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仪器与试剂的合规性适配
要满足 HJ 1226-2021 要求,需先确保智能硫化物酸化吹气仪的硬件设计与试剂选择匹配标准参数,这是合规检测的基础。
- 智能硫化物酸化吹气仪核心参数要求
- 控温精度:加热模块需支持 30-100℃可调,控温误差≤±1℃,匹配标准中 “酸化后水浴加热至 60-70℃” 的反应条件。
- 吹气流量:氮气流量范围需覆盖 0.5-2.0L/min,且流量稳定性≤±5%,避免因气流波动导致硫化物挥发不完全或过度带出。
- 防交叉污染设计:需具备独立通道与专用反应瓶,且管路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玻璃,防止吸附硫化物影响检测结果,符合标准 “避免样品交叉污染” 的要求。
- 定时功能:支持 0-999min 自定义定时,可精准控制吹气反应时间(国标推荐吹气 30-40min),无需人工值守。
![]()
智能硫化物酸化吹气仪 NAI-LHW-6Z
- 试剂合规性要求
- 酸化剂:选用硫酸溶液(1+1),需符合分析纯级别,确保酸化时无杂质干扰,避免引入额外硫化物或氧化剂。
- 吸收液:采用氢氧化钠溶液(0.1mol/L),需现配现用,保证对挥发态硫化物的吸收效率,匹配标准中 “吸收液浓度与用量” 的规定。
- 标准物质:使用有证硫化物标准溶液(如 1000mg/L),用于绘制标准曲线,确保定量结果的准确性与溯源性。
二、全流程合规操作步骤
严格遵循 HJ 1226-2021 的实验流程,结合智能硫化物酸化吹气仪的自动化功能,可分为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显色测定三个阶段,每个环节需对应标准要求。
-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符合标准 7.1-7.3)
- 采样时需加入乙酸锌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固定硫化物,确保样品 pH≥10,且采样后 24h 内完成检测,避免硫化物氧化。
- 取 100ml 固定后的样品注入智能硫化物酸化吹气仪的反应瓶,加入 5ml 硫酸溶液(1+1),轻轻摇匀,确保酸化完全。
- 智能仪器操作(匹配标准 7.4 “酸化 - 吹气 - 吸收” 流程)
- 连接装置:将反应瓶接入仪器加热模块,吸收管内加入 20ml 氢氧化钠吸收液,连接氮气导管,确保管路密封无漏气。
- 参数设定:根据标准要求,设置加热温度为 65℃、氮气流量为 1.0L/min、吹气时间为 35min,启动仪器自动运行。
- 过程监控:仪器需实时显示温度、流量与剩余时间,若出现流量异常或温度波动,需立即停止并排查,避免实验数据无效。
- 显色与测定(遵循标准 7.5-7.6)
- 吹气结束后,将吸收液转移至 50ml 比色管,加入 2ml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摇匀后放置 5min,再加入 1ml 硫酸铁铵溶液,继续放置 15min。
- 用 10mm 比色皿,在 665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同时做空白实验(以 100ml 蒸馏水代替样品,同步骤操作),扣除空白值后计算硫化物浓度。
三、质量控制与合规性验证
为确保检测结果符合 HJ 1226-2021 的准确性要求,需从空白实验、标准曲线、加标回收率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这是判断方案合规的关键。
- 空白实验控制
- 空白吸光度需≤0.030,若超出范围,需检查试剂纯度(如硫酸、氢氧化钠是否含杂质)、仪器管路是否污染,重新进行实验。
- 标准曲线验证
- 配制 0.00、0.10、0.20、0.50、1.00、2.00mg/L 的硫化物标准系列,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数 R² 需≥0.999,符合国标对定量准确性的要求。
- 加标回收率验证
- 选取实际样品(如污水、地表水)进行加标实验,加标量为样品中硫化物浓度的 0.5-2 倍,回收率需控制在 90%-110% 之间,证明仪器与操作流程的可靠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