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严格遵医嘱服用4种降压药物,36岁的蒙先生血压仍持续飙升至180/120mmHg以上。
他患高血压10余年,近一年来,头晕、眼发黑、胸闷等症状频繁发作,让他无法正常工作,日常行走都倍感乏力。“每天吞服大把药片,血压就是纹丝不动,夜里总担心睡下去就醒不来。”说起自己的生活,蒙先生的话语里满是绝望。
可近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院院长郭殿龙领衔的介入团队,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与精准的诊疗策略,成功为他实施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denervation,RDN) 。术后患者血压即刻从术前的189/121mmHg骤降至117/79mmHg,这一显著疗效不仅为困扰患者多年的高血压难题画上圆满句号。
顽疾缠身求医路:年轻患者遭遇“难治性高血压”困境
蒙先生(化名)正值人生壮年,却被高血压缠扰整整13年。比病程更棘手的是,他背负着复杂且明确的高血压家族遗传史——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堂兄弟均为高血压患者,先天遗传因素叠加后天肥胖等危险因素促进病情进展,让他的治疗之路从起点便布满荆棘。
从最初单一药物控制,到后来联合用药方案不断升级,病情却逐步发展为临床公认的“难治性高血压”。为求一线生机,他辗转省内外多家医院,尝试调整用药、优化方案,却始终未能突破“血压难控”的瓶颈,最终被权威机构明确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3级,面临着心梗、脑梗、肾衰等致命并发症的高风险威胁。
就在他濒临放弃时,通过病友推荐与多方打听,找到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病院执行院长郭殿龙。
历时174分钟,高难度RDN手术圆满成功
接诊后,郭殿龙院长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明确其为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术前检查发现,蒙先生的肾动脉分支走形异常,血管角度刁钻,为手术带来了巨大挑战。考虑到患者年轻,长期高血压危害极大,团队最终决定为他实施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一种通过微创介入从根源上调节血压的前沿技术。
![]()
10月16日,郭殿龙院长团队为蒙先生实施了RDN手术。
血管条件复杂的极限挑战
患者肾动脉分支与主干夹角极小,常规导管难以到位。团队在JR4指引导管和Guidezilla导辅助,三条导管提供强支撑力,高压球囊导管铆钉下顺利进入消融导管,成功完成手术。
毫米级精准消融的技术革新
为确保消融效果与安全性,团队引入“蔡式点头技术”,以毫米级精度操控消融导管,对双侧肾动脉实施“全覆盖、无死角”消融。其中左肾动脉消融7次覆盖38个靶点,右肾动脉消融8次覆盖39个靶点,累计完成15次消融、覆盖77个治疗点,既精准作用于肾动脉主干,又对特殊分支实现有效消融,彻底阻断异常交感神经通路。
历经174分钟,手术圆满成功。术后造影显示肾动脉通畅无损伤,患者血压即刻从189/121mmHg骤降至117/79mmHg,实现了“安全消融、精准降压”的双重目标。
“针对这类复杂病例,精准与全面缺一不可。”郭殿龙主任强调,手术的成功是团队技术沉淀与多学科协作的成果。
重获新生:高血压治疗步入新时代
术后第一天,蒙先生血压稳定在120-130/80-85mmHg,所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据了解,蒙先生是咸阳一院首批应用RDN技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受益者。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对此类顽疾的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也为广大药物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相关科普:RDN手术,到底是个啥?
什么是RDN手术?
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是一种通过微创介入方式消融肾动脉周围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从而从根源上降低血压的创新技术。
优势
强效降压:临床研究显示,RDN术后半年可降低收缩压超25mmHg。
降低风险:收缩压每下降10mmHg,可显著降低心衰、卒中、冠心病等风险。
微创便捷:不在体内植入器械,创伤小、恢复快,通常次日即可出院。
适用人群
服用三种或以上降压药(含利尿剂)血压仍不达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无法坚持长期规律服药的药物依从性不佳者。
因副作用无法继续服药的降压药物不耐受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