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山东成武县一名10岁男孩在课间和同学碰撞到肚子,疼得直不起腰,家长急忙将他送到医院,检查发现胰腺和胃之间长了一个瘤子,医生查看片子后决定进行手术,家属签署了同意书,手术切除了部分胰腺、胃和胆囊,术后孩子依靠输注营养液维持生命,病理报告确诊病情,预计五年生存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可网上视频传开以后,大家全都炸了锅,都说孩子只是碰了一下肿瘤,医生怎么切除了那么多器官,家属也跟着提出质疑,觉得医生下手太重,媒体报道之后,舆论风向立刻转变,大家都认为这场手术一定有问题,其实没人提到关键一点:手术中肿瘤突然破裂,腹腔里全是血,病人随时可能休克死亡,转院需要几个小时,根本来不及救人,不切除肿瘤,孩子就活不下来,这是为了救命才做的急诊手术,不是能等挑好日子再做的普通手术。
 ![]()
后来卫健局派人调查并出具报告,指出病历未按时完成,知情同意书格式有误,术前会诊执行不到位,这些都属于文书方面的问题,没有涉及医生误诊或手术操作错误,报告中还提到医生过于自信,未充分告知家属手术风险,但手术本身有必要进行,流程符合规定,最终医院赔偿二十万元,卫健局仍在继续调查,计划对涉事医生作出行政处罚。
 ![]()
我认识一位老外科医生,他说二十五年前在县医院遇到类似情况,一个病人肚子疼,彩超检查说是阑尾炎,开刀后才发现是结肠肿瘤破裂,如果当时犹豫不决,等上级医院派人过来,病人可能早就没命了,成武这位医生也一样,手头没有资源,没有专家支援,也没有时间等待,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去尝试,Wipple手术在三甲医院都算高难度操作,县医院能独立完成,说明技术确实不错,这样的医生其实是在孤军奋战。
现在人们看到新闻,只注意"切除六个器官"这个说法,觉得这件事很吓人,却没有人考虑如果不做手术情况会更严重,医学不能保证所有事情都绝对安全,它处理的是各种可能性,手术有标准流程,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突发状况,比如术中出血、组织粘连、肿瘤位置变化,这些都无法提前预料,卫健委原本是要医院规范操作流程,结果被公众理解成医生有过错的证据,患者家属处于弱势地位时,医生就成了被指责的对象,而医患之间的信任一旦破裂,就很难重新建立起来。
自从发生那件事,县医院的外科医生心里都留下阴影,遇到类似的高风险手术时,他们宁愿把病人转给上级医院,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处理,中国基层医院本来就缺少医生,特别是普通外科和急诊科,现在更没有人愿意承担这类工作,每当医生因为尽力救治却被追责,就会有人选择退缩一步,最终承受后果的是住在县城的老百姓,老百姓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等待,等不到好医生,也等不到及时的手术,医生不敢冒险尝试,普通人就真的没有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