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脆弱易碎的原因复杂,
缺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
并非唯一因素。
正确认识牙齿脆弱的成因,
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护牙措施。
一、牙齿脆弱易碎的常见原因
1.牙釉质损伤或矿化不良
牙釉质是牙齿最外层的保护层,具有高度矿化特性,能抵御外界刺激。若牙釉质因长期酸性食物、饮料侵蚀(如碳酸饮料、果汁)、刷牙方式不当(横刷、用力过猛)或牙齿发育期间营养不足出现矿化不良,会导致牙釉质缺损、变薄,牙齿失去保护后就容易变得脆弱易碎。
2.牙齿磨损过度
长期咀嚼硬物、夜磨牙、牙齿咬合异常等会导致牙齿表面磨损,牙釉质逐渐消耗,牙本质暴露。牙本质比牙釉质软,暴露后牙齿不仅敏感,抗折能力也会下降,容易出现崩裂、缺损。
3.龋齿(蛀牙)破坏
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会逐渐腐蚀牙齿,形成龋洞。随着龋坏加深,牙齿内部结构被破坏,强度降低,就会出现脆弱易碎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冠折断。
![]()
4.牙髓坏死或根管治疗后
牙齿因外伤、感染等导致牙髓坏死,或进行根管治疗后,牙齿失去牙髓提供的营养供应,牙体组织会逐渐变得干燥、脆弱,抗折能力大幅下降,容易出现断裂。
5.年龄与生理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牙齿会出现自然老化,牙釉质磨损、牙本质增龄性变化,牙齿整体强度降低,脆弱易碎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二、牙齿脆弱易碎与“缺钙”的关系
1.牙齿发育阶段
缺钙可能影响牙釉质矿化:牙齿的发育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若此阶段长期严重缺钙,会影响牙釉质的正常矿化,导致牙釉质结构疏松、矿化不全,牙齿萌出后就可能天生比较脆弱,容易磨损或崩裂。但成年后牙齿发育已完成,此时单纯补钙对已萌出牙齿的坚固度影响有限。
![]()
2.成年阶段
缺钙并非主要原因:成年后牙齿的牙釉质和牙本质结构已固定,缺钙更多影响骨骼健康,而非直接导致牙齿脆弱易碎。此时牙齿问题多与牙釉质损伤、磨损、龋齿等后天因素相关,盲目补钙无法解决已形成的牙齿结构问题。
三、科学改善牙齿脆弱易碎的护牙建议
1.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坚持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轻柔旋转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饭后及时漱口或使用牙线,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和酸性物质侵蚀,保护牙釉质。
2.调整饮食与咀嚼习惯
减少碳酸饮料、糖果、酸性水果等食物的摄入,避免牙齿长期受酸性物质侵蚀;少吃坚果壳、骨头等过硬食物,避免用牙齿咬开包装、咬硬物,防止牙齿崩裂或磨损;咀嚼时注意双侧牙齿均衡使用,避免单侧咀嚼导致牙齿磨损不均。
![]()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护理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牙齿磨损、牙周疾病等问题并尽早治疗;必要时可进行牙釉质脱敏处理或涂氟治疗,增强牙齿抗酸能力,保护牙釉质。
4.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若牙齿脆弱由龋齿引起,需及时进行补牙治疗,阻止龋坏进一步发展;若因牙髓坏死或根管治疗后导致牙齿脆弱,可通过牙冠修复(如烤瓷冠、全瓷冠)保护牙齿,增强其抗折能力;若存在夜磨牙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咬合垫,减少牙齿磨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