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请教一下我们家庭的一个房产决策问题。我们在北京朝阳区的圣馨家园小区有多套房产,都是早年拆迁所得,后来都转成商品房性质了,目前一直用于出租。现在我们考虑出售其中一套,置换一套密云的别墅,主要是用于自己养老,将来也可以留给孩子。选择密云主要是预算上的考虑,目前只有那边的别墅总价我们能承受得起。
但现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两个困难:
一是房子不太好卖,我们这套已经挂了同小区最低价两个月了,虽然看房的人不少,但至今没有遇到真正有意向的客户;
二是这套房不是我们家庭的唯一住房,交易时会适用最高档的税费,这也让很多购房者望而却步。
所以想请教您的看法: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您觉得我们是应该继续坚持出售这套房,还是干脆重新装修一下继续出租更合适呢?很想听听您的专业建议。
A:
1、圣馨家园,朝师附小+人朝的学区,房价中有学区溢价。以两居室为标准,现在圣馨的单价应该是8万多一平,租金的坪效是100左右,那租售比就是800多,高出北京平均值650不少呢。
但这也并不都是学区溢价造成的,圣馨的面积偏大,坪效本来就略低。所以学区的溢价不算太高吧,估计10%左右。既然有溢价,租金收益率就低了这个比例,同时也承担了溢价部分的保值风险。
2、常规建议是如果注重租金收益,那就卖掉带溢价的,换成收益更高的。但如果参照北京整体大盘,那现在的收益率可都超过银行存款利率(1.3-1.5%)和国债(1.7%)了。楼市历史上这种时期不多,每次都是房价最低迷的时期。所以要是我就先不急着卖,最低谷时期出手不划算。
而且您家想换的是别墅,这种产品是典型的自住为主,什么时候买都行。而且价格走势也跟普宅大盘不同步+成交周期更长,所以除非是能捡漏儿,否则没必要着急买。
3、不过重新装修就算算是否合适吧?我建议是刷刷墙面+简装+便宜家具就得了,既然想置换就没必要多花钱,要不卖房时不划算,收不回来装修成本。
4、总之要是我就不着急卖,等着楼市回暖。最简单的装修,不做长期出租的考虑。
仅供参考。
二
Q:
请问,我在宣武门长椿街路北的佟麟阁路上班,预算600多,娃26年上小学,想购置一个宣武门西大街南区(广牛康乐里)的小三居,或者教育街或新文化街(金融街涭水河)的小两居,主要是考虑到娃小学每天接送方便、房子总价考虑。
没政保,所以寻思是否路北金融街、路南广牛都差不多啊。路北金融街没政保绝大概率去鲁迅中学,路南广牛小学康乐里比涭水河好一些,听说有一半概率去回民中学?
A:
1、26年上学,那不就是明年吗?还有几个月时间就信息采集了,注意控制时间吧。
另外您对政保看的有些太重了,没那么邪乎,毕竟北京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政保,有政保的也占不到大部分优质资源。往年的政保比例就是20-30%,名校中大多数还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而部分家长之所以买金融街,看中的还是整体资源。这就跟买房似的,您觉得北京的老破小vs鹤岗豪宅,哪里的投资性更强啊?
2、其他的问题不好回答,反正我不敢预测。因为往年都是这种派位情况没错儿,但明年或许有些改变,毕竟人数会再次大幅降低的。
北京入学最高峰是2023年,幼升小人数突破23万。之后就逐年降低,今年是19万,可明年按预测人数就陡然降到14万了,比高峰期少了小一半呢。
而明年小升初的孩子是2020年入学的,当时21万,现在在校六年级的还有18万左右。也就是明年会腾出18万个孩子的教室和师资,来迎接14万孩子入学。
虽然名校的学位仍然会紧张,但程度大概率是会再次降低的,调剂的力度也会减弱。毕竟只要有名额,谁也犯不上故意为难孩子和家长。所以您这思路是否合适,只能说明年看实际情况吧。
3、再说两句房子的溢价角度,金融街平均30%左右,广牛估计20%吧,以600万来说就是180和120万的区别。当然这得看具体的房源,我说的只是大概。在我看来这价格差不是太大,毕竟风口的时候猪都能飞,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品级不同的商品溢价率差不多。
然后您考虑一下高峰期之后的保值情况,常规来讲,好资源才更稀缺,风口之后才有可能降低的慢些。
