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春秋航空2025年三季报揭晓:营收微增6%净利润却下滑6%,“以价换量”策略遭遇票价寒冬
当市场还在热议暑运旺季的航空红利时,春秋航空交出的2025年三季报却呈现出一幅“增收不增利”的复杂图景。第三季营业收入64.69亿元,同比增长6.01%,但净利润仅录得11.67亿元,同比下降6.17%;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67.73亿元,同比增长4.98%,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下降10.32%。
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国内航空市场在2025年暑运期间遭遇的深层次结构性变化——当旅客周转量持续增长时,票价的意外“遇冷”正成为影响航司盈利能力的关键变量。
细究春秋航空本季业绩表现,需将视角延伸至更广阔的行业图景。与三大航及海航相比,春秋作为以国内短途航线为主、国际短途航线为辅的低成本航空,其盈利波动轨迹呈现出独特的敏感度特征。国内线票价整体萎靡的背景下,大航司凭借洲际航线的强劲需求(如欧洲航线暑运火爆)实现了票价支撑,而春秋的航线网络结构却使其成为票价波动的“放大器”。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当期利润表上,更在汇兑损益、税收政策等隐性因素中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春秋航空在三季度出现营收与利润的“倒挂”现象。
票价波动
暑运旺季的“意外冷场”与航线结构之困
作为国内低成本航空的代表,春秋航空的票价策略向来以“薄利多销”著称。然而,2025年暑运期间,国内航线票价却出现了超预期的下滑。数据显示,尽管春秋航空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显著,但平均票价却同比下降超过15%,直接导致营收增长被成本压力吞噬。
2025年暑运期间,春秋航空旅客周转量实现显著增长,但平均票价却出现大幅下滑,直接导致营业收入仅实现6.01%的温和增长,而利润端则因成本刚性特征出现更明显下滑。这一现象的本质,在于国内航线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
从需求侧看,暑期家庭出游、学生返乡等传统出行需求依然旺盛,推动旅客周转量持续增长。但供给侧的运力投放增速超过需求增速,叠加高铁网络完善带来的分流效应,共同压低了票价水平。更关键的是,国际短途航线(如东北亚、东南亚)受地缘政治、经济波动影响,票价表现同样疲软,而春秋航空的国际航线布局恰恰集中在这一区域,形成“国内国际双线承压”的局面。
反观三大航及海航,其洲际航线(尤其是欧洲、北美长航线)在暑运期间保持了较高的票价水平。以东航为例,其欧洲航线暑运票价同比涨幅显著,部分热门航线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现象。这种航线结构的差异,使得大航司在整体票价下行周期中获得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春秋航空受限于航线网络特点,无法通过长航线的高票价对冲国内线的压力,最终表现为利润端的显著下滑。
值得玩味的是,这种票价波动的影响并非线性传导。春秋航空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如高客座率、低单位成本)部分对冲了票价压力,使其营业利润仅同比减少约2000万元。这种“以量补价”的策略在行业中堪称典范,但面对票价持续下行的长期趋势,其可持续性仍需打上问号。
更深层次的行业逻辑在于,低成本航空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票价弹性。当市场环境有利时,低成本航司可通过快速调整运力、优化航线网络实现盈利扩张;但当票价进入下行周期,其盈利空间将被显著压缩。春秋航空三季度表现正是这一逻辑的微观映射——票价既是当前业绩的“拖累项”,也是未来弹性释放的“关键开关”。
汇兑损益与税盾政策的“双刃剑效应”
在显性数据之外,春秋航空三季度业绩还受到汇兑损益和税盾政策变化的隐性影响。这两项因素虽不直接体现于营业收入,却通过财务费用和税收支出对净利润产生实质性冲击。
![]()
汇兑损益方面,春秋航空2024年同期因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收益,而2025年却出现汇兑亏损,一正一负间形成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去年同期汇兑收益增厚利润约1.5亿元,而今年汇兑亏损则减少利润约1.2亿元,仅此一项便导致同比利润差异近3亿元。与东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航同期财务费用同比减少9亿元,主要得益于汇兑收益。这种差异凸显出不同航司在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上的分化,也解释了为何春秋航空在营收增长背景下利润反而下滑。
税盾政策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2024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特定区域税收优惠等),形成约2亿元的税盾效应。而2025年该政策到期后,这部分税收优惠消失,直接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约2亿元。这种政策依赖性的减弱,虽属一次性因素,却对当期利润表产生显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隐性因素与票价波动形成叠加效应。汇兑亏损和税盾消失共同构成利润下滑的“隐形推手”,而票价下降则是直接的“显性推手”。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春秋航空在三季度面临“多重压力叠加”的困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压力也倒逼航司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如何在汇率波动中优化外币负债结构,如何通过业务结构调整降低税收政策依赖,将成为未来航司竞争的关键能力。
秋航空的三季报,是一份写满“挑战”的成绩单。票价寒冬中的利润困局、汇兑税盾的财务暗流,共同构成了这家低成本航空龙头的当下图景。如何平衡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战略投入,如何在保持低成本优势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是春秋航空管理层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