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水汽扑面而来,浪花在礁石上碎成千万片银屑。我站在厦门环岛路的木栈道上,看白鹭掠过椰林,远处鼓浪屿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座被海浪轻抚的城市,像一本摊开的诗集,每一页都写着浪漫与烟火交织的故事。
这次和闺蜜的厦门之行,原本只是刷到朋友圈的美照后临时起意。没想到在小红书上随便搜的攻略,竟让我们遇到了本地导游厦门小江——这个总把“来啦老弟”挂在嘴边的90后男生。从我们拖着行李箱走出厦门站的那一刻,他就举着接机牌在出口处晃悠,T恤后背被汗水洇出深色痕迹,手里还拎着两杯冰镇四果汤。“先解解渴,酒店我订在中山路步行街边上,晚上能溜达着吃沙茶面。”他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活像邻家爱唠嗑的弟弟。
行程安排得比我们自己做的攻略还细致: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在酒店大堂等,车上永远备着晕车贴和充电宝;中午带我们去八市吃现捞现煮的海鲜,老板刚把皮皮虾倒进筐,他就蹲在旁边教我们挑最肥的;傍晚要是赶上退潮,他直接卷起裤腿带我们翻石头抓螃蟹,手机镜头还对着我们尖叫的模样狂按快门。最绝的是全程没有购物点,连司机师傅都打趣:“小江这单怕是要赔本咯!”
![]()
第一天,我们刚到厦门就被小江接去了酒店。放下行李,他眨眨眼:“先适应下海风,晚上带你们去曾厝垵吃土笋冻?”我们溜达着穿过开满三角梅的小巷,在街角老店点了碗沙茶面,汤头浓得能挂住筷子,虾仁、鱿鱼、豆腐在碗里堆成小山。
第二天,清晨的南普陀寺飘着线香的味道,小江边走边讲:“这里的素饼超好吃,等会给你们买。”转角撞见厦门大学的外墙,爬满藤蔓的“嘉庚楼群”在阳光下泛着暖黄。午后登鼓浪屿,他像个活地图似的领我们钻小巷:“往左是万国建筑,往右是港仔后沙滩,别走反了啊!”果然,转过弯就看见毓园里林巧稚的雕像,再往前几步,就是网红“最美转角”,几个姑娘举着自拍杆排着队,小江突然从后面推我们:“快上!我帮你们挡镜头!”
第三天,曾厝垵的渔村早市热闹得像过年。小江拽着我们钻进一家海蛎煎摊子:“阿姨,多放两个蛋!”七彩环岛路上,他租了辆电瓶车,载着我们追着海风跑,头发被吹得竖起来还喊:“看!那边是黄厝海滩!”下午在集美学村,他指着陈嘉庚纪念馆的琉璃瓦说:“这屋顶会‘唱歌’哦,下雨时叮叮当当的。”集美动物王国里,他举着胡萝卜逗长颈鹿,结果被舔了满手口水。
第四天,南靖云水谣的土楼像从地里长出来的巨型蘑菇。小江边爬楼梯边喘:“这叫‘四菜一汤’,从天上看像梅花!”在和贵楼的天井里,他捡了片瓦当给我们:“摸一摸,能沾财气。”傍晚坐在怀远楼的廊下,看炊烟从土楼的黑瓦上升起,他突然轻声说:“我奶奶以前就住这种楼,晚上大家在楼下烤地瓜……”
![]()
第五天,小江五点半就把我们薅起来:“赶海要趁早!”退潮后的滩涂上,他教我们用耙子挖花蛤,结果自己摔了个屁股墩,泥水溅到脸上还笑:“这叫‘接地气’!”午后帆船出海,他帮我们穿好救生衣,船刚开就喊:“看!白海豚!”夕阳把海面染成金色时,他接了个电话,转头对我们说:“专员在出口等啦,送你们去机场。”
说到吃,小江简直是个“人形美食地图”。在八市,他教我们用闽南语砍价:“老板,这东山小管便宜点啦!”中山路的黄则和花生汤,他非让我们加根油条:“泡进去,绝了!”鼓浪屿的叶氏麻糍,他举着纸袋追我们:“趁热吃!凉了皮就硬了!”连我们半夜饿醒,他都能秒回微信:“楼下24小时营业的沙茶面,报我名字打八折!”
这趟厦门五天四晚的旅程,因为有了厦门小江的陪伴,连迷路都成了趣事。他总说:“厦门是我的家,你们来了就是客人。”如今坐在回家的飞机上翻照片,每一张都有他的身影:在土楼前比耶,在海滩上追狗,在帆船上被海风吹成“鸡窝头”……如果你也想去厦门,一定要找这个带着虎牙的男生——厦门小江 18649692028(免费咨询,微信同号),他能让你的旅行,变成一场温暖的相遇。
![]()
编辑:六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