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
![]()
“最后5秒!总监特批的福利价马上截止!”深夜的抖音直播间里,主播声嘶力竭的催促声此起彼伏。消费者孙女士守了20分钟抢到了“总监专属福利”抽纸,转头就发现同款链接在多个直播间由不同“总监”循环售卖,而宣称“下班前最后一波福利”的总监,在几分钟后便重返镜头前。
这个双11,不少消费者发现,直播间里的“总监空降”正沦为标准化剧本。
直播间购物遇到“总监空降”
济南市民孙女士向记者反映,她最近中了直播间的“总监空降”套路。
孙女士下班后比较喜欢看短剧放松,在短剧剧集之间会有广告,她看到比较感兴趣的会点进直播间。“某品牌方便面买35包赠送电煮锅,我的小电锅坏掉了,正想买一个。”孙女士说,“点进直播间一看,电商总监空降,为大家申请到了很大的福利。我连短剧都不看了,就守着直播间,等着第一时间抢单。”
孙女士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不敢离开直播间,是因为“优惠链接限时40秒,就100单,人家总监一会儿就下播了”。等了将近20分钟,在“总监”大手一挥,承诺“下播后找董事长签字”并“保价一年”,主播又宣传了一番这次优惠的力度之大,后台终于放出链接。“直播间600多人,我竟然抢到了。”孙女士很是高兴。
但是她的高兴并没有维持太久。“下完单后我又看起了短剧,某品牌洗脸巾买5提赠送魔术拖把,我又心动了。”孙女士说,“但是进了直播间我发现这个品牌的市场销售总监也‘空降’了,说法和前面那个直播间差不多。”
孙女士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么巧吗?孙女士又逛了几个直播间发现,十个得有八九个“总监空降”,“剧本也都差不多,主播对于‘破价’很为难,‘总监’去后面想想办法,回来后就破例加赠了。”
![]()
“总监流”剧本已成直播间范式
孙女士所言非虚,记者逛了几个直播间发现,这些空降的“总监”都非常年轻,头衔一般是“电商总监”“市场营销部总监”。主播先以“新粉扣1送福利”筛选流量,弹幕里立刻涌现“老粉求回馈”的网友评论,随后顺势引出“手握定价权”的“总监”。
主播会刻意“上错赠品”,在网友“都要”的呼声中,“总监”假意纠结后“破例加赠”,最终推出的“特惠链接”。
更荒诞的是“总监”的“时空循环术”。记者观察发现,同一“总监”可在两小时内完成“空降-让利-下班-返场”的完整流程,部分直播间甚至直接播放录播内容,让“总监”实现24小时不间断“首秀”。
“这些总监一天要和主播‘初次见面’几十次,比通勤还规律。”消费者小谢吐槽道,“更离谱的是我上次点进一家椰子水品牌,发现有个总监在给粉丝‘送福利’,我听了一会儿感觉送了很多,就想也囤一拨椰子水。结果好不容易上了链接,9升椰子水卖199元!甚至不如在某平台官方店单买便宜。”
消费者李先生也反映,他在直播间买的某品牌麦片,“总监”为难半天增了好几包麦片和“焖烧杯”,收到后却发现,增的麦片分量都很小,“袋子看着挺大,总重量105克,里面就3小包。”
此外,不光有“总监空降”,还有“厂长空降”“总裁空降”等。有网友怀疑有些“总监”可能根本就不是品牌的员工,而是“临时演员”,“有次我碰到个‘店长空降’,那个店长真的像保洁阿姨强撑场子,并不是看不起保洁阿姨,是真的不像店长”。
直播套路为何大行其道?
“总监空降”“赠品捆绑”这类直播套路其实并不鲜见,为何仍有消费者买单?
“商家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如果有这么多直播间依然选择这种的引导方式的话,我觉得结论就是这么做有效。”某平台市场部人士赵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套路精准地击中了消费者的心理弱点:“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心理让人们更害怕错过优惠,而不是更关注实际需要,主播们通过限量、限时的话术,激活了消费者的焦虑感。某MCN机构数据显示,使用“最后100单”“倒计时5秒下架”等话术的商品退货率虽高达43%,但成交额比常规直播高出2.7倍。
“电商的流量分发机制以‘强互动=高曝光’为核心逻辑,而大促期间的算法推荐策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规律。”赵先生进一步解释,某平台算法白皮书显示,设置福袋(内有赠品)的直播间平均停留时长比无福袋直播间高42%,互动率提升270%。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品牌投放的广告都以“赠品”作为卖点,“‘总监让利’的戏剧化冲突,搭配水军刷出的‘抢疯了’‘赠品太值了’评论,可直接推高直播间权重,获得更多免费流量。”
某有过直播带货经历的人士说,相比请头部达人的高额费用,“剧本直播”几乎零门槛,商家只需雇用演员扮演“总监”,搭配群控软件即可营造热销假象。当消费者看到弹幕中不断出现的“已抢”“捡到宝”等评论,会不自觉地跟随大众行为,即使这些评论可能是由“职业弹幕人”发布的。
消费者该如何远离套路?
法律人士刘女士提醒,“双11”期间,商家促销力度大,消费者消费频繁,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下单前应截图保存赠品宣传页面、主播承诺内容,并录制完整开箱视频,“若赠品存在质量问题,立即拍照或录像固定状态。”
“还可以向电商平台提交证据,要求平台介入调解。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平台若未采取必要措施,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刘女士说。
很多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前会在各平台比价,这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不过,赵先生提醒,“当前很多产品的最低价的确出现在直播间里,只是很多产品是直播间特供,在其他平台找不到相同的型号、规格。”他建议消费者可以在直播间外寻找真实价值,“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上,大量全新未拆封的商品以更低价格流通,这些渠道已成为今年双11的隐藏入口。”
面对直播带货领域的乱象,监管部门已开始行动。市场监管总局已牵头研究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近期将正式发布出台。
新规明确了直播电商中各方的责任,要求平台建立健全账号管理、交易行为规范等机制。同时,建立了“黑名单”制度,严重违规的直播间运营者和主播将被列入黑名单,防止其“换个马甲重来”。
今年双11,有平台宣布首日破亿品牌数量同比增长800%,但光鲜数据背后,“循环总监”的套路正在消耗消费者信任。当直播间的“福利呐喊”沦为背景音,唯有保持理性、善用工具,才能在购物狂欢中守住钱包——毕竟,真正的优惠从不需要“总监”反复演戏,更不需要靠缩水的赠品“凑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