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刘的科幻会被谁毁掉?科幻还有没有未来

0
分享至

笔者的一篇旧文。

文学不是粮食,但它必须存在。我有这样的认识,起源于16年前大学时代,那位神秘兮兮向我推荐一本神秘杂志的胖胖同学。我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大家都等着集合,我站在草坪边上,百无聊赖看旁边一个谨慎的男生在谨慎地和女同学交谈,那种拙劣的表演令人暗中嗤笑……

这时胖胖同学走过来捅捅我,给我强行推广了一段他刚从《科幻世界 》中看来的奇妙场景:秦始皇指挥三千万军队组成一台计算机,秦军士兵用几种颜色不同的令旗,来实现计算机中的与非门 ……那本小说叫特么什么《三体 》,正在连载,老劲爆了,你看过没?

我说我不知道。这家伙随即变戏法一样从背后拿出几本,你看看……


那时刚学过单片机 原理——虽然不懂,当听到一种文学作品居然能把秦始皇和单片机结合起来,这种思想上的震撼以及科幻与现实的奇妙结合,令我陷入一种强烈的好奇与阅读欲。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把刘慈欣 之前所有的中短篇全读了一遍,除了《三体》,因为那时大刘并没有连载完,也没有出版。可以说,读后的强烈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包括四大名著,包括金庸,包括悬念推理,以及一切其他能够带来或快或慢快感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作品,都没有这种体验。

读到快没有的时候,有与读一切美好作品一样的感觉:慢点写,还要有!

没了饿不死,但真会让人抓耳挠腮寝食难安,有点像《红楼梦》缺了几十回至今令人意难平。

说了半天,这和三体影视化改编难产有什么关系?能对从未接触过科幻的人产生如此大震撼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认知领域层面发生了某种变化,而不只是价值观、或艺术口味或其他。

影视作品的边界和张力,并不一定适合这个维度的文学作品,或者说表现不出科幻文学真正的内核。当然有人会用《火星救援 》《星际穿越》《地心引力》之类的西方电影作反证。这就又涉及另一层面的东西:刘慈欣系列科幻文学的内涵,以及隐藏在科幻大厦夹缝里的小心思、小东西,单靠技术能呈现得出来吗?

尤其是在当前言必称电影工业体系,而绝口不言电影创作者本身文化内涵和职业素养的时代下。刘慈欣科幻作品的精华并不全在《三体》,在这之前他曾写过几十篇长中短篇科幻小说 ,诸如已经被影视化的《流浪地球 》,和强行沾边的《疯狂的外星人》,有人说该电影借用了《乡村教师》,我至今没有看出来。

大刘 的作品和同时代科幻创作者们一样,早期作品涉及的科学领域无所不包,天文、物理、生物、能源、人类社会形态等等。我很庆幸在正式叩开《三体》三部曲这座宏伟大厦之前,先把大刘之前的作品读了一遍,震撼是从溪流中的叮咚浪花开始,慢慢汇成长江大河中的波涛奔涌,最后当真正面对大海的惊涛骇浪时,才能充分而持久地体验那种深邃广阔、壮丽大气的美感。

如果第一次接触大刘作品就直接看《三体》,很可能会丢下一句:这特么什么玩意。然后从此彻底与刘慈欣绝缘。庆幸我没有这样的经历。

事实上哪怕是大刘自称写的最商业化、最有铜臭味儿、最有目的性的《带上她的眼睛 》,也能让人有很深的震撼。这是我反复对别人讲起过的一段经历。《带》其实从科幻分类上讲,并不是特别硬,而是偏软的那种。只抛出一个科幻点子,不解释技术细节,围绕从天而降的新技术展开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的恐怖之处在于,逼你去思考:被封在地心之中一直到死、谁也没法来救你、终生孤独一人,这种情形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恰巧读完这篇小说的那年冬天,老家某村一女孩煤气中毒去世,当时正在大面积停止土葬,家人为给她留一个全尸,当晚不声不响买了口棺材偷偷埋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怎么被有关部门知道,命令挖出来送火葬场。没办法,只好去挖,挖出来的时候父母突然发现,尸体四肢扭曲,手上全是血,血沾在棺材盖板上。原来女孩只是一时昏迷,埋下去之后活过来了,活过来之后又闷死了……女孩父母的心情,大概像自己死了一遍一样……

然而真正可怖的是女孩的心情,任何形容词都无法描述那种状态。我甚至怀疑,大刘身在煤省,是不是真的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才能写出这么惨烈的科幻故事。

大刘的科幻,尤其在这样的时刻会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你怎样去展现?似乎并不是多烧钱多做特效的问题。大刘自己也说过类似问题。有一年大刘去英国,接受两位牛津大学 的华裔学霸采访,采访的视频B站有。

我认为这是大刘最轻松、最不凸科幻巨匠造型、最能展现真实思想的一次采访,两位华裔学生虽然紧张到不停喝水搓手,但学霸就是学霸,问出了许多国内没文化主持人问不出的问题,当场把大刘思考多年的成果逼了出来。

