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没上班,离婚时才想起原来房租那么贵。
![]()
”——这句话刚从江苏一位29岁女生的私信里读出来,手指都没滑到第二句,心口就被戳了一下。
![]()
她把和前夫要钱被拒的聊天记录打了马赛克发到网上,本想图个安慰,结果评论区立马炸成两派:有骂她“早干嘛去了”,也有替她急“政策早就给了路,你咋没查”。
把她的经历拆开,跟最近的数据放在一起,挺魔幻。
智联招聘那报告说,29岁离异女性平均要投42份简历才混到一次面试。
江苏妇联算过账:省里离婚女性培训补贴能给3000块,互联网营销师、电商主播这些课随时能报,可她压根不知道。
最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也偷偷加码了,家务补偿最多能拿共同财产的20%,可她开庭那会只惦记着“快点结束”。
三年全职妈妈生涯,一瞬间成了简历上的巨大空白。
再往下翻,她没做的一点小事,都是别人后来的饭碗。
有人把她这段经历扔进了抖音“离婚再就业互助组”,标签播放量飙上2亿,里面不乏真实的翻身故事:隔壁小区一姑娘离婚第四个月就考到互联网营销师证,半年把账号粉丝做到8万,转头在闲鱼挂出自己的旧家具,赚回第一笔启动金,一边租10平小单间,一边直播教网友做PPT模板。
对比之下,江苏高院的典型案例里,同情况的女方靠“放弃职业”证据多拿了十五万补偿,判决书公开当天就被人收藏了上千次。
差距就在“动没动手”。
所以别绕远路,直接给还在迷雾里的人三本小账本。
第一账本,是法律账本。
别嫌麻烦,离婚协议里加一句“保留家务补偿追索权”,后面反悔还能补救;财产清单里加一条“三年内职业技能损失”,法院真认。
第二账本,是时间账本。
把一天拆成三个45分钟,第一个45分钟投简历,第二个45刷培训网站,第三个45写个今日小结扔进互助群。
坚持21天,你会亲眼看到评论区从“加油”变成“内推码我有”。
第三账本,是情绪账本。
心理咨询费看着贵,比深夜在出租屋里反刍过去三年划算。
南京鼓楼一家机构最近针对离婚女性打八折,还送三次职业性格测试——去蹭一次不亏。
最后一句话留给犹豫的人:离婚那天的确像被拔了电源,可墙上的插座一直在,只要你肯弯腰找插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