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稻虾田里的父子接力

0
分享至

深秋时节,大余县新城镇水西村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稻浪起伏。56岁的朱康穿行田埂,俯身察看水情稻势。不远处,他29岁的儿子朱宇轩正带领团队操控无人机精准投饵,科技与传统农事在此交融。

这对扎根乡土的父子,一人专注田间破解技术难题,一人返乡用科技赋能农业。两代人合力推动“赣南早虾双季稻”综合种养模式在大余落地生根,成为稳粮增收、强村富民的新引擎。

“老把式”破解“早虾密码”

朱康早年搞过水产养殖、经营过矿山。2017年,面对家乡部分良田闲置,他深感痛惜:“大余山清水秀,这么好的条件怎能浪费?”不久,朱康毅然投身农业领域,担任大余康万家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

起步阶段,公司简单套用湖北“小龙虾+一季稻”模式,却因水土不服屡屡受挫,亩产小龙虾仅70余公斤、水稻400多公斤,效益不高。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之举。2022年4月,朱康将一批未售完的小龙虾投放入京州村一块8亩的农田,未作特殊管护。次年3月初巡田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田里的小龙虾个个膘肥体壮、数量惊人!”连续14天,日均捕捞60多公斤,相比湖北、江苏等小龙虾主产区,这批小龙虾提前45天上市,售价高达每公斤80元,日销售额突破4800元。

“种虾早投、虾苗早出、成虾早上市——这‘三早’就是关键!”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朱康豁然开朗。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北方冬季气温低,农田水温一般低于0摄氏度,小龙虾几乎不进食,生长缓慢;而大余县冬季农田水温一般在6摄氏度以上,小龙虾能正常进食生长,因此能提早上市。

“这正是发展早虾养殖的天然优势。”朱康逐渐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的“赣南早虾双季稻”综合种养模式:2月起捕商品虾、4月种植早稻、7月中旬前投放种虾、7月底收割早稻、10月初收割晚稻、11月初虾苗分塘。新模式不仅提高了收益,让冬闲田焕发出新生机,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新农人”引领稻虾产业升级

朱宇轩2015年退伍后曾跟随父亲搞过几年水产养殖,但彼时年轻的他心怀更广阔的天地,又辗转广州等地打拼。“城市的繁华固然迷人,但总觉心中缺少归属。”2022年1月,朱宇轩毅然返乡,决心与父亲并肩奋斗。

此时,朱康的“早虾密码”已初见曙光。深受启发的朱宇轩,思考着如何将父亲总结的技术转化为规模效益。2023年4月,朱宇轩和众人共同筹资200万元,在水西村流转百亩土地启动试点。那段时间,朱宇轩以田为家,日夜奋战;朱康全程指导,精选稻种、优化投饵。父子俩默契配合,试点稳步推进。

辛勤耕耘终获回报。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基地陆续收获小龙虾2万公斤、水稻9万公斤,总产值达100万元。试点成功后,众人乘势而上,再次筹资200万元,将规模扩大至3000亩,并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将零散田块整合为8至10亩的标准化单元,提升管理效率。

随着规模扩大,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看到父亲和工人们不论风雨都要人工投喂、打药、施肥,不仅强度大,效率也难保证,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朱宇轩决心引入科技手段,聘请专业植保无人机团队作业,但一年下来,仅人工费用就高达10万元,且农忙时节常排不上队。

“与其依赖外援,不如自己掌握技术!”2024年11月,朱宇轩筹资16万元购入3台植保无人机,还组建了一支无人机植保团队。如今,他陆续带动10名原在外务工的年轻亲友返乡加入,由公司出资支持他们考取无人机执照,人均月收入达6000元。“现在一台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500亩作业”他计划年底前将无人机数量增至12台,全力推进机械化生产。

除了无人机技术,在政府的指引下,他还在新城镇水南村稻虾基地引入智能监测系统,构建“监测—预警—调控”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酸碱度、溶氧量等关键指标,结合“智能感知+精准投喂”模式,使虾苗成活率提升至90%,亩产增长20%。

如今,大余小龙虾亩产已从最初的70余公斤跃升至200公斤,双季稻亩产稳定在900公斤,亩产值突破8000元,“稳粮增效、粮虾双赢”的目标正成为现实。

共谱“虾肥、粮稳、民富”新画卷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富。”这是朱康、朱宇轩父子与公司上下一致的信念。目前,公司常年吸纳本地劳动力50余人,旺季超百人,人均日薪140元至200元,助力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朱宇轩还积极对接政府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打通广州、深圳、南昌等地销售渠道,拓宽产品销路;牵头组建“新农人互助队”,吸引更多有志于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加入。朱康则无偿为分散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和优质种苗支持。

