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运来了谁也挡不住!100年前北洋政府随手签条约,100年后赚大了

0
分享至

1925年,北洋政府随手签了一纸国际条约,当时并没人把它当回事。

但没想到,国运来了谁也挡不住,就是这一纸条约,却让中国在100年后赚大了

这个条约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当时北洋政府不在意?又为什么现在赚大了?



冷门条约

这份条约就是《斯瓦尔巴条约》,它的名字听起来拗口,但实质上是一项关于“谁能在北极圈内挪威管辖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开展活动”的游戏规则。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内,最靠近北极点的有人居住区域,是挪威领土最北端的一部分。

它的主岛“斯匹次卑尔根”,常年冰封,气温零下三十度以下,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和城市发展。

但正因其极地位置特殊,自16世纪起,这片群岛便被探险家、捕鲸人和淘金客视作“冰雪边界上的宝地”。



随着时代演进,斯瓦尔巴逐渐暴露出其真正的价值:石油、天然气、煤矿、稀土,以及战略航道和科考价值。

早在19世纪末,英、俄等国便在斯瓦尔巴建立了临时定居点,进行煤矿开采。

由于当时群岛并无明确主权归属,这片土地成了谁先到、谁动手、谁占据的“灰色地带”。

于是,为了规范行为、避免冲突,同时给挪威一个“名分”,各国开始酝酿一项多边条约,既承认挪威对群岛的主权,又保障其他国家在此的经济活动权利。



最终,《斯瓦尔巴条约》应运而生,这份条约有三个核心要点:

第一,承认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拥有完整而和平的主权

这是各国给挪威“名分”的方式,虽然岛上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居民和企业,但主权归属明确,有利于治理和法律执行。

第二,所有缔约国享有“平等利用权”,也就是说,签了这份条约的国家,其公民和法人都可以在岛上自由从事商业、科研、渔业、矿业等活动。

甚至可以拥有土地、建设房产,而不受挪威政府特别限制,这是它区别于一般“外国领土”的关键之处。



第三,军事中立化,斯瓦尔巴群岛不能用于建立军事基地或进行军事部署。

这项规定防止这块“北极门户”被卷入大国博弈,保障其和平利用的基础

这就使得斯瓦尔巴群岛成了世界上极少数“你有主权、我有使用权”的特殊存在。

更妙的是,只要是当年条约的签署国,就拥有法理意义上的“永久准入权”

你或许会问,中国当时身陷军阀割据,哪来的精力与资格参与这类国际谈判?恰恰相反,正是当时的“乱”,让北洋政府有机会随手签了这个条约。



随手一签

1925年,北洋政府步入尾声,政局混乱、民心浮动,外有列强步步紧逼,内有各路军阀割据盘踞。

段祺瑞在这一年担任“临时执政”,也就是说,他不是总统,却握着总统的实权

此时的北洋政府已是风雨飘摇,任何一个决策,都必须权衡再三,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就在这种局势下,法国驻华公使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一份“邀请函”



内容是邀请中华民国政府加入一份《斯瓦尔巴条约》,这是几年前由九国共同起草、讨论并逐步完成签署的国际文件。

外交部官员将这份文件送交给国务院讨论时,几乎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当时的国务总理许世英连具体地理位置都说不清楚,官员们翻地图翻了半天,才在挪威北部的北极圈里找到那片叫斯瓦尔巴群岛的小岛屿。

冰天雪地,跟咱中国八竿子打不着,签这个干什么?”不少官员颇为不解。

但法国人却态度热情,特意解释说:“这是一份象征性的条约,加入之后,可以享有在该地区商业与科考活动的平等权利。”并强调:“其他列强都加入了,现在就等中国。



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份毫无紧迫性的条约,但外交从来都不是单靠内容说话。

法国这番举动,看似无足轻重,实则暗藏深意

1925年初,震惊全国的“金佛朗案”刚刚爆发,法国驻华士兵在北京街头公然抢夺中国商人的金佛,并将其暴力驱赶,激起民愤。

全国掀起大规模抵制法货浪潮,民间情绪高涨,法国方面外交压力巨大。

为缓和矛盾、修补关系,法国外交部急需一个姿态,象征“友好”与“尊重”,邀请中国加入斯瓦尔巴条约,正是这种“补偿外交”的一部分



对北洋政府而言,面对法国人的“示好”也别有一番盘算。

其一,段祺瑞当时正在推动“善后会议”,试图建立一个看似合法的文人政府,以平息军阀之间的争斗。

他急需西方列强特别是英、法、日等国的“默认”,来稳住局势,若法国在外交场合频频向中国释放善意,无疑能为他多争取一点喘息空间。

其二,这份条约并不涉及领土让渡、财政赔偿,也不要求中国做出任何实质性贡献。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外交姿态,既不损害主权,也不花一分钱,还能“与列强并列”,对当时处境艰难的北洋政府而言,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其三,尽管大多数人对北极无感,但有一小批知识分子和技术官僚已经隐隐意识到极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海权、资源和气象观测上的潜在价值。

