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拉萨市:参观西藏牦牛博物馆

0
分享至

2014518日,在拉萨市柳梧新区,西藏牦牛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里是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展示了牦牛驮载的西藏历史和文化,乃目前中国唯一一座以牦牛为专题的博物馆——


2025年10月4日早上10点半,我赶到西藏牦牛博物馆,成为当天的第一名观众。走进一层的大厅,抬头看天花板上,通过毕加索抽象的绘画风格,将半个牦牛头和半个藏族人脸融合在一起,象征着几千年来牦牛与藏族人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座博物馆的创始人吴雨初1976年起在西藏那曲基层工作十六年,曾遭遇暴雪被困,由牦牛救援脱险。2011年,他辞去北京正局级职务重返西藏,经过三年时间筹建西藏牦牛博物馆,大力宣传牦牛憨厚、忠勇、悲悯、尽命的精神,被藏族同胞称为“亚格博”。


目前,在博物馆一层的展厅,正在举办以“野牦牛遇见大熊猫”为主题的生态文明交融展。作为跨越时空的生态旗舰物种,西藏的野牦牛与四川的大熊猫分别代表着高原生态的韧性和森林演化的基因,两者交汇成为检验生态的标尺,共同见证中国生态治理的成效。

乘坐电梯,登上二层,依次走进探秘牦牛厅、相伴牦牛厅、灵美牦牛厅、感恩牦牛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牦牛的生物特点、进化历程、经济价值、文物和艺术品等。



1.探秘牦牛

距今250万至300万年前,牦牛开始出现于亚欧大陆上,历经上百万年气候和地质环境变化,最终在青藏高原适应生存下来。距今3500至3400年前,野牦牛被藏族人驯化,逐渐形成现代家养的牦牛畜牧业。

这里陈列着一件野牦牛头骨化石,出土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黄河河床。经过北京大学实验室的碳十四测定,这件野牦牛头骨化石距今大约45000年。



为了适应高寒地区的气候,牦牛形成特殊的体型外貌,被毛长而密,底绒细而密,皮肤厚实,外形紧凑,出汗量少,保温性好。在食物匮乏的冬季,牦牛具有惊人的生存能力,会延长觅食的时间和降低代谢的频率。

在复原的高山草原场景之中,陈列着大量不同种类的牦牛标本,用自然死亡的牦牛皮毛制作而成,形态逼真,仿佛再生。其中,有一件珍贵的雍拉牦牛标本,通常十万头里才可能有一头,浑身长满长毛,头顶没有犄角。



2.相伴牦牛

在西藏原始的苯教传说中,当世界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冈仁波齐,便有了第一头牦牛。冈仁波齐的山褶,就是牦牛的背脊。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先民部落被称为“六牦牛部”。

在西藏地区广泛流传的《斯巴宰牛歌》中唱到:“斯巴宰杀小牛时,砍下牛头置高处,突起山峰高耸耸。剥下牛皮铺平地,宽广大地平坦坦。割下牛尾沉江河,渊源流水长远远。”这里的“斯巴”是宇宙大神。



过去,在没有汽车的年代里,牦牛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有“高原之舟”的美誉。牧区粮食匮乏,但是盛产食盐。于是,牧民经常赶着牦牛去盐湖驮运食盐与农民交换粮食。

2004年1月,藏族作家加央西热的《西藏最后的驮队》出版。该书以格桑旺堆驮队的采盐历程为主线,系统呈现找盐、背盐、祭湖等工序,记录了藏北牧民延续千年的驮盐传统。1998年,因加碘盐推广,驮盐逐渐终止。



这里复原展示了大量牦牛与藏族人生活的场景,包括牛粪墙、牛皮船、二牛抬杠耕地、牦牛毛编织的黑帐篷等。在藏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物品都可以从牦牛的身上获取。

牦牛肉是藏族人的营养来源,牦牛奶是制作酥油的主要材料,牦牛毛是上好的纺织原料,牦牛皮是结实的皮革原料,牦牛粪是重要的廉价燃料,牦牛角和牦牛骨可以被制成挤奶容器、可以被制成骨针工具、还可以被雕刻成宗教法器等。



在接下来的展厅里,从衣、食、住、行、运输、烧材、耕作、政治、教育、商业、战争、娱乐、医药、文化十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牦牛与藏族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紧密联系,相伴相随,尽其所有。

1935年至1936年,红军长征进入阿坝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爬雪山过草地。在革命最困难最危急的关头,藏族和羌族人民赶着牦牛支援红军。毛泽东曾多次高度评价藏族和羌族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称赞这是“牦牛革命”。



3.灵美牦牛

牦牛与藏族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但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成为各种艺术创作的主题,包括岩画、壁画、书画、青铜器、陶瓷器、邮票、摄影和民间艺术等,表达灵感,传递美好。

这里摆放着两件发现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的牦牛岩画,推测为距今大约1万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在青藏高原发现多处岩画,以西藏西北地区遗存最丰富,凿刻者和目的依然是一个谜。



4.感恩牦牛

八思巴是十三世纪西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学者,他创作的《牦牛赞》被世人认为是赞美牦牛诗作中的极品。从头到尾,从角至蹄,对牦牛赞美不已:“此物繁衍大雪域,四蹄物中最奇妙。”

在展览的结尾处,好像是一座祭坛,安放着152个牦牛头骨,都有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生存地点、海拔高度、主人名字和生前的故事。正如十世班禅所说:“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人民。”



点击下方,观看相关图文——

我是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非优秀”毕业生,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申局”。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关中拍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侃球熊弟
2025-11-06 03:41:47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观世记
2025-11-05 20:19:25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
2025-11-05 18:11:09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03:11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第一军情
2025-11-05 15:40:03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讲者普拉斯
2025-11-05 20:51:42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40:03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11-05 19:46:13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5 17:31:47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6:09:59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海阔山遥YAO
2025-11-05 11:54:46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眼光很亮
2025-11-05 10:40:13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6 07:59:00
关中拍客 incentive-icons
关中拍客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毕业生
1838文章数 35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外媒:中国“深蓝梦想”科考推动科普研学旅游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亲子
数码
手机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佛山3岁男童从摩托车跌落,额头“深度撕裂”!医生提醒:这种部位最易受伤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手机要闻

荣耀两款神秘新机被曝光:双2亿方案来袭,明年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