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婆婆中风后给50万,想搬来和我们同住,我:买房你都不出钱,晚了

0
分享至

当婆婆张桂芬颤巍巍地从包里拿出那张存有五十万的银行卡,推到我面前时,我平静地说了声“晚了”。

这三个字,我好像在心里演练了整整八年。从我们租住在城中村的握手楼里,听着邻居夫妻的争吵声入睡;到后来为了凑够首付,我把母亲留给我的嫁妆金都贴进去,夜里盘算着房贷和生活费,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再到我们终于搬进属于自己的两居室,看着儿子在明亮的客厅里跑来跑去,我和丈夫周建诚相视一笑,眼角都有些湿润。

这八年,像一条漫长又湍急的河,我们夫妻俩是河里两块相互扶持着过河的石头,被冲刷得伤痕累累,却也磨砺得坚硬无比。而今天,婆婆这五十万,就像是河水已经流过之后,有人站在岸边, belatedly地扔来一个救生圈。

可我们已经上岸了。

思绪被拉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那个闷热的夏日午后,我和建诚结婚的第二年。

第1章 借不来的三万块

八年前的夏天,空气里都粘稠得能拧出水来。我和周建诚挤在那个不足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吱吱呀呀作响的老旧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那年,房价开始疯长,我们眼睁睁看着心仪的小区一天一个价,心里的焦虑就像窗外没完没了的蝉鸣,吵得人不得安宁。我们俩把所有的积蓄翻了个底朝天,连存钱罐里的硬币都倒了出来,仔仔细细数了三遍,最后还是垂头丧气地发现,离最低的首付还差三万块。

三万块,不多不少,像一道横在我们安家梦想前的坎。

建诚是个孝顺且有些传统的人,他沉默了半天,掐灭了手里的烟头,说:“我给我妈打个电话吧。她手里应该有点闲钱,我弟建明前年结婚,妈不是还给了他五万吗?我们是老大,借三万应应急,以后肯定还她。”

我心里燃起一丝希望。是啊,建诚是长子,我们结婚时,婆婆张桂芬以“老家的房子以后就是你们的”为由,一分钱彩礼没给,婚礼也办得极简。我体谅他们家条件一般,没说什么。现在我们买房遇到困难,作为长辈,帮衬一把也是人之常情。

电话接通了,建诚开了免提,他有些局促地搓着手,把我们的情况小心翼翼地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婆婆不高不兴的声音:“建诚啊,不是妈不帮你。你也是知道的,我跟你爸就那点死工资,还要给你弟攒钱呢。建明那孩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工作不稳定,媳妇王莉又刚怀上,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建诚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他急忙解释:“妈,我们不是要,是借。等我们缓过来,马上就还您。”

“借?”婆婆的声音拔高了一些,带着点不容置喙的坚决,“老大就该有个老大的样子,要有担当!你都结婚成家了,怎么还想着啃老?你弟弟不一样,他底子薄,我们做父母的,不多拉他一把,他以后怎么办?你们俩都是大学生,有文化,有本事,自己想办法克服一下嘛。”

一连串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建诚脸上,他的脸色从涨红变成了煞白。

我坐在旁边,心一点点沉下去。“老大就该有个老大的样子”,这句话我不是第一次听。从小到大,婆婆似乎就认定了,大儿子天生就该能干、隐忍、无私奉献,而小儿子,则需要无尽的偏爱与扶持。

挂了电话,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那台破风扇还在徒劳地转着。建诚一言不发,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烟味和浓得化不开的失望。

我没哭,也没闹。只是默默地起身,从箱子底翻出了我妈留给我的一个首饰盒。里面是几件金饰,是她当初给我备下的嫁妆,说以后万一遇到难处,可以应应急。

我把盒子推到建诚面前,轻声说:“明天拿去当了吧,应该够了。”

建诚猛地抬头,眼睛通红,一把抓住我的手,声音嘶哑:“林舒,委屈你了。”

我摇摇头,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不委屈,我们是夫妻。只是以后,咱家的事,就别再指望别人了。”

那一刻,我心里某个地方,像是有一扇门,轻轻地,但却无比决绝地关上了。

后来,我们靠着那笔嫁妆钱,又东拼西凑借了一些,总算是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买下了一套小小的两居室。交房那天,拿到钥匙,我和建诚站在空荡荡的毛坯房里,激动得抱头痛哭。