外交部内部曾有一封文件指出:“虽地处极北,然将来通航或可启用,不宜放弃权利。

就这样,北洋政府在无人声张的情况下,于1925年7月10日正式完成了加入《斯瓦尔巴条约》的程序。

不过这项“签了就完”的外交行动,在当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甚至连报纸都懒得报道一句,甚至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也无人想起。



科考先机

直到1991年,中国科学家高登义受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叶新的邀请,前往北极地区进行联合科考。

在朗伊尔宾的博物馆里,高登义偶然看见一本厚厚的《北极指南》,他随意翻阅着,目光忽然在一行小字上停住了。

书中提到《斯瓦尔巴条约》的缔约国名单,排列着几十个国家的名字,其中“CHINA”赫然在列。

他反复确认,确认那确实是“CHINA”,叶新教授注意到他的神情,走过来说:“你不知道吗?中国也是条约成员国之一,你们的科学家可以在斯瓦尔巴自由建站、考察、经商。



高登义整个人僵在原地,手指还停在那页纸上,嘴里只挤出一句:“真的吗?

叶新微笑着点头:“这条约至今有效。

高登义回国后,立刻把这件事报告给中国科学院,并附上自己在北极拍摄的资料和《斯瓦尔巴条约》的英文影印页。

起初,很多人都半信半疑,以为那只是学术误读,毕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从未有人提起过“北极条约”这个概念,更没人知道中国在那上面签过字。

但随着档案检索的深入,外交部终于在历史文件中找到了关键记录。



1925年7月,中国北洋政府确实加入了《斯瓦尔巴条约》,而且签署手续完备。

当这个消息被确认后,整个科研界都沸腾了,高登义因此被推到了事件的中心。

随后的几年,他几乎跑遍了国内所有与极地研究相关的单位,从中国科学院到外交部,再到自然资源部和海洋局。

终于,经过十年努力,2001年,挪威驻华大使馆向中国政府发来正式照会,邀请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科学考察站



2004年7月28日,五星红旗在新奥尔松缓缓升起,中国在北极的第一个科考站“黄河站”正式建立

从此,中国科学家拥有了自己的极地基地,能够独立监测北极气候变化,参与国际极地科研合作。

2005年起,中国每年派出多支科考队前往北极,进行大气、海洋、生态等多领域研究。

十几年间,黄河站已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这里有中国的仪器、挪威的科研船、德国的气象设备,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记录冰川的呼吸。



惊喜“变现”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气温逐年升高,北极地区冰层加速融化,“北极航道”不再只是未来幻想,而成为现实中的巨变导火索。

如果说上世纪全球地缘战略的焦点是中东石油、东南亚航运和南海争端,那么21世纪的新棋盘,则正缓缓铺展在北极冰原之上。

谁掌控北极,谁便拥有未来十倍于当前的能源储量,谁占据航道,谁就握住了连接亚欧大陆最短路径的经济主动权。

甚至连天气预报与海洋气象预警的准确性,也开始与“谁有极地站”挂钩。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估算,北极圈可能蕴藏着全球未开采石油资源的13%、天然气资源的30%。

斯瓦尔巴群岛及周边海域,更是煤炭、铁矿和稀有金属分布密集区域。

而北极航道的开通,将极大缩短从中国港口到欧洲的航运距离,相比传统的马六甲-苏伊士路线,足足缩短30%-40%的航程和油耗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次战略转型的契机,也意味着一次大国角力的预演场。

早在2008年,俄罗斯便派遣核潜艇在北极海床插旗宣示主权;美国则以“自由航行”为由频繁试探冰域边界。



加拿大、挪威、丹麦等“极圈国家”也加紧在极地布点扩展科研与军事影响力。

而中国,作为《斯瓦尔巴条约》的合法缔约国,虽然在地理上不属于“北极国家”,却拥有“国际法门票”

从早期的黄河站单点科考,到后来的常态化极地观测体系,再到“雪龙”号、“雪龙2”号接连执行北极科考任务,中国不仅参与了“科研合作”,更是在悄然布局“极地存在”

