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富控股(002266):双轮驱动的绿色科技巨头,危废资源化与清洁能源装备的领军者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公司基本面:从“废物再生”到“能源装备”的循环经济布局
浙富控股的业务可概括为 “左手治废,右手造机”——它既是处理工业废料的“环境医生”,又是制造清洁能源装备的“动力工程师”。简单来说,它的两大核心业务构建了一个闭环:
危废资源化(营收占比超93%):收购电子厂、化工厂的废料(如含铜污泥、废催化剂),通过火法-湿法联合技术提炼出铜、金、钯等十几种金属。2024年回收铜18.34万吨,相当于节约原生铜矿开采碳排放350万吨。
清洁能源装备:生产水轮发电机组、抽蓄机组(单机容量80万千瓦),参与“华龙一号”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制造,国内三代核电份额超40%。
护城河与行业地位:
全产业链技术:拥有378项专利,危废深度资源化技术可提取铂、铑等稀有金属,产品纯度达99.9%;水电设备技术对标国际,抽蓄机组年产20台套。
规模壁垒:危废处理牌照覆盖全国,产能210万吨/年;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国内市占率第一。
政策催化:2025年“无废城市”政策推动危废资源化需求,抽水蓄能装机目标6200万千瓦直接利好装备订单。
成长潜力:
短期看点:2025年上半年营收106.4亿元(同比+3.22%),净利润5.66亿元(同比+16.8%),核电新签合同4.2亿元。
长期空间:动力电池回收产能4万吨/年,卡位新能源循环经济;可控核聚变装置部件已送样试验。
二、市场标签:资金眼中的“双碳战略核心标的”
概念炒作标签:
♻️ 危废资源化龙头 ♻️ 抽水蓄能概念 ♻️ 核电设备供应商 ♻️ 动力电池回收 ♻️ 可控核聚变
标签虚实分析:危废业务贡献九成收入实锤;抽蓄订单20亿元已落地;核聚变业务尚处研发阶段。
三、管理层:技术派掌门的长期主义
实控人孙毅:持股8.12%,硕士学历,从业超20年,战略聚焦“环保+能源”协同。
总裁李劼:清华硕士,主导海外市场拓展,印尼水电项目落地显国际化执行力。
团队稳定性:近三年无核心高管离职,2024年回购1.73亿元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四、股东结构:民企底色,外资悄然加仓
无国资控股,前三大股东为桐庐源桐实业(25.14%)、叶标(16.19%)、孙毅(8.12%)。
机构动向:香港中央结算(北向资金)持股1.77%,公募基金通过中证500ETF配置0.73%。
五、财务健康度:盈利稳健,现金流改善
2025年三季报关键数据:
营收161.55亿元(同比+4.1%),净利润7.39亿元(同比+12.3%),毛利率18.5%。
负债率56.3%(行业中等),经营现金流净额转正,偿债无忧;应收账款占比下降至28%。
退市风险:无。连续盈利,营收规模超160亿元。
六、估值评估:高增长能否消化高PE?
行业对比法:
环保行业平均PE约20倍,浙富当前PE(TTM)25.24倍看似偏高,但考虑危废资源化增速(15%+),PEG约1.0属合理。
市净率2.01倍,低于行业平均2.5倍,每股净资产2.25元提供安全垫。
合理市值预估:
基于2025年预测净利润12.7亿元(券商共识)及PE20倍,短期合理市值254亿元(当前236亿元低估7%)。
七、操作策略:短期追高需谨慎,长期布局正当时
技术面信号:
当前价4.52元处于52周区间(2.83-4.92元)的85%分位,短期涨停受政策预期驱动。
支撑位3.8元(年线),阻力位5.0元(前高心理关口)。
操作规划:
建仓位:<3.9元(对应PE18倍,接近净值底线)。
止盈位:>5.2元(参考危废产能释放及抽蓄订单催化)。
止损警戒:跌破3.5元需警惕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八、后期走势推演
短期(1-3个月):若四季度危废处理量价齐升,股价可能冲击4.8元;但高换手率(3.95%)暗示筹码交换,回踩4.0元概率大。
中长期:若2026年电池回收业务占比突破10%,市值有望站上300亿元;若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或震荡于3.5-4.5元区间。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司公告及权威平台,分析仅供参考。浙富控股虽处黄金赛道,但投资需关注金属价格波动及产能投放进度。老铁们宜逢低分批布局,避免追高杀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