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山大家姐”:用温情与智慧,守护万家灯火 | 粤家和·家事“解铃人”

0
分享至

在中山市的大街小巷,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扎根基层,用细腻与坚韧,默默耕耘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一线。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山大家姐”。从社区楼宇到街头巷尾,从三尺讲台到信访窗口,她们以法为据、以情动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调解故事。


中山市妇联为“中山大家姐”家事调解特色巾帼志愿服务队授旗

梁海珍:

从“信访专家”到家事“解铃人”的温情坚守

在中山市神湾镇,“有事就找海珍姐”这句话在群众间广泛流传。梁海珍扎根基层信访战线16年,用青春与热忱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承诺。2024年退休后,她怀着对基层工作的热爱,成为了“中山大家姐”家事调解特色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梁海珍深谙“防患于未然”的调解智慧,始终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原则。2024年,她的这一理念在一次纠纷调解中得到充分体现。镇内一户家庭因婚姻矛盾激化,面临冲突风险。她主动请缨,三次登门走访、五次约谈当事人,通过单独谈心、情理法交融的沟通,让双方认识到家庭矛盾的症结在于缺乏沟通。最终,在相关部门共同见证下,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成功将高风险事件降级为低风险,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和谐。


在化解疑难信访事项时,梁海珍既坚持原则又注重方法。某村经济合作社陈女士的案例就是明证。陈女士因离婚后股份分红被前夫截留,情绪十分激动。梁海珍没有简单处理个案,而是深入调查实情,积极协调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不仅为陈女士追回分红款,更推动优化股份分红分配方式,从制度层面消除类似纠纷隐患。当陈女士拿到款项时,难掩喜悦与感激之情。


从“信访专家”到“中山大家姐”,梁海珍用数十载坚守诠释为民初心。她用行动证明,基层治理的温度源于每一次耐心倾听、每一趟奔波调解,更扎根于对群众利益的执着守护。

蒙星梅:

从三尺讲台到社区的“精神灯塔”


在中山西区彩虹社区的街巷里,总能看到一位银发身影穿梭于学校与居民楼之间。她是大家口中的“蒙老师”,更是街坊邻里信赖的“中山大家姐”蒙星梅。三十余载教育生涯,蒙老师把三尺讲台的爱延伸到千家万户,用国学智慧调和家庭矛盾,以师者仁心照亮少年成长路。

蒙老师与丈夫是社区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夫妻,同样热爱国学文化的他们,自成为夫妇以来,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相互关心照顾、彼此理解与支持,共同创造一个幸福、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多年的夫妻相处中,蒙老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和睦法则”。每当遇到因矛盾求助的夫妻,她总会毫无保留地将这套“法则”向他们倾囊相授。这些源于亲身实践的经验之谈,让不少濒临争执的夫妻重寻和睦,在相互理解中重燃家庭温情。

深耕教育领域三十余载的经历,让蒙星梅在青少年教育和家庭指导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其中十五年公办学校的执教经历与近二十年的辅导机构创办历程,让她在漫长教学生涯中见过形形色色的问题。从叛逆厌学的少年到基础薄弱的学困生,从焦虑无措的家长到陷入教育困境的家庭,这些经历让她始终坚守在青少年辅导帮教与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线。

无数个被点亮的成长故事里,都藏着她的用心。曾接受蒙老师辅导的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地说道:“要不是蒙老师,我不会能考上心仪的学校,谢谢您!”这些朴实的感谢背后,是蒙星梅无数个深夜备课的灯光、逐个突破的知识点,这些都化作了教育者最珍贵的勋章。三十年来,她用专业与耐心为迷茫少年拨开迷雾,更让无数家庭在教育的十字路口重寻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蒙星梅更是将爱心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只要邻居家有困难,她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为大家排忧解难。当她对接到社区提供的一名学生是单亲家庭,暑期放假家里无人照料时,蒙星梅跟社区、家长协调,减免部分费用,帮忙看管孩子,辅导孩子作业。有些街坊邻里因为忙于生计,夜间无法接回在蒙老师那里托管的孩子,蒙老师会提出带回她家帮忙照料,减轻家长的负担。这份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早已成为彩虹社区最动人的风景。

李秀珍:

社区里的“金牌调解员”,

用“三心”织就和谐网


在中山市东区朗晴轩小区,居民们总爱亲切地唤李秀珍一声“珍姐”。作为扎根社区15年的老党员,李秀珍独创的“耐心听、暖心化、公心解”的“三心工作法”,已成为社区调解的典范。

“邻里矛盾往往源于生活细节的摩擦,如楼上漏水、公共区域占用等。”李秀珍深有体会地说。她的调解之道,核心在于以“倾听者”姿态介入。每当矛盾出现,无论纠纷大小,她都会耐心听取双方诉求,细致梳理问题脉络。这种“双向倾听”不仅是收集信息的过程,更是让当事人感受到被尊重的关键。“只有让当事人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才能打开心结、化解矛盾。”这是她始终坚信的工作理念。

在基层治理中,李秀珍始终将情感纽带作为调解工作的核心。她常以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居民的距离,用共情的语言化解对立情绪。独特的“三步沟通法”——先请当事人“倒苦水”,再引导双方“换视角”,最后组织“共商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车库改造纠纷中,她的调解智慧得到了充分展现。面对这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复杂问题,她创新推出“模拟听证会”,邀请业委会、物业公司、施工方共同参与。通过充分沟通协商,最终推动项目顺利落地。这种“把理说透、把情讲够”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增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在调解邻里纠纷时,李秀珍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她以法律法规为坚实依据,以社区公约为参考准则,结合实际情况,为双方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用制度管权、用流程管事”的工作模式,让“有事找珍姐”成为了居民们的普遍共识和信赖选择。


更可贵的是,李秀珍深知调解邻里纠纷只是治标之策。因此,她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宣传邻里和谐的重要性,协助社区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邻里纠纷的发生。在她的带动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高涨,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

从用真情解民忧的梁海珍,到用教育智慧滋润社区的蒙星梅,再到化解纠纷的“金牌调解员”李秀珍,“中山大家姐”们用实践证明了基层调解的独特价值。她们不仅化解矛盾,更重建信任、修复情感、守护家庭,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在社区中蔚然成风。

这些“大家姐”们,以细腻、坚韧与智慧,将法、理、情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富有温度的纠纷化解之路。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调解,不只是平息争端,更是用爱与智慧,让家的温度重新流淌。在中山这座博爱之城,“中山大家姐”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柔性力量,她们用温情与智慧,继续书写着关于家与爱的动人篇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妇联+”多元调解服务模式,省妇联推出“粤家和·家事‘解铃人’”专栏,集中展示全省各地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一线的典型实践与优秀调解员风采。

家和万事兴,法润南粤暖人心。让我们一同走进各地实践,感受法治之下的柔情与力量,见证千家万户因“调和”而重回和睦的美好图景。

来源:省妇联权益部、中山市妇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粤女声 incentive-icons
南粤女声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官方账号
6070文章数 7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