是保护生意而不是“囤类别”,做好选类“断舍离”,才能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把品牌稳稳护在怀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