这房子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墙,都刻着我们俩的名字,是我们用汗水、委屈和不为人知的辛酸浇筑起来的。

也正是从那天起,我下定决心,这个家,必须由我来守护。

第2章 各自的生活

有了自己的房子,日子虽然依旧紧巴巴,但心里却前所未有的踏实。

我和建诚更加拼命地工作。他为了多拿项目奖金,没日没夜地加班,有时候甚至就睡在公司。我除了本职工作,下班后还接一些私活,做做设计,翻译点东西,一个月也能多挣个千把块。

那几年,我们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衣服都是在打折季买,吃饭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儿子小宇出生后,开销更大了。为了省下请保姆的钱,我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带孩子,常常是哄睡了儿子,自己还要打开电脑继续工作到深夜。有时候实在撑不住,靠在床头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脖子僵硬得像块石头。

建诚心疼我,好几次说:“要不,让过来帮帮忙?”

我直接拒绝了:“我妈身体不好,再说她还要照顾我爸。婆婆那边……你觉得她会来吗?”

建t诚沉默了。他知道,婆婆的心思全在小儿子周建明一家身上。建明的媳妇王莉生孩子,婆婆提前一个月就过去伺候着,月子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而我生小宇时,她只是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提着一篮鸡蛋来医院看了一眼,坐了不到半小时就走了,临走还嘱咐建诚:“你媳妇年轻,身体好,恢复快,你多上点心就行了。”

我们不是没有过怨言,但生活推着你往前走,根本没时间让你停下来自怨自艾。渐渐地,我们习惯了凡事靠自己。

逢年过节,我们还是会雷打不动地带着礼物回老家。婆婆对我们依旧不咸不淡,饭桌上,话题永远围绕着小儿子建明。

“建明他们单位效益不好,正琢磨着做点小生意,我跟你爸寻思着,把那点养老钱拿出来支持支持他。”

“王莉又看上个包,说她同事都有,唉,年轻人嘛,爱攀比,建明压力也大。”

“小孙子报了个什么早教班,一年就要一万多,现在的孩子真是金贵。”

我和建诚默默地听着,偶尔附和两句。给公婆的红包,我们一年比一年厚,因为建诚总说:“不管怎么说,是咱爸咱妈,我们做儿女的,该尽的孝心不能少。”

我理解他,也支持他。但每次从老家回来,我心里都堵得慌。感觉我们就像是这个家的“优秀亲戚”,只有在需要展示家庭和睦、子女有出息的时候才被想起,而家庭内部真正的资源和情感,却永远与我们无关。

有一年,婆婆过六十大寿。我和建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给她挑了一件上好的羊绒大衣,又订了市里最好的酒店。寿宴上,亲戚朋友都夸婆婆好福气,大儿子大儿媳孝顺能干。婆婆满面红光,很是受用。

可酒过三巡,她拉着建明的手,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这辈子,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小的。老大从小就稳重,不用。建明啊,以后爸妈不在了,你哥你嫂子可得帮你。”

建明喝得醉醺醺的,拍着胸脯说:“妈您放心,我哥家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以后肯定拉我一把!”

那一刻,酒店里璀璨的灯光照在我脸上,我却觉得一阵冰冷。原来在婆婆心里,我们努力奋斗得来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给小儿子一家当后盾和备胎。

宴席散后,回家的路上,建诚看我一路沉默,小心地问:“小舒,是不是妈说的话让你不舒服了?”

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淡淡地说:“没什么不舒服的,习惯了。她只是说了句实话而已。”

是的,习惯了。习惯了被忽略,习惯了不被偏爱,习惯了我们这个小家只是大家庭里一个功能性的存在。这种习惯,像一层厚厚的茧,把我的心包裹起来,虽然安全,但也隔绝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第3章 突如其来的风暴

平静的日子过了几年,我们的房贷还得差不多了,手里也攒下了一些积蓄。儿子小宇上了小学,聪明懂事,我和建诚都觉得,苦日子总算是熬到头了。

我们甚至开始计划着,等再攒点钱,就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再买一辆车,生活正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一步步变好。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乱了所有的节奏。

那天我正在公司开会,建诚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我挂断了几次,他还在打,我心里一沉,预感出了什么事。找了个借口溜出会议室,一接通,就听到建诚焦急到变调的声音:“小舒,你快来市医院!我妈……我妈中风了!”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赶到医院时,婆婆已经被送进了急救室。建诚和公公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建诚抱着头,肩膀一耸一耸的,公公则是一脸茫然,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倒就倒了呢……”

小叔子周建明和王莉也来了,王莉在一旁抹着眼泪,建明则烦躁地走来走去,嘴里抱怨着:“这可怎么办啊,我那个店刚投进去钱,正是用人的时候,这下全完了!”

