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资产配置其实有很多的组合,简单的股债模式,杠铃配置模式等,而很多时候,当科技股大涨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配置那些降回撤的品种没有意义,甚至阻碍赚大钱;而当科技股开始震荡,乃至调整之际,就会感受到原来配置稳定品种的作用了,尤其是市场很多时候调整是很难预测的,或者说主动操作难度很大。今儿,我们就来介绍一些资产配置中的技巧,尤其是如今A股这个阶段会用得着。
资产配置的意义与常见误区
如果两个基金的波动率相同,相关系数-1,即当A上涨时B下跌,反之亦然,这样等权组合(A+B)消除了波动风险,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因此,完全负相关的资产组合可以完全消除风险,实现无风险收益。但这个也太理想了,组合的难度极大,既然负相关的资产之间必然会有波动率的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按照不同的权重比例来进行配置了,比如说A与B的波动率是1:3,那么,只需要75%的A+25%的B组合;如果A与B的波动率是3:7,那么,70%的A和30%的B组合,通过资产配置降低了整体波动性,让收益稳定产出。
![]()
如果找不到负相关的,那么找不相关的,即相关系数为0的(即涨跌因素是各自独立的,并不影响),这也是不错的思路。通过组合多个不相关资产,可以在不牺牲收益的情况下显著降低风险,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这样随着不相关资产数量的增加,组合的波动率显著下降。5个不相关资产的等权重组合的波动率大约是单一资产波动率的1/√5 ≈ 45%。
![]()
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来资产配置的主要思路,也能避免股民的误区。首先,并不是为了分散而分散,一定是要负相关或不相关,配置才有意义。比如说有些股民误认为分散就能避免风险,结果买了十几只,几十只股票,还很开心地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结果股市系统风险时,都在跌,且还来不及操作,显然就是忽略了这些品种都是相关的。
![]()
其次,配置的品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有更换,以及定期再平衡的。比如说我们注意到黄金走高之后,相比于其他资产来说,就形成了超额利润,就会导致资产之间的配置改变,那么到了预定的周期到达时,不妨选择兑现部分黄金的利润,补入其他资产中,重新达到资产配置的平衡。这样往往可以降低回撤,同时很可能新增仓配置的品种也获得了轮动反弹的利润。
![]()
还有,配置的品种不存在最优,往往是利用时代的变化,不断地优化的过程,因此有些股民总是在说等到最优的再配置,这个实际上很难实现,我们先要做到0-1,然后才是1-N。桥水基金达利欧强调:投资的圣杯是找到15个互不相关的收益来源。这显然是很难的,却是资产配置追求的目标。当然,我们入门是可以很简单,比如说,美股和A股就可以做一个配置,这个就会比单纯A股好很多,我们取标普500或纳斯达克100搭配A股的沪深300,也能实现回撤降低,收益稳定8-10%左右的水平,而这个已经是市场前10%的主动基金才能达到的水平了。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更多资产配置的组合模式,以及A股一些新品种上市带来的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