有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大刘老师写科幻,是先设定一个主题,让人物和情节跟着主题走,还是先设定人物,和灵感,然后再去写主题。

老实说,理科生问文学问题确实有点幼稚。大刘本可以一笑而过,随便说两句敷衍一下。

但他的回答一点也不敷衍,瞬间击中了我的内心。

大刘讲,成熟的科幻创作者,或者说任何一个成熟的创作者,都不会先设定主题。他要做的,是通过人物和情节,把自己心中所想传递给读者。

这和金庸所说,人物创作出来之后不再受作者控制,是另一种不同的境界。我想这大概是大刘多年写作独有的一种状态吧,他也确实达到这种目的了。

举一个例子。大刘许多篇科幻小说中,对科技工程师和学者的描写都非常哇塞,绝不是垃圾时尚剧中立领衫黑框眼镜,又或是美剧中动辄一个爆炸头不修边幅的黑命贵小哥或大叔,并不脸谱化。

大刘若有若无地给科技工作者们身上镀了一层神圣而光洁的光环。从外表上看,既有丁仪 那样披头散发不修边幅经常语出惊人的醉鬼,也有刚强固执的像男人一样的军人冰艳美女林云 ,还有许多像张彬夫妇(球状闪电人物)、沈渊(地球大炮人物)那样或残疾消沉、或狂热献身的人。

从外表上看没有共同之处,但这类人物拥有一个共同的鲜明内核:理性、严谨、纯粹,甚至崇高。诛心一点讲,大刘写这些人物的时候很可能经常自我代入。大刘接受牛津学霸采访时就说,科技工作者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人(原话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没错)。尤其是《球闪 》中在泰山玉皇顶,“我”和林云夜中观雨的场景,以及关于科学和武器的讨论,堪为大刘所有作品中科学和浪漫结合的最佳场景。我想我get到了大刘这种心思。

毕业前后的几年中,一直若有若无追求那种人设。09年时曾有机会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大刘说他也去过那个地方,顿感十分兴奋。在那儿期间,近距离接触该地的工作人员,经常暗自打量,这位像大刘小说中的哪位,那位是不是大刘创作时参考的原型,又或者某某设备,是否被大刘化用到小说中去了……当然这只是刚毕业人生未定型的特殊时期一种不成熟心理反应,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刘确实通过他的作品,传递“私货”并确实影响到了读者。

我想,他的作品真正打动人的,不光是科幻创意,还有这些、那些数不过来的、令人欲罢不能的爽点,以及思考。这些都不靠特效和烧钱。说到思考,这是我感触最深也是对影视化改编最担心的地方。就如《流浪地球》。


大刘这几年似乎也屈服了。流浪地球剧本化改编的时候,不知道他有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但至少从读者的角度来讲,电影和剧本之间,只剩下太阳即将爆发氦闪 这一个联结点了,其他的都是扯蛋化的重新创作。

大刘的屈服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他低价贱卖《三体1》的影视改编权。他在有一次采访中说,很多人觉得他卖贱了。大刘苦笑着说:喊贱的人,当时你们都去哪了?但是再到后来,大刘不再吐这些槽了,而是淡淡地说,《三体》的影视化改编现在进展的很好。

没办法,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大到不允许你胡说。

又比如关于科幻文学春天的问题。在科幻小圈子看来,科幻到底有没有过春天?我觉得是有的,起码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那段时间,科幻四大天王 佳作频出的时代,是科幻迷最幸福的日子。这不仅指文学上的享受,更多是启迪心智和科学思维方面的震撼。比如老王的豹人、癌人等等系列,老王喜欢在某些出格描写上打打擦边球,未免有些油腻,但王老师宝刀不老,思维非常敏锐,尤其是把猎豹基因 植入人类身上取得奥运百米冠军的点子,还是颇令人意外的。

而这样的阅读快感,在四大天王的作品中俯拾皆是。那真是一个春天。新世纪10年代以来科幻届作品陷入低迷是有目共睹的,这点刘慈欣也在早期采访中说过,他说,一个标志性事件是,科幻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或代表性人物很缺乏。女主持人赶紧补台说,不是有您和三体嘛?大刘当即以深度直男癌患者常用的杀死聊天的方式说:确实有,可是就我一个。所幸那是电视节目,可以切换,剪辑,尴尬没有持续下去。其实我很喜欢看这种采访,那是一个真实的大刘。但到后来,大刘变了,在聚光灯下,在背景画面写着中国科幻 作家富豪榜 的耀眼光芒下,大刘也开始说,中国科幻似乎进入一个很好的时代……大刘违心了。

