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姚孝平
我住的小区,桂花树特别多。停车位旁、墙角边、小路两侧,一棵挨一棵,碧绿挺拔。
桂花树的叶似枇杷叶,比之稍小些,米粒一般的桂花长在叶的茎和树枝的交会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躲着。不经意间,小区里的桂花又开了,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七月赏荷,八月闻桂。农历八月,金桂、银桂、丹桂这三种被统称为“八月桂”的桂花树遍地开花,金黄的、白色的、橙红的花,把城市浸在了弥漫的花香中。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历来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爱。小说《红楼梦》第38回,就描写了贾府的少爷小姐们在藕香榭“持螯赏桂”的情景。作者还特意写到宝钗拿着一根桂枝,掐了桂蕊,扔到水面,引得鱼儿游上来唼喋。
记得儿时中秋节夜晚,我躺在藤椅里,听母亲讲“吴刚伐桂”的故事。母亲说,吴刚是嫦娥的老公,每年中秋节在月亮上砍桂花树,树最后落到了东海,变成了金子。“瞧,那黑影就是桂花树。”母亲指了指,说。我仰头,瞪大眼睛看,月亮上面还真黑乎乎的,像树影。我听得入迷,母亲咬了口月饼,望着月亮,咯咯地笑。
每年小区的桂花开了,我都要踮起脚尖采一些,回家后倒一杯水,在热水上撒把新鲜桂花,做一杯桂花茶。桂花如此细小,浓缩了精华,喝一口,香气沁人心脾。桂花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入药可祛痰止咳、活血化瘀。
在现代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的老家桐乡石门,有个“桂花村”,农户的屋前屋后种满了桂花树,如今已开发成旅游景区。来游玩的客人,不仅能漫步“桂林”,还能吃到香甜软糯的特产——桂花年糕。
我老家离丰子恺先生老家不算远,这边的农村户户养蚕,一年中最后一季蚕,在农历八月底饲养,正逢桂花开时,故被农民俗称为“桂花蚕”。供人观赏的桂花和兼有经济价值与生活价值的蚕宝宝巧妙结合,充满了江南特有的诗情画意和文学意味。
而在我眼里,桂花是种相思花。小时候的秋天,母亲从城里卖衣服回来,身上总透着一股淡香。我缠着母亲问,母亲笑答:“等着。”她进了厨房,拿出糯米年糕,切细,放锅里炒热,舀入几勺白糖,出锅时撒上了一把黄黄的东西。母亲说:“城里的桂花开了,很香,采了些给你做碗桂花年糕。”我闻了闻,狼吞虎咽。
后来,母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城里看桂花树,一棵棵桂花树立在河边,仰头,几束桂花落在我脸上,香味爬进了鼻孔。母亲拉着我的小手,走得很远,一路芳香。
那年,刘松仁、米雪主演的电视剧《八月桂花香》热播。回来的路上,街边的商店里全都响亮地播放着主题曲《尘缘》: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又是一年桂花香,我站在马路旁的桂花树下,慢慢走着,一缕缕桂花香迎风飘来。我想起母亲做的桂花年糕,回忆起当年母亲带我来看桂花树的情景,嘴里不禁轻轻哼了起来:“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