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毒辣的马云又一次站在时代的前沿,洞见了房地产市场的根本性转变。
“未来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马云在2017年说出这句话时,全网一片嘲笑。那时,楼市正处狂热之巅,开发商连夜抢地、炒房客彻夜排队、房价节节攀升。
八年过去,全国平均房价从高点下跌超30%,炒房客哑火、售楼处冷清,二手房挂牌量翻倍增长。
![]()
当我们站在2025年底展望2026年,这三个信号表明,房地产游戏规则正在彻底改变——房价大涨的时代,一去不返。
01 三大转变
人口红利的消失,掏空了楼市的根基
房地产的根基是什么?是人口和需求。没有足够的人买房,房价就成了“无根之水”。
到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3.1亿人,占比22%。而同期,90后+00后合计仅3亿出头。
这一代年轻人面临收入增长放缓、结婚率创新低、生育意愿大幅下降的困境。
买房主力人群在减少,需求在萎缩,而老一辈早就有房,甚至不止一套。这意味着,房价失去了最核心的“增长引擎”。
供需关系的逆转,击碎了房价神话
过去十年,开发商拼命盖房。住建部数据显示,全国现存房屋存量已达6亿套!哪怕每套只住5个人,也够30亿人居住。
而中国人口只有14亿,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多盖了一倍的房”。
房子越盖越多,买房的人却越来越少。房地产彻底从“稀缺品”变成了“过剩品”,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已突破20%。
当大量低价保障房入市,原本由刚需支撑的商品房市场会被直接分流。
政策导向的变革,终结了炒房时代
“房住不炒”自2016年底被正式提出,便成为了悬在楼市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去年开始,各地都在启动大规模保障房建设。根据国家住建部规划:未来5年将新建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平均每年投放120万套。
同时,金融杠杆持续收紧,央行“三道红线”政策为房企的高负债扩张戴上了紧箍咒。
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正在被剥离,回归其基本的居住属性。
02 楼市新常态
开源证券的分析显示,从70城房价同比数据来看,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增速走势均在2022年进入下跌通道。
他们预计:2026 - 2027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6.0%、-3.0%;销售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8.0%、-5.0%。
惠誉评级同样认为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尚未触底,2026年销售额可能继续下滑。
房价止跌回稳仍需政策加力。华泰证券指出,展望2026年,在基准假设下,下半年一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可能回升至0%附近,人口流入城市的房价也有望在下半年初现企稳迹象。
03 普通人的抉择
高层住宅的价值隐忧
如今市场上30层左右的高楼随处可见,虽然它们解决了居住问题,但未来老化后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
高层楼房的安置成本高、盈利空间小,开发商拆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果高层住宅老化后一直没有开发商愿意拆迁,那业主就只能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住,或者再买一套房子搬离。
当房子成危房后,业主可以自发筹钱重建,但成本非常高且周期长。
理性购房的新逻辑
在2026年的楼市环境下,购房逻辑已发生根本变化:
- 如果不是刚需,不必急于入市
。房价不再暴涨,稳定波动成常态。
- 警惕高层住宅的老化风险
。未来老化后可能因为拆迁安置成本高而没有开发商愿意接手。
- 关注真实居住需求
。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购房需精算回报,而非投机。
- 优选品质房产
。随着《住宅项目规范》强制执行,新建住宅品质将提升,与老旧住宅形成代差。
正如马云所言,“房价如葱”并非指房价跌到几块钱,而是说房价将与收入挂钩,不再是奢侈品。那些花几百万买房的日子,可能要像旧日历一样被翻过去了。
2026年,房子将不再承载财富梦想,而是回归遮风避雨的本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