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到来。我站在走廊的另一头,看着眼前这乱糟糟的一幕,心里五味杂陈。有对婆婆病情的担忧,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感。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婆婆的命是保住了,但情况不容乐观。医生把我们叫到办公室,神情严肃地说:“病人右侧肢体偏瘫,语言功能也受到了影响,后期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家属要有心理准备,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也很辛苦。”

“辛苦”两个字,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接下来的日子,医院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公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只能白天来搭把手。照顾婆婆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我们两个儿子身上。

建诚请了长假,日夜守在医院。我白天要上班,要接送孩子,晚上就去医院替他。婆婆因为失语和瘫痪,脾气变得异常暴躁,经常无缘无故地发火,把床边的东西都扫到地上。喂饭、擦身、处理大小便……这些活又脏又累,建诚一个大男人,做得笨手笨脚,没几天就熬得眼窝深陷,胡子拉碴。

而小叔子建明呢,总是以“店里忙,走不开”为借口,每天只在饭点露个面,待不了半小时就匆匆离开。王莉更是从婆婆住院第二天起,就说自己要照顾孩子,再也没出现过。

有一次,我给婆婆擦洗完身体,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建明正好提着一碗粥晃晃悠悠地走进来。他看了一眼,皱着眉头说:“嫂子,我妈这身上怎么有味儿啊?你得勤给她擦擦。”

我心里的火“噌”地一下就冒了上来,但还是忍住了,我说:“建明,你哥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我下了班就赶过来。你要是觉得我们照顾得不好,不如你来试试?”

建明被我噎了一下,讪讪地把粥放下,嘟囔了一句“我这不是忙嘛”,就溜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里一阵悲哀。这就是婆婆倾尽所有去疼爱的小儿子,在她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却躲得比谁都远。

那段时间,我和建诚累得几乎要散架。身体上的疲惫还在其次,更折磨人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医疗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婆婆的康复效果却微乎其微,她的情绪也越来越低落,有时候会整夜整夜地哭。

一天深夜,我守在病床边,看着昏睡中的婆婆。灯光下,她显得那么苍老和脆弱,头发白了大半,脸上布满了皱纹,和我记忆中那个说话中气十足、永远偏心小儿子的强势女人判若两人。

我突然觉得,人真是脆弱。无论曾经多么强势,多么精于算计,在病痛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

那一刻,我对她的怨恨,似乎也淡了许多。

第4章 五十万的“买卖”

婆婆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后,医生建议我们办理出院手续,回家进行长期康复护理。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公公一个人肯定照顾不过来,请专业的护工,费用高得吓人。剩下的选择,就是由我们两个儿子轮流照顾。

出院前一天,建明和王莉终于出现在了病房。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婆婆出院后的去处。

建明第一个开口,满脸愁容:“哥,嫂子,不是我不想管,实在是分身乏术。我那店刚起步,一天都离不开人。王莉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实在是……”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建诚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满是疲惫和恳求。我知道,他想把婆婆接到我们家。这些天,他已经旁敲侧击地跟我提过好几次了。

我心里很矛盾。理智上,我知道这是目前看来最“合理”的安排,毕竟我们家条件相对好一些,房子也大一点。但情感上,我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我的家,那个我用八年心血一点点构建起来的避风港,我不想让它变成一个充斥着药味、压抑和无尽劳累的病房。

更重要的是,我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当年我们最难的时候,她袖手旁观;如今她需要人照顾了,却理所当然地要把这个重担压在我们身上。凭什么?

