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公差, 10 月 28 日晚飞抵乌兰浩特。下机走在廊桥上看到乌兰浩特四个霓虹大字,不禁感叹:啊,居然有机会到此一游!怕影响下机队伍,未及时拍照,到停车场不能再犹豫了,于是咔嚓:可能也就来这一次吧。
![]()
乌兰浩特只是内蒙古的一个县级市,兴安盟政府所在地,为啥还要“终于”且感叹呢?
话说 51 年前也就是 1974 年,那年俺 13 岁(据此可以推算年龄了吧),生活在燕山脚下一个不大不小的村里。那时节,除了看看《红旗杂志》《北京日报》以及偶尔流转到手必须马上看完归还的掐头去尾的小人书外,主要的文化生活就是听大喇叭。大喇叭广播也是定时的,早晨 6:30 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然后是县人民广播站就当前的学习批判和农业生产活动嘚吧嘚吧;中午 11:30 是公社广播站节目,地界有限,内容不很丰富,经常播放些红色歌曲、通俗曲艺唱片,接下来 12:00 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晚上是啥节目,忘了——欢迎指正补充。
![]()
那年在大喇叭里反复听到的一个曲目是东北二人转《(祖国)处处有亲人》,以至于形成了机械记忆,听了开头就能唱到结尾(台词附后供参阅)。这段二人转讲的是四川一个大娘到内蒙探望在部队上当兵的儿子 赵志国 ,坐火车到了 呼和浩特 ,下了车千呼万唤找不到,正在抓瞎之际,工人师傅 大老郭 ( 注意:全剧 e 、 o 、 uo 一韵到底 ) 把大娘接到家里与妻子女儿一起关怀照料并积极寻找赵志国。这句台词记得很清楚:“咱们内蒙浩特多,呼和浩特,锡林浩特,往北还有二连浩特,不知你儿住哪个?”也就是说大娘糊里糊涂买了个带有“浩特”字样的车票来到了呼和浩特。接下来就是一边照顾大娘日常生活一边寻找赵志国所在的“浩特”,最终在“ 乌兰浩特 ”(当年不属于内蒙)找到了赵志国。于是,乌兰浩特就在脑袋里烙下了钢印。
![]()
作品源于生活,作为艺术表演允许适当加工,但我觉得节目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歌颂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尚,对社会风气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引导,跟“碰瓷”和“既然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大相径庭。
![]()
市区到机场的路上还还发现了一个标志物“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地”,肃然起敬,不用问,乌兰夫同志肯定曾战斗工作在这里。留有红色印记的地方啊,脑袋里的钢印又加深了一些。乌兰浩特到底什么样,有哪些故事?可惜,半天会议结束即匆匆返回——不能借公务之机公款旅游。
![]()
祖国处处有亲人 (二人转坐唱)
作词 王发 朱亚南
众 阳光灿烂照山河, 江南塞北新事多, 汽笛长鸣震天响, 火车隆隆唱赞歌。
列车员 (白)各位旅客,本次列车的终点站 —— 呼和浩特到了!
大 娘 大娘我心里高兴面带笑, 满面春风走下了火车。 我的家住在四川省, 到部队去看我儿赵志国。 上个月志国儿来了一封信,让我寄家乡的菜籽可别耽搁。生产队知道了这件事,社员们选菜籽紧忙活 ----
众 筛的筛,簸的簸, 包成包,装成盒。
大 娘 各样的菜籽挑选齐备, 四川的小辣椒带上二斤多! 老队长让我亲自送到部队, 打电报让志国接我下火车。 眼看要见到我儿的面, 大娘我心里头怎么不快活。
众 赵大娘走出火车站, 人来人往似穿梭。
大 娘 我东边瞅来西边望, 怎不见我儿赵志国。 (白)志国!志国!幺娃子!幺娃子!
众 赵大娘正把儿来喊, 走过来工人师傅大老郭。
老 郭 大娘你这里把谁找?
大 娘 找我的儿子赵志国。
老 郭 你儿他做什么工作?
大 娘 他当兵已经三年多。
老 郭 他们部队住哪里?
大 娘 信上写的住浩特。
老 郭 快把信皮给我看,
大 娘 大娘急忙把兜摸, 哟!都怪我心急好忘事, 那信皮还在家里边搁!
老 郭 老郭我忙把大娘叫, 大娘啊, 咱们内蒙浩特多, 呼和浩特,锡林浩特, 往北还有二连浩特, 不知你儿住哪个?
众 大娘你快说。
大 娘 (白)啷个搞起的!怎么那么多的浩特呀!
老 郭 是啊,大娘。
大 娘 (白)我就记住两个一两个九,别的我全记不住了!
老 郭 (白)大娘,那可不好找哇!