4、总之我没有明确建议,只是列出这些情况供参考。我理解您鸡头凤尾的想法,理论上也认可,只是建议考虑明年的情况吧。
仅供参考。
三
Q:
请问,我是买房小白,在学习房屋质量问题。听中介说房屋质量是2000年前后的最好,请问有道理吗?90年代的难道不能买吗?经济适用房的质量怎么样?对比限价房有何优势?回迁房真的不能买吗?也是2000年建成的,会不会质量还可以?北京郊区和市区的质量有没有明显差距,比如昌平和海淀的。
A:
1、这是不是想买回龙观的经适房+回迁房啊?或者是霍营的旗胜家园两限房?不会是海淀的吧,要不您刚才说的预算买两居不太够,一居还行。
2、谈不上某个年代的房子质量“最好”,任何时期都得看具体的小区和楼栋。或者说2000年前后从整体来说算是房子质量好的时段之一,起因是98年大洪水,发生了九江事件,豆腐渣工程于是成了代名词。
之后就自然开始了全行业大整顿呗,各种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迅速制定和落实,质量迅速提升。另外北京也有特殊的地方,那就是经适房开始推行,都是重点工程。尤其是回龙观和天通苑的是重中之重,不仅都规模大,而且还是国企和民营同台竞技,所以大领导们非常重视,净是来视察的,质量也就都不错了。
但后来是2003年之后随着地价和房价上涨,开发商没什么利润甚至是赔钱了,因为经适房是不准涨价的,质量也就有所下降。又到了2005年,大户型经适房+豪车遍地的新闻出现,也就降低了保障房的面积,品质也有所降低。
3、哪个年代的都能买,还是看具体的小区和楼栋吧,笼统的褒贬意义不大。
4、刚说了经适房是初期的几批质量最好,2003年之后的有所下降,2005年之后的品质再次降低,2008年之后也就没什么经适房了,被两限房取代。
5、跟限价房其实差不多,都是保障房,就是配售模式和定价不同而已。优势就是早期的经适房质量好,定向给某些单位或群体开发的质量也很好。而两限房则是从一开始就赶上了房价+成本上涨,质量多数都普通吧。
6、回迁房也是看具体的小区,村干部讲道德有良心的也都不错。但多数回迁房的质量都普通,毕竟不赚钱,谁会投入太多啊?
7、郊区和市区没区别,都看具体小区。总之您这问题有点儿虚,我都不太好回答。
仅供参考。
四
Q:
请问,我觉得北京平房腾退赔偿标准应该这么定,要么就是每平米30万,有多少面积拿多少钱。要么就倒查30年,看这家在当年福利分房时应该分配多少面积,以哪个面积来作为补偿标准。
A:
1、您的想法挺好,但好像也不太能兼顾吧。就算是每平30万,那只有10来平的顶多400万吧,能在核心区买房吗?就算是再乘上系数也就600万,顶多买个小两居,合适吗?
2、倒查30年看当年应该分配多少面积?那要是没单位的呢,或者是单位没有福利分房条件的呢?
比如我当年就在大集体上班,虽然名义上能福利分房,但实际上至少得排队50年,这种分房还有意义吗?我这还是好的,那些在小集体或民营单位上班的找谁去要福利啊?比如我家邻居,男的在起重社蹬三轮儿,女的在街道织毛衣,找谁要房啊?谁给的起啊?
所以您这建议只适合当年体制内+市属+部属国企的,其他人则没戏。当然也可以说都按最低标准,40平米科员级别。但谁能保证当年分房都在二环内啊?凭什么用东西城的房价当标准啊?
3、总之您的想法挺好,我发出来让大家讨论吧,但估计没什么用。
仅供参考。
五
Q:
请问,丽都水岸这种大户型小区您是否建议购买?目前180平三居已经跌到1300万了,性价比是否合理?有什么优劣势吗?我担心的是以后成为没人要的老破大,砸手里卖不出去就尴尬了。
A:
1、房子是用来住的,这种大户型更是改善,那就看自己是否需要呗,没必要听别人的建议,多听则乱。
2、已经跌到1300万了,这话总觉得有点儿别扭,觉得很便宜是吗?当然,如果从最高点看的话当然是相对便宜了。
另外如果从租售比来说或许也相对便宜,刚问了问这户型能租2万左右一个月,租售比600出头儿。或者说这里的单价是1300/180=7.2万每平,坪效是120左右,租售比600。北京的平均值是650,这种大户型按说8/900都正常,跌到600就算性价比高了。但用这些词儿评价1300万的房子,还是会让大多数普通人有点儿别扭的。
3、优势就是宜居改善呗,然后是现在的性价比相对高。劣势就是流动性弱,出手的时候挂牌期长。而且大多数豪宅在老了之后都价格走势弱,一般都略略弱于普宅大盘。
4、砸手里倒不至于,报价别太高就都卖的出去,就是时间长,想快速出手不容易。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