2020年,“极地丝绸之路”被正式写入中欧经贸战略议程,成为“一带一路”的延伸线。

而在联合国框架下,中国主张“极地事务应由全球共享、合作共治”,在国际会议上提出“尊重条约、强调科研、反对军事化”的三原则,得到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百年前的“无心一签”,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无心插柳柳成荫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头乐该换代了,记者:如莫兰特被摆上货架,快船队值得关注

老头乐该换代了,记者:如莫兰特被摆上货架,快船队值得关注

懂球帝
2025-11-08 09:54:43
社评:是怎样一种情感令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社评:是怎样一种情感令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环球网资讯
2025-11-08 01:22:29
CCTV5直播,广东男篮VS浙江男篮,三叉戟领衔压阵,杜锋全力出击

CCTV5直播,广东男篮VS浙江男篮,三叉戟领衔压阵,杜锋全力出击

体坛小快灵
2025-11-08 00:05:17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热点菌本君
2025-10-01 17:24:05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重庆下一个要“吃”掉的县是谁?三选一的可能性太大了!

重庆下一个要“吃”掉的县是谁?三选一的可能性太大了!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8 08:08:34
被嘲“脓包”后,郑丽文任命新大将,向大陆摊牌,蔡正元表态亮了

被嘲“脓包”后,郑丽文任命新大将,向大陆摊牌,蔡正元表态亮了

知鉴明史
2025-11-07 17:58:09
评分最高的10部犯罪悬疑剧:《沉默的真相》第3,第1名霸榜10年

评分最高的10部犯罪悬疑剧:《沉默的真相》第3,第1名霸榜10年

电影聚焦
2025-11-07 09:56:59
快讯:安世半导体归属升级,中国商务部罕见发声,公开施压荷兰引发美欧高度警觉

快讯:安世半导体归属升级,中国商务部罕见发声,公开施压荷兰引发美欧高度警觉

时尚的弄潮
2025-11-08 08:28:59
30万人岛国逼平日本!U17世界杯奇迹:伟大的0-0 疯狂庆祝如夺冠

30万人岛国逼平日本!U17世界杯奇迹:伟大的0-0 疯狂庆祝如夺冠

风过乡
2025-11-07 20:54:26
炸裂!长沙副院长与主任不雅视频泄露者疑扒出,曝女主还有第三者

炸裂!长沙副院长与主任不雅视频泄露者疑扒出,曝女主还有第三者

鋭娱之乐
2025-11-08 09:00:35
争议!主持人:C罗不需要世界杯,他征服了西甲英超,而梅西没有

争议!主持人:C罗不需要世界杯,他征服了西甲英超,而梅西没有

风过乡
2025-11-08 06:58:36
以色列用混凝土浇灌哈马斯隧道,150多名武装分子绝无生还可能

以色列用混凝土浇灌哈马斯隧道,150多名武装分子绝无生还可能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7 22:07:55
下周一危险,深夜4大利空,美股7巨头暴跌,30个中概股下跌

下周一危险,深夜4大利空,美股7巨头暴跌,30个中概股下跌

风风顺
2025-11-08 06:33:15
1年1.326亿美金,联盟第1!湖人官宣老詹伤情,NBA神级纪录难产

1年1.326亿美金,联盟第1!湖人官宣老詹伤情,NBA神级纪录难产

世界体育圈
2025-11-07 13:19:38
一个人善待自己最好的方法(值得收藏)

一个人善待自己最好的方法(值得收藏)

知和大叔
2025-11-07 00:02:39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20:05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02:09:41
450亿颗芯片!荷兰突然宣布光刻机决定,欧媒:一切都结束了

450亿颗芯片!荷兰突然宣布光刻机决定,欧媒:一切都结束了

林子说事
2025-11-08 05:13:53
大陆送出大礼!民进党执政根基将被动摇,赖清德向大陆发出请求

大陆送出大礼!民进党执政根基将被动摇,赖清德向大陆发出请求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8 01:05:32
2025-11-08 10:04:49
丞丞故事汇
丞丞故事汇
不知道说些说明
94文章数 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就两岸关系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头条要闻

就两岸关系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手机
数码
时尚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一罐麦片,两条人命,双一流大学研究生伏法,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手机要闻

Q3手机市场份额出炉:vivo重返市场第一,华为排第三,小米第四!

数码要闻

苹果美国官网闹乌龙,4件装AirTag与单个装同价仅29美元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