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釜山达成休战协议,美方取消 10% 芬太尼关税,暂停 24% 的对等关税和穿透性出口管制一年,中方也相应调整反制措施,这场持续 7 个月的关税战看似暂歇,却把四个美国的 “自己人” 坑得够呛,还有个荷兰被架在火上烤,成了最尴尬的存在。
最先被打懵的是印度。
美国一开始就对印度钢铁、汽车零件加征高额关税,剔除豁免后平均加权税率达 37.7%,虽说没到传闻的 50%,但对本就脆弱的印度经济已是重创。2014 年莫迪喊出 “印度制造” 计划,想抢中国 “世界工厂” 的位置,可这轮关税战直接把这个美梦砸醒了 ——2024-2025 财年印度净外国直接投资从 101.3 亿美元暴跌到 3.5 亿美元,跌幅高达 96.5%,8 月甚至出现 - 6.16 亿美元的负值,资本净流出更是达到 805 亿美元。
服装产量降了 25%,海鲜出口跌了 30%,珠宝行业 17 万工人面临失业,曾经号称 “外资坟场” 的印度,如今连外资的影子都难见,有分析说这一下可能要缓十年。
美国的邻居加拿大也没好到哪去。
虽说美加墨有自贸协定,但美国对加拿大不符合协定的商品下手毫不手软,钢铝、汽车及配件关税高达 25%,平均税率也有 9.8%。
加拿大 99% 的天然气和 97% 的石油都卖往美国,等于经济命脉攥在对方手里,关税一涨出口直接暴跌 27%,石油和汽车产业被砸得稀烂,100 万个工作岗位岌岌可危。加拿大被逼得在美国电视台投广告求情,结果反而惹恼了美方,连谈判的门都被关上了,这个最 “忠诚” 的盟友,成了被随手收割的韭菜。
![]()
日本和欧盟则是被 “温水煮青蛙”,表面关税不算最高,实际付出的代价大得惊人。
美国对日本关税 15.7%,对欧盟 16.8%,可这背后是实打实的 “保护费”。日本为了让关税不涨,承诺给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目前公布的潜在项目已经有 3934.5 亿美元,而且最终决定权全在美方,收益还不能回流日本,等于白送钱;还答应把 GDP 的 2% 拿来当军费,疯狂采购美国军工产品,甚至硬着头皮买根本没人要的 F150 皮卡 —— 这车在日本一年卖不出 50 辆,路窄停不下还费油,纯粹是花钱买美方一个笑脸。
欧盟更惨,被迫 3 年内买 7500 亿美元美国能源,要知道美国天然气得液化运过来,成本是俄罗斯的 1.5 倍到 3 倍,还得额外投资 6000 亿美元在美国,连市场都要对美国产品零关税开放。德国大众光上半年就因关税亏了 13 亿欧元,未来三年损失可能超 4000 亿欧元,企业扎堆往美国跑,产业空心化越来越明显。
最尴尬的还要数荷兰。
美国 9 月底出台 “50% 穿透性规则”,要把中国企业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纳入管制,矛头直指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荷兰被美国一撺掇,赶紧以 “国家安全” 为由冻结安世资产,把股份交给第三方托管,结果刚动手就踩了雷。
安世 70% 的封装测试产能在中国东莞,中方直接限制出口,全球 40% 的小信号二极管供应断了,欧洲汽车业 49% 的企业、机械制造业 95% 的企业都靠它供货,大众、宝马芯片库存只够撑两三周,整个欧洲工业都慌了。
可荷兰刚把人得罪完,美国就暂停了这个规则,等于荷兰冲在前面打架,背后的大哥却和对手握手言和了,现在既得罪了中国,又惹毛了欧洲盟友,连个台阶都找不到。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美国的政策从来都是 “利己至上”,今天能让盟友冲锋,明天就能为了利益把盟友卖了。
9 月刚出台的管制规则,10 月就推翻,连一个月都撑不住;总统换一届,政策就翻一遍,跟着它混的盟友根本摸不准方向。
反观中国,靠着 92% 的稀土精炼产能等产业韧性,在博弈中站稳了脚跟,中美休战也为自己争取了发展时间。而那些被坑惨的 “炮灰” 们该明白,跟着反复无常的美国,终究只能是被牺牲的棋子,这可能就是最现实的国际教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