就在我准备开口拒绝的时候,一直沉默的婆婆,突然有了动作。

她用还能动的左手,费力地指了指床头的包。公公愣了一下,把包递给她。婆婆在里面摸索了半天,掏出了一张银行卡,然后颤巍巍地,用尽全身力气,把卡推到了我的面前。

所有人都愣住了。

婆婆的嘴唇哆嗦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她看着我,眼睛里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复杂神情,有恳求,有急切,还有一丝……交易的意味。

公公像是明白了什么,叹了口气,替她说道:“林舒啊,这张卡里,有五十万。这是我们俩这辈子的积蓄,本来是……是留着给建明换房子的。现在这个情况,也用不上了。她的意思是,这钱给你们,以后,她就搬去跟你们住,让你们多费心照顾一下。”

公公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你们放心,我们不会白吃白住,她的退休金,以后也都交给你们,就当是……是伙食费和护理费了。”

整个病房安静得可怕。

我看着桌上那张薄薄的银行卡,它此刻却像一座山一样沉重。五十万,对于八年前的我们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足以改变我们整个生活的轨迹。但对于现在的我们,它虽然依然是一笔巨款,却再也买不回我那些年付出的心血和熬过的苦。

我突然觉得很可笑。原来在婆婆心里,亲情、责任、照顾,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明码标价的。她当年不愿意拿出三万块“借”给我们,是因为她觉得我们不值得“投资”。而现在,她愿意拿出五十万,是因为她要为自己的晚年“购买”一份最稳妥的保障。

她选择的,依然是她认为最“能干”、“有担当”的大儿子和大儿媳。

建明和王莉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王莉的眼神死死地盯着那张卡,嘴唇都快咬破了。她大概没想到,这笔她早已视为囊中之物的钱,会以这种方式出现。

建诚也愣住了,他看看银行卡,又看看我,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等待着我的回答。

我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迎上婆婆急切的目光。然后,我缓缓地,却无比清晰地说出了那句在我心里埋藏了八年的话。

“妈,这钱,我们不能要。”

我伸出手,把那张银行卡,轻轻地推了回去。

“晚了。”

第5章 不是钱的事

我的话音落下,整个病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婆婆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大,充满了难以置信。她那只能动弹的左手剧烈地颤抖起来,喉咙里发出急促而模糊的音节,像是在质问,又像是在哀求。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小叔子周建明,他几乎是跳了起来,指着我的鼻子骂道:“林舒你什么意思?我妈都这样了,拿出养老钱给你们,你还不知足?嫌少是吗?你安的什么心!”

王莉也跟着尖声附和:“就是!五十万啊!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给你钱让你照顾妈,天经地义,你还在这拿乔!不就是记恨当年没帮你们买房吗?心眼怎么这么小!”

“都给我闭嘴!”建诚终于爆发了,他一声怒吼,震得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他通红着眼睛瞪着弟弟和弟媳,然后转向我,声音里充满了痛苦和不解,“小舒,你……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我知道你心里有委屈,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妈的身体要紧啊!”

我看着建诚,也看着病床上激动得快要喘不上气的婆婆,心里一片平静。我知道,今天我必须把话说清楚,否则这个家,永远都会被这笔糊涂账绑架。

“建诚,这不是钱的事。”我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如果今天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那太简单了。我们可以出钱,请全国最好的护工,住最高档的康复中心。但这不是。”

我把目光转向婆婆,语气缓和了下来,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妈,您知道吗?八年前,我们为了那三万块钱焦头烂额的时候,我在心里求过您。我当时想,只要您能帮我们一把,哪怕只是借,我这辈子都会把您当亲妈一样孝顺。可是,您拒绝了。”

“您说,老大就该有个老大的样子。好,我们听了。这八年,我们没再跟您开过一次口。房子,我们自己买了;孩子,我们自己带大了;生活里的沟沟坎坎,我们自己填平了。我们活成了您期望的‘有担当’的样子。”

我的声音有些哽咽,但还是坚持说了下去:“我们用八年的时间,学会了不依赖任何人,学会了我们这个小家,才是我们唯一的依靠。这个过程很苦,但我们熬过来了。现在,我们的家,是我们一砖一瓦,用血汗和眼泪砌起来的,它很温暖,很安宁,我不想让它变了样子。”

“这五十万,您拿出来,是想买一个安稳的晚年。但在我看来,您想买的,是我们这八年辛苦经营的一切。对不起,妈,这个家,不卖。”

