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全运会跳水男团决赛落幕,广东队再次夺得金牌,总分比湖北队高出超过一百分,优势相当明显,从1997年设立这个项目起,广东队连续八次都拿下冠军,这次出场的队员包括奥运冠军陈艾森和谢思埸,以及世界冠军何超与朱子锋,整个队伍实力很强。
![]()
广东跳水的强大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早在1981年,就有广东运动员为中国队拿到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从那以后的几十年里,广东持续为国家队培养人才,到现在已经出了12位奥运冠军,男女项目全都有所覆盖,别的省份可能某个单项特别突出,但广东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人能担起重任,这才是真正的实力体现。
![]()
很多人觉得跳水这件事靠的是天生条件,但广东这边更看重整个培养体系的作用,从八十年代起,广东就一步步建立起“小队员进青年队、再上成年队”这样一层层往上走的培养链条,就算队里的主力选手退役了,下面也早就有人能够接上来,完全不用临时找人应急,比如这次比赛里的黄建杰和郭昊宇,国家队其实早就关注他们了,不是到了比赛才匆忙凑数的。
其他地方的情况就不同,湖北、四川、陕西这些省份偶尔出现个别优秀选手,却难以支撑起整个团队的实力,北京和上海过去表现突出,如今投入减少,人才接续不上,广东的情况不一样,广州、佛山和东莞这些城市每年持续向省队输送有潜力的运动员,教练队伍稳定,经费保障到位,运转顺畅。
![]()
在这批冠军里,有陈艾森和谢思埸这样的老运动员,也有全红婵和陈艺文这些00后选手,他们还没参加个人项目比赛,之后的成绩还不好说,但谢思埸和陈艾森估计在明年巴黎奥运会之后就要退役了,接班的人能不能跟上队伍,成为大家关心的事,广东这个培养体系已经运行四十多年,不是只靠几个有天赋的队员就能一直维持下去,得依靠一套完整的机制,还得有人不断向上进步。
最让人佩服的不是拿金牌的数量,而是中国体育把项目做成流水线,让一代代运动员持续成长,他们不依赖偶然出现的天才,而是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来培养人才,当别的国家还在寻找天赋异禀的选手,中国已经在系统化地塑造冠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