在朱康父子的示范引领下,大余县稻虾综合种养产业蓬勃发展。青龙镇赤江村王启峰运用新模式,70亩稻虾田年产值突破40万元;黄龙镇叶墩村、旱田村和池江镇九水村等村通过参与种养,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长;新城镇水西村、周屋村通过基地管理、劳力入股等方式,村集体年增收超10万元……大余“稻虾人”队伍持续壮大,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目前,大余县“赣南早虾双季稻”综合种养面积已发展至1.56万亩,建成千亩连片基地7个,综合产值突破2.1亿元,带动38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户均年增收近5.3万元。展望未来,朱宇轩信心满满:“计划探索‘稻蟹’‘稻蛙’‘稻鱼’等多元生态种养模式,让农田实现四季有产出,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事业。”朱康也表示,将继续深耕技术研发,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稻浪翻金,虾跃人欢。依托出虾早、模式新、效益高等优势,大余县“赣南早虾双季稻”综合种养模式正谱写出一幅“虾肥、粮稳、民富”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叶相发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海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6岁高圆圆活动照显疲态,身边网红整容脸引关注

46岁高圆圆活动照显疲态,身边网红整容脸引关注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1-05 19:48:31
排名历史第二!约老师生涯第八次斩获30+15+15级大号三双

排名历史第二!约老师生涯第八次斩获30+15+15级大号三双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19:47:03
湖南医生17分钟“桃色”事件:他们医术高超,造福患者更应被关注

湖南医生17分钟“桃色”事件:他们医术高超,造福患者更应被关注

汉史趣闻
2025-11-06 09:32:22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眼光很亮
2025-11-05 10:40:13
跌西部倒数第一!弗拉格20+9丢绝平独行侠惜败鹈鹕 8战6败

跌西部倒数第一!弗拉格20+9丢绝平独行侠惜败鹈鹕 8战6败

醉卧浮生
2025-11-06 11:54:45
纽约完了,穆斯林当选市长

纽约完了,穆斯林当选市长

难得君
2025-11-05 21:19:32
突发:凯尔特冠军名宿被捕!

突发:凯尔特冠军名宿被捕!

十点街球体育
2025-11-06 16:11:56
又一位“电诈头目”!阿努廷撤销其泰籍冻结7000万,骗子组织崩盘

又一位“电诈头目”!阿努廷撤销其泰籍冻结7000万,骗子组织崩盘

素衣读史
2025-11-04 18:17:45
国家出手了!倒查风暴席卷全国,释放什么信号?

国家出手了!倒查风暴席卷全国,释放什么信号?

保德全
2025-11-05 19:30:03
马德兴:相关领导亲自秘谈邵佳一,足协4日晚加班草拟报告

马德兴:相关领导亲自秘谈邵佳一,足协4日晚加班草拟报告

懂球帝
2025-11-06 11:37:12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黔乡小姊妹
2025-11-06 11:23:26
进博会传来好消息!瑞金医院与GE医疗签约,新一代Omni128长轴PET/CT首落亚洲

进博会传来好消息!瑞金医院与GE医疗签约,新一代Omni128长轴PET/CT首落亚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5-11-06 17:12:19
美论坛:不管中国承不承认,中国是否已经输掉了关税战?

美论坛:不管中国承不承认,中国是否已经输掉了关税战?

朔方瞭望
2025-11-02 10:06:11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付林被“双开”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付林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11-06 17:02:49
72小时太空救援神舟遇袭,中国冗余设计碾压美俄!

72小时太空救援神舟遇袭,中国冗余设计碾压美俄!

万象森罗plus
2025-11-06 14:07:30
王阳明悟道:人这一生,所谓的开悟,不过是想通了3件事

王阳明悟道:人这一生,所谓的开悟,不过是想通了3件事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11-04 15:30:00
快速补充能量,哈兰德晒自己赛后吃烤羊排照片

快速补充能量,哈兰德晒自己赛后吃烤羊排照片

懂球帝
2025-11-06 16:14:25
最新斯诺克排名:赵心童跃升6位,吴宜泽飙升9位反超希金斯

最新斯诺克排名:赵心童跃升6位,吴宜泽飙升9位反超希金斯

求球不落谛
2025-11-06 14:16:54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心轩专栏
2025-11-02 21:59:42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蜉蝣说
2025-10-05 23:57:52
2025-11-06 21:00:49
中国日报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网
网站及本账号运营主体为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364001文章数 3910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重庆一套百平米"凶宅"191万上架法拍 欠缴物业费超3万

头条要闻

重庆一套百平米"凶宅"191万上架法拍 欠缴物业费超3万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数码
亲子
教育
本地

复古的“绗缝”大衣,现在穿刚好!

数码要闻

华为FreeBuds Pro 5正式亮相!首款获得星闪音频认证的 TWS 耳机

亲子要闻

孩子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

教育要闻

小学生书包里翻出“解剖图”,主角是美术老师,真相令人脊背发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