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脑会晤,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呢?给芯片,供应稀土,中方为何对欧盟27国网开一面呢?
![]()
在中美大国博弈中,欧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点像是一只苍蝇那样令人恶心!他们虽说在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中深受其害,但为了所谓的“共同价值观”,他们宁愿放弃和中国联手对抗美国的机会,反而在很多问题上站队美国对付中国。
尤其是在中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后,受到极大刺激的欧盟,更是选择和美国联手打造稀土供应链,寻求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而在这敏感时刻,冯德莱恩终于等到了,她等到了什么呢?
说起来欧盟这两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活脱脱把自己搞成了中美博弈里的"夹心饼干"。
9月荷兰政府脑子一热,援引1952年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就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理由还喊得特别响——"国家安全"。
可他们忘了,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占了全球产能的一半,欧洲汽车业三分之一的芯片都从这儿来。
这一闹直接捅了马蜂窝,中方反手就停了对欧芯片出口,德国大众、宝马的生产线立马亮起红灯,紧急订单堆成山却拿不到货,差点没把车企高管急白了头。
稀土这边更是让欧盟欲哭无泪。之前为了跟美国表忠心,喊着要"摆脱对华依赖",拉着美国、日本搞了个"稀土供应链联盟",砸了几十亿欧元在东欧建提炼厂。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那些新建的工厂要么技术不过关炼不出合格产品,要么成本高得离谱根本没法商业化。
结果呢?欧盟每年进口的稀土里,还是有85%来自中国。
中方出台出口管制措施时,欧盟本来是跟着美国"躺枪",可他们偏偏要硬撑着说"不怕",转头就发现自家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风电设备都快断料了,这才急着到处找替代货源,却连非洲的矿场都被中国企业提前布局了。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跟着美国蹦跶了半天,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美国前阵子搞的"芯片法案"明着是拉盟友,实则把欧洲芯片企业绑上自己的战车,强迫他们把研发中心搬到美国,还限制对华合作。欧盟企业敢怒不敢言,毕竟在能源和安全上还得看美国脸色。
转折点出现在今年10月底的中美吉隆坡磋商。美方先是松了口,宣布暂停实施9月刚出台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这个规则本来是冲着中资企业来的,现在一暂停,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的"法律依据"就成了无根之木。
香港大学研究员塞巴斯蒂安·康丁说得很直白:"海牙方面之前表现得像是迫于必要,可美国一句话就让这种必要性荡然无存。"
荷兰政府这下彻底傻眼了,接管安世的决定成了骑虎难下的尴尬事,闻泰科技更是直接放话:"想恢复芯片供应?先把CEO张学政的职务恢复了,把公司控制权还回来。"
中方这时候抛出橄榄枝,可谓是审时度势的精妙布局。既然美方先退了一步,中方顺势将稀土和芯片的暂停管制措施扩展到欧盟,既给了冯德莱恩一个台阶下,也让欧洲企业看到了希望。
欧盟贸易专员在社交媒体上激动地宣布"与中方达成建设性磋商成果",可字里行间都透着小心翼翼——他们没提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问题,也没敢对稀土合作提过分要求,毕竟现在主动权捏在中方手里。
这步棋的妙处在于,中方既没跟欧盟撕破脸,又敲打了那些跟着美国对华强硬的势力。
要知道,欧盟在WTO里还在跟美国一起指控中国"贸易不公",在台海问题上也时不时跳出来说几句。
中方此时释放善意,相当于给欧盟画了一条线:想拿到芯片和稀土?那就得在对华政策上收敛点,别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拳,让欧盟不得不重新掂量跟中国对抗的代价。
千万别以为中方这是在"恩赐"欧盟,说到底这是一场基于利益的双赢博弈。对中方来说,保持稀土和芯片对欧出口,既能稳定国内相关产业的就业和产能,又能巩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要知道,中国稀土企业在海外的布局已经形成网络,就算欧盟想另起炉灶,短期内也没法撼动中国的主导地位。
而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之争,中方手里握着产能这张王牌,荷兰最终大概率得让步,毕竟欧洲车企的压力已经快顶不住了,大众集团甚至已经派高管秘密访华,求着恢复芯片供应。
对欧盟而言,拿到芯片和稀土的"续命礼包",至少能让高端制造业喘口气。德国经济部长公开表示"这是缓解供应链紧张的关键一步",背地里却在催促荷兰政府尽快解决安世半导体的僵局。
毕竟再过几个月,欧洲汽车业的库存芯片就要耗尽,真要是停产,损失的可不是几亿欧元那么简单,还会影响整个欧洲的经济复苏。
冯德莱恩虽然嘴上没明说,但行动已经很诚实——欧盟最近在对华经贸问题上明显收敛了锋芒,连之前吵着要搞的"对华投资审查"都悄悄推迟了。
不过这场博弈远没到结束的时候。美方肯定不会坐视中欧走近,已经有美国议员放话要"监督欧盟对华贸易政策",甚至威胁要削减对欧安全援助。
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东欧国家还在跟着美国喊"对华强硬",而法德等国则更看重经济利益。中方这招"网开一面",更像是在全球供应链棋盘上落下的一颗关键棋子,既打破了欧美试图构建的"脱钩联盟",又为自己争取了更多战略空间。
说到底,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真正脱离供应链独善其身。欧盟前阵子跟着美国折腾了半天,最后还是得回头找中国。
这场芯片和稀土的供应重启,与其说是中方的"让步",不如说是各方利益权衡后的必然结果。
毕竟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冯德莱恩或许真的"等到了"她想要的,但这背后的代价和博弈,恐怕还得欧盟自己慢慢消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