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十分期待,多方共同努力下,到2030年,我国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能够下降至10万分之8.1及以下,推动‘健康中国’愿景的全面实现。”在近日举行的2025青岛呼吸产业大会暨第二十四届呼吸周(以下简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线上致辞时表示:“呼吸慢病的全程管理,也离不开医学的进步。近年来,生物制剂等创新成果逐渐走进临床,为重度哮喘患者带来了‘临床治愈’希望,丰富了呼吸疾病的全程管理方案。”
作为本届大会承办方企业代表,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林骁表示:“我们一如既往支持规范化诊疗理念落地生根,改善并重塑呼吸疾病患者的生命。”
据悉,阿斯利康在青岛总投资超过7.5亿美金的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建筑主体已于今年4月竣工,预计2028年正式投产。作为阿斯利康在华全球生产供应基地之一,青岛基地计划建设成为智能化、产能大、品类全、可持续的“零碳工厂”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同时,该项目将构成阿斯利康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为更多患者带来优质呼吸领域创新药。
![]()
作为当前四大类慢性病之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共同对国民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目前,我国20岁以上哮喘患者达到4570万,其中5%~10%为重度哮喘;慢阻肺病有近1亿患者,是我国第三大致死病因。然而,我国公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检查率低,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和治疗经济负担。
记者获悉,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经一周年,在政策引领下,各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持续得到提升,通过上下联动、分级转诊等方式为基层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照护。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基层慢性病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强化用药保障,支持做好慢阻肺病等慢性病的基层药品配备工作。当前,基层慢阻肺病用药尚存在供给与规范诊疗目标脱节的痛点,部分基层药品配备有限,患者常面临“转诊后用药衔接难”的困境,亟待加强基层慢阻肺病用药保障,完善基层慢阻肺病“防-诊-治-管”闭环,让更多患者获益。与会专家强调,还要推进慢阻肺病心肺共管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地,及早识别和干预潜在的风险,更好地照护心肺共病患者。
对于大家关注的重度哮喘等气道炎症性疾病的精准靶向治疗,与会专家探讨了当前哮喘从“症状控制”迈向“临床治愈”的治疗理念变迁,以及对重度哮喘嗜酸性粒细胞(EOS)炎症的认知,并交流了精准治疗时代下重度哮喘规范化诊疗的新模式。研究显示,我国近80%的重度哮喘属于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嗜酸性粒细胞是治疗重度哮喘的重要靶点,患者外周血检测EOS≥0.15x109/L是临床专家考虑开启生物制剂治疗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特定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逐渐应用,这也让许多重度哮喘患者看到了“临床治愈”的希望。
南都N视频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 陈金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