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至1989年,段运劳任嵩县县委书记。我在县委办公室担任秘书,同他接触比较多。现将回忆的点点滴滴记录如下。
我接段书记上任
段书记是1985年秋天到嵩县任县委书记的。记得段书记来嵩县上任,是我同司机王红星接来的。那时也不太讲究领导的迎来送往,当时我只是一个县委办公室的秘书,是我同红星用一辆北京吉普先将原县委书记苏书卷送到洛阳地区地委办公室,吃过午饭后,我便去找了在地委宣传部任副部长的段书记。他要准备来嵩县上任时的讲话,下午便让我给他抄写,当天没有回来,第二天上午返回嵩县。记得中午路过伊川县时,我们便在中溪街上的牛肉馆里吃了一碗烩面,便来到了嵩县。
大抓山萸肉与红果
段书记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嵩南大抓山萸肉和嵩北发展红果的经济发展思路。山萸肉是一种滋补中药材,在车村、白河群众有种植习惯。一年深秋时节我陪同他到嵩南白河、车村调查,见家家户户院子里、门口都晒着红红的山萸肉。段书记高兴地同群众攀谈,问家里有几棵树,一年能收多少斤?能卖多少钱?当时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收购还受区域限制,白河的山萸肉还不能让临近的南召县人收。段书记在县委会议上说:“南召人收价格高,群众收入多,我看可以让人家收。咱们思想也应该解放。” 收购放开后,一时间,白河客商云集,活跃了市场,增加了群众收入。
红果也叫山楂,原本是一种野生的山果。段书记在下乡到大坪乡范庄岭调研时,发现村里群众在地里种山楂,便召开全县现场会,动员群众大力发展山楂。有一次,我陪同他到范庄岭考察,在结满红果的地里,他还高兴地同我合了影。正是段书记的推动,使原本野生的山楂,如今进行了大面积种植,成为群众收入的一个来源。
推动养兔热
嵩县农村过去就有养兔的习惯,不过是作为一种副业,形不成气候。1986年前后,受市场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兔毛价格上涨,不少群众自发开始养兔。段书记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推动群众养兔,增加收入。他大会小会讲发展养兔的好处,对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养兔也予以支持。养兔最热的时候,出现了千家万户争养兔的局面,房前屋后、院内院外都是兔舍。县委、政府机关 院内也有干部家属在家里养兔的,出现了养兔热。有群众反映说“那时价钱高时,一只兔的价钱快顶上一头牛了!”
推动大理石厂技术改造
嵩县大理石厂原为一家集体企业,主要生产大理石板材。由于设备陈旧,生产规模小,效益差。段书记多次到大理石厂调研,帮助企业想办法扩大生产。在他的协调下,争取到了国家支持50万美元购买意大利大理石设备的资金。安装设备时,我还到大理石厂看过,只见意大利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忙来忙去、一刻不停地工作。设备安装好后,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益。那段时间,嵩县群众家里用的大理石桌面、装修的地板,多数都来自县大理石厂的产品。当时洛阳市委还在我县召开了现场会,各县的县委书记都参加了,推广我县的企业技术改造的经验。
几件小事
一次,我同段书记到白河乡下乡,晚上住在乡政府的招待所里。招待所是一间平房,里面只有两张床,厕所在院子的东头。早上起来,我去厕所倒尿盆时,段书记还没起床,等我倒了尿盆,回到屋里时,见段书记已经把他的被子,包括我的被子都叠的整整齐齐的。我感到十分不安,同时感到段书记没有一点官架子。本来端茶倒水、叠被子应该是我们工作人员的事,可他却自己干了。
有一天下午,我在办公室值班。黄昏时分,见一个中年妇女领一个孩子进到办公室。她问老段在不在?段书记下乡时交代过,说他家属今天要来。我说“段书记今天下乡了,你先到我家等他,他晚上就回来。”她是自己坐客车从洛阳来到嵩县的。那时从洛阳到嵩县差不多客车要走一天。县委书记的家属来,也不派车接。当时我家就住在县委办公室后面的小楼上。晚上,她同她的孩子就在我家里吃了碗面条。
有一次我听县公疗医院职工吴玉梅回忆说,当时她在门诊上拾药,有一天见县委书记段运劳自己背着孩子到医院看病,通讯员跟着。看了病后,通讯员要背他的孩子,他不让,说“我来!”当时他的孩子有十岁左右。从县委大院到公疗医院,有二三里路程,也不坐公家车,自己背着过来。像这样的县委书记,真是少见。
从段书记亲自背孩子看病这件事上,折射出一个真正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严于律己的自觉意识,也是他高尚品质的反映。段书记后来曾任洛阳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23年8月21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