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一小伙随手拍了段视频:自家鞋柜底下,15双勃肯鞋排排站,颜色相近,远看像复制粘贴。他一边拍一边笑:“我媳妇说每双都不一样,我咋就看不出?”弹幕瞬间炸了:
“兄弟,你不懂,这叫情绪稳定器。”
“我懂她,真的,穿上那一刻,全世界不吱声了。”
2
我第一次看完,没笑,反而有点鼻酸。
想起我妈。
小时候家里穷,她只有一双塑料底布鞋,脚趾头顶破个洞,拿烧红的火钳烙一下继续穿。后来条件好了,她每次路过地摊,还是盯着那双9块9的布鞋发呆。我劝她买,她摆手:“买那么多干嘛,一双够穿。”
其实我知道,她不是不想,是不敢。
怕花钱,怕人说她浪费,怕“配不上了”。
所以当我看到新闻里那个媳妇,15双鞋,整整齐齐,像一支小小的仪仗队,第一反应不是“败家”,是她终于不用再怕什么了。
![]()
3
网友说得挺准:
“别笑,那是她给自己的安全基地。”
勃肯鞋有什么好?鞋底宽,不挤脚,皮质越穿越贴合,像老朋友。
对一部分女人来说,它根本不是鞋,是“我能把日子踩稳”的证据。
我表姐离婚那年,一个人带娃,夜班回家脚肿得跟馒头似的,咬牙买了第一双勃肯。她说:“就当是有人接我下班。”
后来她又攒了第二双、第三双……颜色不同,皮质不同,鞋带扣的金属色也不同。
孩子问:“妈,你怎么老买一样的?”
她笑:“妈没换鞋,妈在换心情。”
4
回到江苏这对小夫妻。
老公拍完视频,补了一句:“她高兴就好,比买包强。”
别小看这句话。
他其实看见了:
媳妇每天六点起床,先给娃做早饭,再赶地铁,晚上回来还蹲厕所手搓校服;
双十一别人抢精华,她抢的是“能陪自己走下去”的鞋。
他拍视频不是吐槽,是炫耀——
“看,我媳妇还有力气爱自己,我挺骄傲。”
![]()
5
当然,也有人担心:是不是冲动消费?
我专门去问了医生朋友:
“只要不是借债、不是囤到吃灰,重复买同款,算是一种‘可控的疗愈’,跟有人收集杯子、有人一天三杯奶茶一个道理。”
换句话说,她没伤害谁,只是悄悄给自己打绷带。
15双鞋,15次“我值得”。
这比深夜痛哭、比把委屈往肚子里咽,体面多了。
6
写到最后,我想跟正在看文章的你说:
如果你也有“那个别人看不懂的爱好”,别急着羞愧。
有人收集车票,有人爱买同款睡衣,有人一年买七支颜色鬼打墙的口红。
那不是浪费,是你在废墟里,一点一点给自己搭掩体。
这世上最动听的一句话,从来不是“我爱你”,而是——
“我懂你。”
![]()
懂你为什么需要15双差不多的鞋,懂你为什么在深夜擦完鞋才肯睡。
愿有人拍你那些“奇奇怪怪”的小东西,不笑你,只笑着说一句:
“瞅瞅,我家这位,多可爱。”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