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星是《星球大战》宇宙中极具标志性的超级武器,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逐渐了解了它的运作原理,以及为何它会被如此轻易地摧毁。
这座帝国战斗空间站是银河系千年来见过的最危险武器。第一颗死星早在共和国覆灭前就已动工建造。帕尔帕廷利用了一份“意外发现”于吉奥诺西斯星的设计图,表面上是分离势力正在研发的武器,实则是为了制造恐慌,促使共和国抢先完成该项目。
这座空间站的建造耗时20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斯早已遗失了其供能技术。正如我们在《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所知,直到盖伦·厄索摸索出操控凯伯水晶的方法,这项秘密才重见天日。
但厄索不只是一位找到死星供能方式的科学家,他还对其进行了暗中破坏。
下面我们就来拆解这座空间站的运作机制,以及这位工程师是如何制造出一个弱点,让卢克·天行者仅凭一发精准射击就将其摧毁的。
![]()
《星球大战》既是科幻作品,也带有奇幻元素,因此死星由虚构物质“超物质”提供能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燃料被用于超空间引擎,其形成源于恒星辐射与特定行星核心物质的相互作用。例如,在某个星系,一颗超新星爆发撕裂了多颗星球的地壳,使其成为富含超物质的来源地。
包括帝国“歼星舰”在内的许多星际飞船,都会使用超物质湮灭反应堆来启动热核聚变。理论上,这类反应堆几乎是无限的能量来源。
死星的反应堆与歼星舰的构造相同,因此这座空间站能够发射近乎无限次数的攻击。
![]()
《侠盗一号》清晰展现了凯伯水晶对死星的重要性。人们常常误以为它只是绝地光剑的能量来源,它后来被帝国改造,适配了自己的超级武器。但实际上,水晶并非能量源,更像是能量的传导介质。在光剑中,它们将能量转化为闪烁的剑刃;而在死星中,它们则聚焦超物质反应堆的巨大能量。
八块巨型凯伯水晶将反应堆能量导向同一个靶点,再以毁灭性光束的形式释放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在首部《星球大战》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八道能量流在超级激光炮的发射盘处汇聚融合。
死星需要消耗海量的凯伯水晶:帝国搜刮了整个银河系,四处搜集这种水晶。
![]()
核心问题在于,死星的反应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塔金总督的要求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他下令要求这门超级武器快速充能、能够连续射击。
这意味着,威力较小的连续炮火可以用来对付大型飞船,就像《绝地归来》中展现的那样。
《侠盗一号》的小说化版本揭露,被迫参与项目的盖伦·厄索,正是利用了这一要求,制造出了一个致命弱点。
为实现快速射击而对反应堆进行的改造,会导致其过度发热。得益于帝国体系中“任务拆分、各司其职”(导致信息割裂)的分工漏洞,厄索成功隐瞒了这一隐患,直到改造完成、空间站近乎竣工。
随后,厄索针对自己制造的问题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大规模改造空间站、回溯原始设计图等待科学突破,或是安装一个效率极低的热力排气口。帝国选择了第三个方案,而盖伦巧妙地操控了官员们,让没人提出多余的质疑。
这个排气口最终成了死星的致命隐患。它直接连通反应堆,这意味着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仅凭一发精准射击就能炸毁帝国这最强大的武器。
这项任务原本几乎不可能完成,毕竟空间站有着严密的防御,但当原力与飞行员的技艺结合,一切皆有可能。
卢克·天行者摧毁了死星,他的这一击点燃了银河内战,也给全体银河居民带来了希望:帝国并非不可战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