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张曌 通讯员 祝雅斌 周志亮 刘帅) 近日,在常山县东案乡呈东村黄坞自然村的山林里,一台农用无人机稳健飞行,吊挂着满满一袋刚采摘的油茶果,缓缓向山脚飞去。山下,村民刘盛手持遥控器,紧盯屏幕。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那是还在山上的母亲樊根永。“无人机飞得稳吗?”“稳得很,妈你放心,等几分钟,我再飞上来运。”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欣慰的笑声:“这东西真神了,我们做梦想不到这样运油茶。”
今年50岁的刘盛,在东案乡集镇上经营一家电瓶车店,但每年10月,他都会迎来一年中最“沉重”的季节——家中6亩高山油茶进入采摘期。这些油茶树遍布陡峭山坡,过去,一家人得徒步往返山间,肩挑背扛将油茶果运回山下。一担油茶果从山上挑到山下,来回至少得花一个小时,山路崎岖,体力消耗极大。父母年近八旬,腿脚早已不便,上山下山愈发艰难,采摘季成了全家的一大负担。
就在刘盛为运输问题发愁时,一次偶然刷短视频的经历,让他看到了转机——农用无人机吊运木材、竹子的场景,让他眼前一亮:能不能用无人机来运油茶果?7月,他自掏腰包购置了一台农用无人机,还专程前往丽水、衢州等地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学习规范飞行与吊装技术。
今年油茶采摘季,这台无人机正式“上岗”。高山上,父亲和母亲只需将摘好的油茶果装进编织袋,挂上无人机,刘盛远程一键操作,短短两三分钟就能轻松地将一袋50公斤的油茶果从山顶运到山下。目前,无人机已帮助家中运输油茶果1000多公斤。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新鲜玩意”很快在村里传开。附近村民纷纷上门,请他帮忙运输油茶果。刘盛也乐于助人,陆续为50多户村民提供油茶果运输服务,日均收入可达1000多元。
从解决自家难题,到惠及乡邻,刘盛用科技为传统农事注入了新活力,也成为本地智慧农业应用的一个生动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