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特例的猫”,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提起国军将领黄维,有个著名故事:国军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晚年罹患老年痴呆,连儿子都不记得,唯独记得黄维。
他临终之前,在病床上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思维已完全混乱的他,只呢喃着重复一句:黄维是个外行!
虽然看起来很像段子,但这却是真实发生的,而且有相关影像资料。
当时杨波涛已91岁,时间也到了公元2000年,距离当年的失败,已经整整过去52年了!
![]()
这些年一直有人替黄维喊冤,认为有种种不得已,但打仗是看结果的: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黄维打了个大败仗;不光败仗,还是全军覆没的惨败;还是几乎没什么人逃出来的全军覆没!
更丢人的是,前期包围黄维兵团的,还是装备远差于他、人数也和他差不多的部队。
打这个份上了,这要是内行,那外行得什么表现?
黄维的优点就一个,听老蒋话,老蒋让快速挺进,就真的快速挺进。
很多人拿这点吹黄维,表示其他人是避战。
这是讲忠诚,还是谈打仗?老蒋瞎指挥还少么?
黄维的快速进军,老蒋高兴,刘帅更高兴。
从事后看,黄维的行军,几乎每一步都完全在刘帅的算计之中。
他一路沿着刘帅给他制定的路线挺近,最终到了双堆集这么个队伍都展不开的地方,被彻底包了饺子。
要是换成别的滑头,刘帅就中野这点本钱,拿什么把人包围住?
很多人一说打仗,就是添油思维,或者主观意愿。
所谓添油思维,即大家一起上,如果国军都一往无前,打仗就能赢。
能有这么幼稚的想法,是完全不懂战场形势和变化。
哪怕书呆子黄维,在双堆集被包围后,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连突围都得每个军里抽一个师,这种彼此毫无熟悉度、配合度的打法,一次突围不成功,就没了继续干的心气。
这说明什么?说明国军的军队组织力就这样。
猪突一时爽,逆风火葬场!
这种军队,这种打法,人越多,碰到逆风就混乱越大。
所谓主观意愿,就是战场形势急,不赶紧去救援,黄百韬没了咋办?
但打仗是科学,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想怎样就怎样,需要怎样就怎样。
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该怎样就怎样。
黄维觉得军情紧急,所以得一路快马加鞭,他有没有想过,对手是不是就在这一路给他设好口袋,等着他彻底陷进去?
黄维显然是没想过的,最后不但帮不上黄百韬,还把杜聿明搭进去了。
老蒋的指挥,很多都是拍脑袋做决定。
纸面上一看,似乎挺美就执行,根本没有考虑实际上地理状况、对手布置、己方军队组织力、集结情况、机动情况等一系列原因。
所以不管辽沈时候东西对进,还是淮海时候急救徐州,都是用一种打游戏心态,看着地图就直接定的战略。
现实中已经被证明,老蒋错得多离谱。
一些人觉得老蒋指挥没问题,纯粹是底下人不齐心操作,才导致战场失败。
那说明他们和老蒋一样,没有按照整体结果去想问题,而是看着地图拍脑子。
杜聿明这么忠心又能打的将领,最后恨不得跪地哀求校长了:别送了,别送了!
国军根本问题,就是组织架构问题,所以到了战场上,哪怕国军精锐,其战术灵活程度、机动性能和配合状态,整体上都差于解放军。
国军很多优秀将领,都是将结硬寨、打呆仗作为常态。
这不是他们就比我党将领笨,而是手里一堆烂牌,根本打不成高机动、高变化的操作。
把彭、林、刘、粟这些大神放国军那里,也只能老老实实打呆仗,否则队伍自己都跑溃了。
老蒋的操作为何没法执行?因为他对军队组织力、机动力以及配合水平,有太多过高的要求。
这些操作解放军能做到,但国军真做不到,一定要强制做的话,就必然导致损失更大。
国军中被认为军事能力较强的,几乎都在很多重要时候,不好好执行命令。
如果说白崇禧、傅作义、卫立煌都将领算半个军阀,不是老蒋嫡系,所以打仗阳奉阴违。
那杜聿明、廖耀湘、赵家骧、宋希濂、邱清泉、李弥、胡涟这些黄埔出身,而且确实能打的,为何也在关键时候不支持老蒋战略?
到底是这些人私心太重,还是老蒋的战略在内行眼里,根本就没法执行呢?
黄维外号书呆子,这个外号可不是我党给他的,是国民党内部早就这么叫他的。
这个外号说明了他的指挥特点,就是一根筋,不懂变通。
在指挥兵力有限时候,这个特点让黄维显得很踏实,但指挥大兵团时,这是致命的缺陷。
之前黄维离开军队,直接原因是军队腐败问题,但更大的原因,还在于他对指挥规模已经力不从心。
这一点老蒋肯定是知道的,否则对于这种忠诚爱将,大不了换个位置,何必闲置不用?
黄维也有自知之明,去教书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扬长避短。
(陈赓就劝大舅哥谭政,你别在军政圈混了,找个地方教书算了,谭政不肯听,后来果然就……)
黄维是真想在学校混的,只不过机缘巧合下,又被迫指挥大兵团。
结果当然是灾难的:一个不懂变通,一路猪突的大兵团,每一步都走在刘帅的预设下,都在陈赓的吊打中。
作为一军之将,身负十二万人生死和淮海战场重要胜负手,黄维这种所谓忠心,对于战场而言,是内行还是外行?
批评黄维的不是只有一个杨伯涛,国民党很多人都指责他,包括老蒋都对这个忠臣批判。
反倒是跑路的胡涟,因为和黄维私交甚笃,哪怕被他坑惨了,也从没说过他不好。
胡琏晚年提起搭档黄维,也是非常给面子。
黄维司令官乃一廉洁勤朴好学力行之好军人,然对大兵团之指挥却未经磨练。 彼曾任军长,此后未曾以较高职位统军作战。 今骤膺十万精兵独当一面之重任,行军作战处处均感不适。
翻译:黄维是好人,脱离部队久了,没有大兵团锻炼,所以担当重任后处处不适应,(所以打败仗不是他的责任)。
这话说的确实符合历史,还非常高情商,也难怪黄维念叨这个老伙计几十年。
黄维一直想去台湾拜祭老蒋和胡琏,可惜始终不能成行。
后来台湾终于允许,却在得到消息的当天,因过于兴奋导致心脏病发作,乐极生悲,不幸猝死!
注:本文部分素材,来自知乎@搜栗都尉赵过,赵老师授权老猫以原创名义发布,并对内容进行修改添加,特此鸣谢!
防失联备用号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