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11月4日,俄乌冲突第1349天
目前来看,俄乌再迎重大拐点:俄军若11月便全面控制红军城和库普扬斯克,或将实现以打促谈的,引发美欧态度转变,进而触发新一轮谈判,进而冲突有望于2026年中宣告结束
当地时间11月3日,在红军城战役进入关键期和意法比三国反对动用俄资产援乌的背景下,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塞佩・卡沃・德拉贡表示:“普京遭遇了战略性失败,现在是时候开始和平谈判了”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热议。
![]()
有观点指出,当前俄军近乎控制红军城、包围米尔诺格勒,10月还夺下 700多平方公里土地,乌军前线濒临崩溃。北约此时称俄“战略失败”并呼吁和谈,显然是误判局势:
——何况,汲取明斯克协议教训的俄罗斯,很可能不会接受这类提议。
![]()
也有观点则认为,很明显:北约军方认为,俄损失惨重、且不仅未全面控制顿巴斯,还导致芬兰、瑞典入约,故判定其 “战略失败”。同时,北约或已不再坚信乌能赢,更希望推动 “沿当前战线停火”,尽早锁定局势;此外,从逻辑上讲,急于谈判的一方往往是损失更大、更焦虑的,而这或暗示北约立场开始转变.....
那么,这两种观点谁更有道理呢?接下来,局势又将如何发展呢?
![]()
就军事角度而言,北约军事委员会是北约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参谋长组成,主席作为核心军事代表,直接对接战场态势评估、军事资源调配等实际议题,其职责核心是 “基于军事现实给出专业判断”
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红军城战役白热化,俄乌战场陷入消耗僵局,北约已然清晰意识到军事手段无法彻底改变局势:此时,德拉贡呼吁和谈,其实是“军事层面基于现实的专业试探”,既符合其岗位职责,又为北约预留了政治缓冲,避免引发内部分裂
![]()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现阶段的立场却很微妙。
当地时间11月2日,川普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不会向乌提供战斧,不会参与有关欧洲可能扣押俄资产的讨论,战争也是拜登挑起的,美国对俄罗斯经济施压的手段有限,他对于解决冲突的速度仍抱有耐心——“没有见底。有时候得让他们打一架,让他们把情绪发泄出来。”
而这也被外界认为,美国已看清现实:唯有前线出现重大变化或双方均无力再战,此时介入斡旋才能事半功倍——与其配合乌欧的和平计划加大对俄施压,不如静待顿巴斯战役尽快决出胜负....
![]()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在这场残酷的消耗战中(消耗从来都是相互的),美北约也暴露出严重短板、影响力明显下滑,而俄罗斯却有可能变得更强——尽管其国力会更虚弱,但军队战力却更强了,因为经受战火了锤打后,军事技术、作战指挥体系也都有了长足进步
更重要的是,打了近四年,外界不仅发现,俄罗斯不仅扛住了美欧的制裁压力,实现经济的正增长,而且还能在前线持续推进。与之相反的是,欧洲内部因经济下滑、移民危机、能源危机和援乌负担等因素——分歧越发加剧了
![]()
当地时间11月3日,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意大利、法国和比利时——不支持大多数欧洲国家呼吁使用俄资金援乌的立场。紧接着,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表示,匈牙利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资金,也没有义务,无论是是政治、经济还是道德层面
有分析指出,看上去,欧盟援乌陷内讧:欧尔班喊停‘战争资金’,三国拒用俄资产,乌克兰钱袋子要慌了:这仗怕是很难打下去了——特别是如果本月乌克兰就失守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的话
![]()
战争自有规律,不是说谁的声音更大,谁就能够赢得战争——俄罗斯是否遭遇了”战略失败“,不仅取决于过程,更取决结果:若俄乌战争结局是以“俄全面控制乌东四州+美北约并无直接下场+乌中立化+长期停火”,那么,可以说俄是惨胜,但确实很难说它遭到了“战略失败”
同时,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基于军事现实呼吁——是时候开启和谈:很可能也昭示了这场21世纪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冲突,恐怕是真的进入后期或步入尾声了
总之,期待早日结束冲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