“至于您的养老问题,”我转向建明和王莉,目光变得锐利,“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不是可以用钱来推卸的交易。建诚是您儿子,建明也是。这些年,您把所有的爱和资源都给了小儿子,现在您病了,需要人照顾了,也该是他尽孝心的时候了。”

我看着瞠目结舌的建明,继续说道:“我们商量个方案。请一个专业的住家护工,费用,我们两家一人一半。公公年纪大了,也需要人照顾,护工可以一起搭把手。你们要是觉得经济有压力,护工的钱,我们家可以多出一些,我们可以出七成,你们出三成。这是我们作为兄嫂,能帮你们的最后一点情分。但照顾妈的责任,你们必须担起来。”

我的话说完,整个房间鸦雀无声。

建明和王莉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们大概从未想过,一向温和隐忍的我,会说出如此直接甚至可以说是刻薄的话。

建诚怔怔地看着我,眼神里有震惊,有心疼,还有一丝……了然。他或许在这一刻,才真正明白我这些年心里积压了多少委屈。

而病床上的婆婆,不再激动,也不再挣扎。她只是静静地躺着,两行浑浊的泪水,从她布满皱纹的眼角,无声地滑落。

我知道,她听懂了。

第6G章 新的平衡

那天的家庭会议,最终在一种尴尬而凝重的气氛中不欢而散。

建明和王莉自然是一百个不情愿,但我的态度坚决,建诚在最初的震惊过后,选择了沉默,这实际上是一种默许。他们闹了一阵,发现无法改变结果,最终只能黑着脸接受了我的提议。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程序化了。我们通过家政公司,很快找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护工阿姨,姓刘。刘阿姨专业又细心,把婆婆和公公都照顾得很好。费用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我家出七成,建明家出三成。

婆婆出院后,回了老房子。我和建诚商量后,把他们家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换了防滑的地板,在卫生间装了扶手和紧急呼叫器,尽可能地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便利。

做这些事的时候,建诚一直默默地跟在我身边,有时候会突然抓住我的手,低声说一句:“小舒,辛苦你了。”

我知道,他心里依然有挣扎,但他更明白,我的决定,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一天晚上,儿子睡下后,建诚给我倒了杯温水,坐在我身边,很认真地跟我谈了一次。

“小舒,那天在医院,你说的那些话,我听着……心里特别难受。”他看着我,眼睛里满是愧疚,“我一直以为,我是个好丈夫,好儿子。我努力工作,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我孝顺父母,尽我所能地补贴他们。但我现在才发现,我把你受的委屈,都当成了理所当然。”

“我总想着,那是我妈,她再怎么偏心,也是生我养我的人,我们做晚辈的,多担待一点是应该的。可我忘了,你也是别人家疼大的女儿,你嫁给我,不是为了来受这份委E屈的。买房子的事,我这辈子都亏欠你。”

听着他的话,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八年所有的隐忍和坚强,在这一刻,仿佛都找到了一个可以宣泄的出口。我扑进他怀里,放声大哭。

他紧紧地抱着我,一遍遍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那晚我们聊了很久,把积压在心里多年的话,都说了出来。我告诉他,我不是恨婆婆,我只是无法接受她用金钱来衡量亲情的方式,也无法再像从前那样,毫无保留地去扮演一个“识大体”的儿媳。

我需要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安宁。

建诚都懂了。从那以后,他像是卸下了某种沉重的枷P锁,不再试图在我面前粉饰太平,也不再强求我去迎合他母亲的期待。我们之间的关系,反而比以前更加坦诚和亲密。

生活,在一种新的平衡中,继续向前。

我们每周会带着儿子去看望公婆两次。婆婆的身体在刘阿姨的精心照料下,恢复得比预期要好一些。虽然还是不能说话,但意识清楚了很多,有时候看到小宇,还会努力地抬起手,想要摸摸他的头。

每次去,我依然会像以前一样,给她带些她爱吃的东西。有一次,我炖了一锅酸菜鱼,那是她从前最爱吃的菜。我一口一口地喂她,她吃得很慢,眼泪却不停地往下掉。

我不知道她流泪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悔恨。但这些,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建明和王莉也变了。因为每个月都要承担一部分护工费,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建明开始真正地把心思放在他的小店上,王莉也不再热衷于攀比名牌。他们来看望婆婆的次数也多了起来,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抱怨几句,但行动上,却开始学着承担起一个儿子和儿媳的责任。

