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江边那声枪响,把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子击得稀碎。54岁的李斌夜里去钓鱼,没等来鱼漂动,倒被一枪击中脑袋,至今昏迷不醒,生命岌岌可危,而开枪的一伙人事后操作,比枪声更让人脊背发凉。
李斌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庄稼人,小厂倒闭后靠务农打零工糊口,上有80岁老母亲要养,下有没成家的儿子要顾,妥妥的家里顶梁柱。10月8号晚上8点多,他翻过江堤去江边钓鱼,鱼线断了两回还特意回家取了新的,谁能想到这趟出门差点就成了永别。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邻居看见他捂着头往家跑,一身是血,刚见到家人就抽搐着倒在地上。家里人慌了神,先送诊所止血,又喊救护车往县医院送,结果县医院器械不够治不了,折腾到凌晨2点才转到益阳的大医院。路上医生才接到县医院发来的通知报告,片子里显示脑袋里全是碎片,怀疑是枪伤。后来家属沿着血迹往回找,钓鱼的地方还留着一摊暗红的血渍。
![]()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开枪的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隔壁村卖二手车,同行的三人里有个刚刑满释放的,还有个17岁的未成年人。这伙人说当晚是出来打猎,看到草丛里有动静,用红外线把草丛里的李斌当成了猎物,一枪下去后去“捡猎物”,见是人转身就跑,连120都没打。有网友锐评:“打猎连猎物和人都分不清?怕不是眼里只有‘动静’,根本没把生命当回事。”“看到是人,第一反应不是及时施救,拨打120 ,而是弃之逃跑,这种对生命的漠视让人不寒而栗。”
更离谱的是那把枪,这伙人被抓后,追问枪支,开枪的说,逃跑时把枪丢进河沟了,警方捞了好几天都没找到。“国内对枪管得这么严,这伙人哪来的枪?还带红外线瞄准?” 有网友追问,“别是早就非法持枪,打猎只是幌子吧?” 还有人翻出旧事,“去年株洲就有人进山捕鱼被狩猎的误杀,也是带夜视仪和步枪,这乱象怎么就止不住?”
![]()
李斌在医院躺了20多天,手术取出来五六块弹片,脑袋里还留着三四块没敢动,人一直没醒。医药费已经花了20多万,全是家里东拼西凑的,医院还因为欠费停过两次药。家属急得团团转,可涉案那家人的操作更让人火大——他们住着小洋楼,开着两台车,却在调解时说,要先拿谅解书,才肯掏治疗费。
“这哪是协商,分明是趁火打劫!” 网友气得够呛,“伤者还在鬼门关徘徊,拿救命钱逼人家写谅解书,良心是被狗吃了?” 有人科普,“谅解书顶多能让法院从轻判,又不是免罪符,这家人是想拿人命换减刑?” 还有人替李斌不值,“他中枪后还撑着捡了鱼才回家,这股韧劲要是用在维权上,可别让这伙人得逞。”
![]()
村支书也没辙,调解了好几次都没成,只能帮着申请政策帮扶。警方说案件还在查,可网友的疑问堆成了山:“枪到底找不找得到?来源查清没有?那几个同行的没开枪就没责任?” 更有人担心,“未成年的、有前科的都混在一起持枪,这次是误伤,下次要是故意的呢?”
这事儿最让人难受的,不是“误伤”的意外,而是人为的冷漠。开枪不确认目标是鲁莽,见人受伤逃跑是自私,拿治疗费逼谅解书是冷血,而丢在河底的枪,更像个悬在公众心上的问号。法律早有说法,谅解书换不来免罪,医疗费本就是法定赔偿,可现实里,普通家庭在巨额医药费面前,往往只能被动妥协。
![]()
这起看似偶然的暴力案件,折射出社会治理、法治教育、道德伦理等多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令人痛心疾首的同时,更需人们反思。这种生命之觞、人性冷漠的极致彰显,足以让人们心底发凉。面对宝贵的生命,这种没有敬畏悲悯之心,让伤者独自承担痛苦,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的冷漠之人,终将受到社会的拷打和法律的制裁。
希望警方能尽快捞出枪查清来源,更希望涉案者明白,钱能解决治疗,却买不回对生命的敬畏,而法律的尺子,不该被谅解书轻易掰弯。毕竟,谁也不想下次夜钓、散步时,还要担心暗处的枪口,更不想看到救命钱变成讨价还价的筹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