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隽水之畔的古民居到深山密林中的老遗址,从高温酷暑下的徒步勘测到村民家中的线索征集,自2024年5月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咸宁市崇阳县普查队伍踏遍乡野、深耕细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为摸清县域文物“家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普查进度高效推进,文物家底逐步清晰。此次“四普”聚焦全县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六大类不可移动文物,通过“专业排查+群众参与”的模式开展全面调查。面对文物点分散、多隐匿于崇山峻岭的挑战,普查队伍借助无人机、手持四普终端等先进设备,克服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深入田间地头、古村老街、逐一核实文物信息
![]()
2025年7月底,省四普办组织开展四普数据审核培训活动,省四普办审核专家进行了专题培训和技术指导,为高效完成数据审核上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9月初,由省文旅厅牵头,开展为期一周的全省四普数据省市县三级联审工作,省四普办组织县级普查队员现场逐条过审数据,对于重难点问题,集中研判提出指导性意见。
![]()
![]()
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原有410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文物点的现场复核工作,同时认定新发现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点63处,增长15.36%,全县文物资源清单得到显著扩充与更新,为后续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所有采集数据均已同步录入全国文物普查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文物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文化传承注入持久动力。
![]()
崇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取得的成果,不仅摸清了我县文物资源的最新家底,更彰显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下一步,崇阳县四普办将继续按照相关工作部署,稳步推进普查后续数据整理、成果汇编等工作;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文物价值,讲好崇阳故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
(图文来源于“崇阳文旅”,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