或许,这就是成长吧。只有当庇护你的那把大伞不再为你遮风挡雨时,你才会被迫学会自己站立。

那张存有五十万的银行卡,最终还是由公公收了起来。他说,这是他和婆婆的养老钱,谁也不给,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对此,所有人都毫无异议。

因为我们都明白了,一个家庭里,比金钱更重要的,是明确的界限,是各自承担的责任,是相互的尊重与平视。

有些爱,一旦掺杂了太多的算计和权衡,就会变质。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再也无法回到最初。

我们能做的,不是假装忘记,而是带着伤痕,学会和解,然后继续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这或许,才是对彼此最大的慈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云南省委秘书长调整

云南省委秘书长调整

极目新闻
2025-11-08 08:29:58
广东保安和AI深入对话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广东保安和AI深入对话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7 12:19:20
北京警方:陈某造谣理想汽车充“劣质电”引发自燃,已被抓获

北京警方:陈某造谣理想汽车充“劣质电”引发自燃,已被抓获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7 14:26:39
美军机坠海后,中国渔民意外收获“大惊喜”,美出高价买回被拒绝

美军机坠海后,中国渔民意外收获“大惊喜”,美出高价买回被拒绝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07 20:43:42
31分+30分+30分!历史首人!这是他能拿4年2.85亿顶薪美金的原因

31分+30分+30分!历史首人!这是他能拿4年2.85亿顶薪美金的原因

篮球扫地僧
2025-11-08 12:08:05
男子在情人住处坠楼身亡后,妻子起诉对方返还8万余元,一审判赠与无效返还7万

男子在情人住处坠楼身亡后,妻子起诉对方返还8万余元,一审判赠与无效返还7万

极目新闻
2025-11-07 13:31:03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妙招酷
2025-10-29 00:22:47
美国43岁母亲在学校舞会上拐走女儿14岁男友,还和他生小孩

美国43岁母亲在学校舞会上拐走女儿14岁男友,还和他生小孩

潇湘晨报
2025-11-08 08:00:17
泰国王携王后访华,背后原因不简单

泰国王携王后访华,背后原因不简单

亚太观澜
2025-11-07 20:55:03
毛泽东和蒋介石书法对比:性格刚好相反、果然字如其人

毛泽东和蒋介石书法对比:性格刚好相反、果然字如其人

中国艺术家
2025-11-07 05:25:04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

刘辉读书
2025-11-08 09:32:17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新京报
2025-11-08 09:43:10
年终奖同事八千我八百,我没吵也没闹。结果半个月后公司一单都没

年终奖同事八千我八百,我没吵也没闹。结果半个月后公司一单都没

自然风清杂谈说事
2025-11-07 14:56:50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以茶带书
2025-09-17 14:10:04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15:03
后羿射的不是太阳?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山海经》的神秘线索!

后羿射的不是太阳?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山海经》的神秘线索!

三农老历
2025-11-07 13:45:31
莫非,所有人都被何小鹏耍了?

莫非,所有人都被何小鹏耍了?

茄小茄说事
2025-11-07 11:39:15
北京国资地产商率先降价了

北京国资地产商率先降价了

乐居财经官方
2025-11-07 19:01:10
双11大战!贾乃亮请来“李小璐”助阵!

双11大战!贾乃亮请来“李小璐”助阵!

李东阳朋友圈
2025-11-07 10:59:36
2-0!德约赢下71岁老将内战:第144次杀入决赛+争101冠 奖金7万欧

2-0!德约赢下71岁老将内战:第144次杀入决赛+争101冠 奖金7万欧

风过乡
2025-11-08 08:04:35
2025-11-08 13:11:00
小鬼头体育
小鬼头体育
分享体育
2286文章数 212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萧美琴等在欧洲议会大楼进行"台独"分裂活动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萧美琴等在欧洲议会大楼进行"台独"分裂活动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亲子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看看全家谁吹灭的蜡烛最多?果弟生日快乐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手机要闻

OPPO Reno14系列有多牛!这篇文章告诉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福建舰更多细节公布 一组动图全方位看清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