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学院:赴俄“2+2”:来看滨海学子的精彩留学生活
你有过出国留学的想法吗?你考虑过不一样的读研方式吗?2025年,青岛滨海学院2023级经济学专业,共6名学生通过“2+2”项目,赴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留学,在俄罗斯的留学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来看看吧
![]()
2023级经济学专业赴俄学生刘彦鹭、陈永帅、孟兰欣慧、王诗欲、王志伟、苏蕊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主教学楼下合影留念
“初到异国的挑战,比想象中来得更直接。”2023 级经济学赴俄学生刘彦鹭深有感触地说,“陌生的俄语环境里,连超市货架上的标签都变得‘高深莫测’;新西伯利亚的气候与家乡截然不同,初秋的凉意已透着冬日的预兆。但这份局促与不安,很快被‘我们’这个集体的温暖所消解 —— 正是这份集体给予的底气,让我们能更快卸下顾虑,将重心投入到课堂的求知探索中。”
![]()
2023级经济学专业陈永帅(左一)与建设课俄罗斯同学们讨论学习
![]()
23经济学赴俄学生陈永帅(左一)、孟兰欣慧(右一)在俄语课上用俄语描述画简笔画
![]()
王志伟向专业老师波波娃请教问题
建设课上,陈永帅与各国同学围坐一堂,用略显生涩却无比认真的俄语交流设计思路,思维的碰撞在教室里不断迸发;俄语课上,陈永帅和孟兰欣慧拿起画笔,一边勾勒图案,一边用精准的词汇描述创作构想,让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课后的办公室里,波波娃老师总会耐心辅导王志伟,从专业术语的精准表达,到论文逻辑的梳理完善,细致的指导让他倍感安心。
![]()
陈永帅、刘彦鹭、孟兰欣慧、王诗欲在学校展示牌前合影
下课后,教学楼成了他们的“探索乐园”。有人好奇地推开老教室的门,感受岁月沉淀的气息;有人轻抚楼梯扶手上的雕花,猜测其背后的故事。最终,他们会在展示牌前驻足,讨论着上面的学术成果,再留下一张并肩的合影。正如陈永帅所说,留学的意义远不止课堂上的知识,它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自主探索的坚持,更需要拥抱新事物的勇气。“夯实专业,勤于实践,你的每一分努力,时光终将不负。”这不仅是他的感悟,更是全体学子的信念。
傍晚时分,宿舍的厨房总是格外热闹,这里是留学生们的“文化沙龙”,也是消解乡愁的“治愈空间”。方寸灶台前,大家分工协作,洗菜、切菜、掌勺一气呵成,红烧排骨的香气、番茄炒蛋的酸甜,在空气中交织成最动人的味道。食物是最温情的语言,一碗热汤下肚,所有的疲惫与思念都烟消云散,也让彼此的默契在烟火气中愈发深厚。
![]()
同学们手机中的俄罗斯美食
除了家乡味,他们也乐于探索当地美食。在俄罗斯餐厅里,刚上桌的烤肉拼盘滋滋作响,油脂香气瞬间弥漫;土耳其披萨船的饼边金黄酥脆,拉起的芝士绵长诱人;肉酱土豆泥细腻绵密,每一口都透着浓郁醇厚。大家边吃边分享感受,异国风味带来的不仅是味觉的惊喜,更是一段段难忘的相聚时光。
![]()
赴俄学生刘彦鹭、孟兰欣慧、王诗欲、 陈永帅、王志伟、苏蕊在学校雕塑前合影
![]()
赴俄学生刘彦鹭、孟兰欣慧、王诗欲、王志伟在蒸汽机车模型前合影
留学的意义,更在于以脚步丈量世界,在不同的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的雕塑前,他们并肩合影,让青春的身影与历史的印记同框;在蒸汽机车模型前,他们驻足倾听讲解,感受工业文明的厚重。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恰恰是留学最珍贵的馈赠。
想和他们一样前往俄罗斯留学,一起了解一下吧!“2+2”双学历项目
“2+2”双学历项目是青岛滨海学院于2013年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签署的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双方选拔优秀本科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4年本科,国内国外各两年,毕业后获中、俄两国教育部门承认的两校本科学历证书。目前,青岛滨海学院共选派了10批96名学生前往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学习,其中,55名赴俄学生选择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继续读研深造,考研率达6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