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美会谈,被全网忽视的一个细节

0
分享至

1.有大事

文章3000字,太干了,别噎着。

这两天感觉市场情绪有点波澜。中美会晤落地、美联储如期降息、缩表宣告停止……这些消息每一条拿出来都是重磅级别的,却似乎没有立刻激发市场的狂欢。

但我想说的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短期的情绪波动,而是这一系列信号背后,正在形成的中长期投资逻辑。

简单来说,从宏观面到微观投资,一条完整的链条正在浮出水面——而消费板块,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关键的受益者。

先说中美会晤。10月底在韩国釜山的这次见面,本质上标志了什么?平等对话框架的确立

这可不是什么虚的说法。回顾过去一年多的较量,我们通过与美方的反复博弈,最终坐到了谈判桌前。对美国来说,这无疑是承认中国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平等关系方,以后想要从中国获得想要的东西,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来交换。

更重要的是,这个平等的框架一旦搭起来,就很难再改变。不管美国之后换多少人,这个逻辑基本盘就摆在这儿了。

从通稿的表述来看,双方提到了"对话比对抗好",还说到保持经常性交往,川普也表示期待明年早些时候访华。这释放出的核心信号就是:稳定

为什么这对投资者重要?因为稳定就意味着预期明确。过去那种不确定性造成的市场波动,会逐步消退。企业的决策链条会更清晰,投资规划会更坚定。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心理预期转折点。

接下来看美联储。10月底的议息会议,如期降息已经不是新闻了。真正有意思的是鲍威尔后续的表态——特别是两个细节。

细节一:12月份的降息悬了。鲍威尔对12月是否继续降息的态度相当模糊。原因其实很现实——美国关门,经济数据缺失,内部成员意见也有分歧。

那我们怎么判断?看最关键的失业率。美联储9月的预测里,年内降息三次的前提就是失业率要升到4.5%。现在美国就业市场确实在逐步降温,鲍威尔自己都承认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在上升。

一旦裁员规模真的扩大,美联储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降息。为什么?因为货币政策传导是滞后的,需要6-12个月才能充分体现。美联储要持续给市场降息的预期,才能稳住企业信心,保住经济底线。

细节二:121日开始停止缩表。这个操作看似技术性,实际上是流动性的大转折。

咱们先科普一下。之前美联储的操作是缩表——他们持有的美债到期后,收回本金,这笔钱就从银行系统消失了,相当于抽走市场的流动性。现在停止缩表,到期本金会重新投资购买短期美债,等于是向市场重新投放资金。

为什么要这么做?预防流动性冲击。美国债务上限打开后,财政部补充TGA存款账户,导致银行准备金规模下降。鲍威尔已经提到,银行准备金快接近临界点了。SOFR利率明显抬升,隔夜逆回购工具快要耗尽,紧张信号频现。

所以停止缩表,就是从"往外抽水"转向"保持水池满位"。

合起来看:降息+停止缩表,这意味着什么?流动性环境正在从紧向松转变。这对全球风险资产都是利好,对中国市场尤其如此——毕竟我们和美国的息差在扩大,这会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现在再看国内。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的大框架正在酝酿,有个很关键的信号——扩大内需,重点是消费

为什么现在强调消费?因为我们需要承认一个现实:过去两年多,消费确实在挤水分。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较平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相对有限。但这正好说明了什么?触底的时间越来越近

从数据上看,虽然总量增速不高,但结构在优化。高端消费、服务消费、线上消费都在增长。这说明消费并不是真的崩了,而是在重新找方向。一旦政策开始发力扩内需,消费作为最直接的受益端,反弹会有多猛?历史上每一次政策扶持消费的周期,都会出现明显的补偿性反弹。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的消费潜力还在被激发。不管是新兴品类,还是品牌消费的升级,都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国产品牌的崛起、消费渠道的创新、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些都是消费反弹的支撑点。

好,现在问题来了。宏观环境好了,消费要反弹了,作为普通投资者,我怎么精准把握这个机会?

这就不能再靠零散的个股选择了。一个更科学的方式是通过消费相关的指数基金,比如消费ETF易方达159798。这个产品跟踪的是中证消费50指数,自动帮你筛选出消费板块最优质的上市公司。不用费力去研究每一家公司的财报,也不用担心踩到单只股票的风险。

但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市场上的消费相关基金这么多,我怎么知道哪个最适合我?聚焦消费板块的ETF本身是什么逻辑?跟其他消费基金的区别在哪儿?收费怎么样?跟踪误差大不大?这一连串问题,过去需要投资者自己在多个app间切换查询,既费时间,又容易出错。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很多基金公司开始在服务上发力。拿易方达的"指数直通车"小程序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指数直通车"这个微信小程序,整合了全市场超450条指数和3000多只基金产品的信息。对投资者来说,最核心的几个功能是什么?

第一个是ETF对比功能。比如你已经持有消费,但又想知道要不要补充一个其他方向的消费基金。用这个小程序的对比功能,可以把两个产品的关键指标并排看——持仓构成、行业分布、规模、费率、跟踪误差。一目了然,省去了你在多个软件间切换的麻烦。


第二个是股票选基功能。比如你看好某个龙头企业,但担心单只股票波动太大。通过这个功能,就能快速找到含有这只股票权重较高的所有指数基金和ETF。每个权重都标注清楚,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投资会有多大比例集中在这只龙头上。


第三个是直接交易链接。选好产品后,点击"购买"就能直接跳转到多个交易平台。不需要再退出小程序去找交易app,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第四个是产品筛选功能。想要找某类特定的产品?直接按条件筛选,比大海捞针高效太多。


这看起来像是小的优化,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大的转变:基金公司正在从"卖产品""做服务"升级。

为什么这个转变很重要?因为现在ETF已经进入了"千基时代",全市场超过1300只。产品数量爆炸式增长,同质化竞争变得很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单纯的产品创新空间变小,真正的竞争力转向谁能给投资者更好的投资体验和决策支持。

易方达年初就启动了ETF的批量更名工作,通过优化产品简称来降低识别成本。后来又系统梳理了股票指数ETF的分类体系——规模(宽基)、风格因子、行业、主题四大类。现在推出"指数直通车"这样的综合服务工具,正是这个逻辑的最新延续。

那么我们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就有了一条完整的投资闭环。

让我把这条线完整地拉通:

宏观层面,中美冰点已过、美联储放水、国内十五五规划将重点放在消费——这些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风险资产的吸引力在上升,消费板块尤其值得关注。

中观层面,消费触底反弹的预期已经比较明确,通过指数基金而不是个股选择,是更科学的参与方式。

微观层面,具体选择哪个消费基金产品,用"指数直通车"这样的工具来比对和决策,会让整个过程变得清晰和高效。

说到底,这是一个从宏观判断、到中观策略、再到微观工具的完整闭环。宏观面给出了方向,中观策略给出了方式,微观工具给出了执行的便利。三个层次缺一不可。

那么消费最终能不能反弹?经济最终能不能复苏?让我们拭目以待!

星球已开,内含实盘

了解详情请点击:

下面两个小号,一个说公司,一个说基,建议动动您发财的手指两个都关注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Mask的小酒馆 incentive-icons
Mask的小酒馆
写故事的人
628文章数 11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