大 娘 大娘我一听发了楞, 就好象热火上边把凉水泼。
老 郭 大娘你别着急来别上火, 你先到我的家里去住着。 我一定帮助你查找 ——
大 娘 给你添麻烦那可要不得。
老 郭 大娘可别这样讲, 拥军优属人人有责。 眼看着天黑日头落, 我扶着你老人家快上汽车。
众 赵大娘来到了老郭家里, 老郭他一家人紧张锣。
大 嫂 郭大嫂我给大娘烧好了炕, 又忙着给大娘调剂生活。 中午我给大娘燜米饭, 晚上我给大娘蒸馍馍。 怕大娘想儿子心烦闷, 找来了四川老乡陪着唠喀。
小 红 郭小红我变着法地逗奶奶乐呀, 又跳舞来又唱歌, 又领奶奶看电影, 还让奶奶听广播, 早上我给奶奶打洗脸水, 到晚上我给奶奶焐被窝。
众 一家人对大娘亲亲热热, 表现了工人阶级高尚的风格。
老 郭 老郭我到处打听到处去问, 都说这 “ 一一九九 ” 从来没听说。 外地我发出了三封电报, 不见回音不知为什么? 转眼之间三天过 ——
大 娘 大娘我这心里有就象马蜂窝。 我又着急来又上火, 吃不下也睡不着。 老郭他一家人对我这样好, 我的心里暖和和, 越这样越觉得过意不去, 莫不如打张车票早点往回折。
老 郭 一听大娘她要走, 这可急坏了大老郭。 我本想不给部队把麻烦找, 如今也只好去对首长说。
众 军分区知道了这件事, 马上派来了李参谋。 李参谋进门就把大娘叫, 亲亲热热把话说。
参 谋 首长让我来接你, 还专门派了小汽车, 接你到部队招待所 ——
众 大老郭一家人急得了不得。
大 嫂 大嫂拽,
小 红 小红拖,
众 不让大娘她动窝 —— 李参谋在一旁也没了辙。
参 谋 大娘你先住这里, 我回部队去联络。 虽然我没有见过志国的面, 战友的红心紧连着。 大娘你千万别见外, 我就和你的亲儿差不多。
大 娘 (白)这可要不得!
参 谋 (白)要得!要得!
大 娘 一句话说得大娘心里热, 两眼含泪脸上笑呵呵!
参 谋 李参谋我回到值班室, 拿起电话紧着拨, 内蒙的部队全问过 ——
众 “ 一一九九 ” 还是没找着! 李参谋一宿没合眼, 饭没吃来水没喝, 东方发白天将亮, 他对着地图看全国。
参 谋 伟大的祖国真辽阔, 看在眼里喜心窝, 莫不是志国的部队不在内蒙? (白)对呀!
众 这一下可找到了新线索。 【乐器声中李参谋要电话 ——
参 谋 (白)总机,总机,我要乌兰浩特!我要乌兰浩特!
【坐在前排的男女演员接替呼叫: 请转乌兰浩特! 请转乌兰浩特! 请转乌兰浩特! ……
【乌兰浩特总机守机员站起。 守机员 (白)我是乌兰浩特,我是乌兰浩特。
参 谋 请接一一九九部队值班室!
守机员 (白)值班室吗?呼和浩特要你!
值班员 (白)喂!我是一一九九部队值班室呀!
参 谋 (白)我是呼和浩特 ……
值班员 (白)你是李参谋吗?
参 谋 (白)是啊!是啊!
值班员 (白)刚才你们部队的首长已经直接来过电话啦!赵志国同志是在我们这里呀! 我们部队的首长让我向你们表示感谢,向你们学习!
参 谋 (白)向你们学习!
众 兄弟部队互相学习!
参谋、值班员: 我们相隔千里远, 一条红线紧连着。
众 人民军队为人民, 同唱团结胜利歌。
参 谋 李参谋忙向大娘报喜讯, 大娘啊,志国的部队已找着。
大 娘 (白)他们住在啥子地方?
参 谋 (白)住在东北的乌兰浩特!
大 娘 (白)对头!对头!乌兰浩特,不是呼和浩特!
小 红 小红我一听嘎嘎地笑, 奶奶,这一下差出了半个中国!
大 娘 (白)我们国家真大哟!地方真多哟!人真好哇!小红啊,遇到啥子困难, 都不怕得哟!
小 红 (白)对头!对头!
众 第二天万里无云天晴朗, 欢送大娘上火车。
大 娘 大娘我站在车门口, 看着大老郭, 望着李参谋, 拉着小红的手, 心里象开锅, 满肚子的感激话不知从哪说, 前几天我还急着要走, 今天要离开这里还真舍不得呀!
众 开车的铃声哇哇响, 车轮转动开了车。
列车员 列车员我给大娘找了个软和座, 送来了开水给大娘喝, 这两片 “ 晕海宁 ” 您吃下去, 也免得时间长了您老晕车。
女旅客 旅客们这个给大娘拿苹果,
男旅客 那个给大娘送菠萝。
众 都来围着大娘坐, 把祖国的大好形势掉大娘说。 赵大娘也不吃,也不喝。
大 娘 两行热泪流出了眼窝。
众 大娘啊,别难过, 明天就能见到你儿赵志国。
大 娘 我不是难过我这是乐, 心里边一高兴眼泪就多。 旧社会咱穷人受苦受难, 讨荒要饭四处奔波, 死在街头无人管, 举目无亲有话无处说。 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 处处有亲人,事事暖心窝。
众 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 处处有亲人,事事暖心窝。
列车员 (白)各位旅客,乌兰浩特车站就要到了!
众 时代的列车在前进, 汽笛长鸣奏凯歌, 社会主义真美好, 毛泽东时代幸福多!
【在音乐声中闭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