鲜明地体现在《流浪地球》。原作是一篇满带讽刺、批判性质的小说,当面对生存危机时,人类社会既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行动力,诸如把太行山 烧了当燃料的震撼场面,在太平洋 冰面上举办奥运会的豪迈等等。但也会加剧人性中本有的猜疑、自私和肤浅,小说的高潮部分是愚昧的人类大众,把真正懂得科学懂得如何解救人类危机的5000名科学家,冻死在荒凉的冰原上。就在那一刻,氦闪爆发,狠狠抽了全人类一个耳光。而非战狼式的撞木星救地球。撞木星救地球的灵感,明显改造自大刘另一部小说,《全频段阻塞式干扰》的高潮部分,将军的儿子驾驶卫星撞击太阳最终获得地球战争的胜利。也不算过于胡编乱造。但是,并不是说大刘自己的小说就能随意嫁接的。

一种语态下的结局,接到另一种语态,很可能带来驴头不对马嘴的荒谬感。电影完全失去了那种批判现实引发思考的意义,而只带来适合大年初一全家其乐融融,共同赞扬中国人也能拯救世界的自豪感。这种烂到骨子里的套路,看一次两次还行,次次都是这样,您说是什么感觉?我不讨厌战狼,但我不希望战狼把大刘毁了。思考不是大多人的义务,但它必须存在。这个世界上引发思考的东西已经不多,文学更少,科幻更是极少。但愿商业资本的污水晚一点污染科幻这个相对纯净的领域。这是大多数原著党对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矛盾心态的来源。既希望你能呈现出原著的精神,又担心你把原著精神毁了,进而毁了更多人阅读原著的动力。那将是文学作品的悲哀。金庸作品 已经这样死去了,我不希望下一个是科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诗意世界
2025-11-11 23:53:27
江西52岁阿姨网恋上海大爷,嫁过去后发现,大爷身份实在不一般

江西52岁阿姨网恋上海大爷,嫁过去后发现,大爷身份实在不一般

红豆讲堂
2025-04-22 11:06:44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3 00:15:03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乌军阵亡者外国面孔超三成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乌军阵亡者外国面孔超三成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3:02
阿根廷23岁1.9米中锋迎来国家队首秀 本赛季法甲12场9球排第1

阿根廷23岁1.9米中锋迎来国家队首秀 本赛季法甲12场9球排第1

智道足球
2025-11-15 09:20:41
为郭富城生下第三胎后,方媛深夜发文,曝光她的真实现状

为郭富城生下第三胎后,方媛深夜发文,曝光她的真实现状

豆哥记录
2025-11-15 19:08:53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趣文说娱
2025-11-04 18:02:21
曹德旺预言,2025年,没有买房的人,五年后是失败者还是幸运儿?

曹德旺预言,2025年,没有买房的人,五年后是失败者还是幸运儿?

墨兰史书
2025-11-13 16:45:02
湖人战胜鹈鹕避免连败却迎来挑战:詹姆斯还有4天就要复出了

湖人战胜鹈鹕避免连败却迎来挑战:詹姆斯还有4天就要复出了

姜大叔侃球
2025-11-15 18:19:38
泰王头一次来中国,备的大礼算不上贵重,却让所有中国人拍手叫好

泰王头一次来中国,备的大礼算不上贵重,却让所有中国人拍手叫好

福建平子
2025-11-15 14:39:30
阿斯麦向美国承诺:只要解放军攻台,立刻远程瘫痪台积电光刻机

阿斯麦向美国承诺:只要解放军攻台,立刻远程瘫痪台积电光刻机

文史旺旺旺
2025-10-27 19:58:04
为什么首富必须死?

为什么首富必须死?

汉周读书
2024-05-20 09:52:50
咖啡竟会促癌?多项研究:每天多喝一杯肺癌风险增6%;每天3杯,男性膀胱癌风险猛涨79%

咖啡竟会促癌?多项研究:每天多喝一杯肺癌风险增6%;每天3杯,男性膀胱癌风险猛涨79%

华医网
2025-11-13 05:43:22
“绯红女巫”奥尔森,全裸上阵现身艺术!身材太火辣了

“绯红女巫”奥尔森,全裸上阵现身艺术!身材太火辣了

桑葚爱动画
2025-11-15 15:20:31
大举加仓!高瓴旗下私募出手

大举加仓!高瓴旗下私募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11-15 18:21:29
笑不活了!女子网上刚买的睡衣打开试穿,竟从里扯出一条男士秋裤

笑不活了!女子网上刚买的睡衣打开试穿,竟从里扯出一条男士秋裤

火山诗话
2025-11-15 17:33:15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师长让他独自去拉队伍,能拉起来就自编自封,解放后他成为中将

师长让他独自去拉队伍,能拉起来就自编自封,解放后他成为中将

大运河时空
2025-11-15 19:30:03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六氟磷酸锂概念投资逻辑与龙头

六氟磷酸锂概念投资逻辑与龙头

K线论势
2025-11-15 17:41:29
2025-11-15 20:36:49
有历史 incentive-icons
有历史
专注有质量的历史推介
489文章数 8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侍卫官吐露:蒋介石的最后岁月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亲子要闻

孕妇饿了要立即吃东西吗

数码要闻

10月全球电视ODM工厂出货量榜单出炉 京东方第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