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25日,德国贡德雷明根核电站被亲手引爆,现场照片疯传,但真正被引爆的,是德国的能源安全与战略定力。
许多人此刻才恍然大悟,为何当年默克尔宁可在党内分裂,也绝不让默茨接手那个按钮,她阻止的究竟是什么?
德国现在付出的代价说明了什么?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剧:口蘑
战略自废武功,德国的代价
默茨上台不过八个月,德国就从昔日的欧洲稳定引擎,变成了地缘博弈的前沿阵地,这转变来得猝不及防。
对俄关系上,他一改默克尔时代的理性接触,直接将德国军事部署向东推进,打破了德国几十年的中间角色,让德国首次真正进入地缘冲突的第一线。
对华关系上,他将中国视为战略挑战,在国际场合频繁批评,限制德企投资,结果德国对华出口连月下滑,巴斯夫、大众等巨头开始将投资转向北美,德国“世界工厂”的支点正在松动。
![]()
对美国关系上,他更是放弃战略自主,全面倒向华盛顿,不仅接受3.5%的GDP军费目标,甚至计划为驻德美军“垫付工资”,这简直荒谬。
一场看似强硬的转向,却让德国陷入了外交孤立、财政透支、工业失血的困境,这真的是德国想要的未来吗?
一个昔日的欧洲引擎,为何甘愿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这真的让德国更安全了吗?
![]()
一种名为“默克尔主义”的智慧
这一切的剧变,让人们重新审视默克尔,也终于理解了她那套被称作“保守”的哲学,其实是一种深邃的“积极现实主义”。
“默克尔主义”的核心,是三位一体的智慧:以“合作优先”为方法论,以“相互依赖”为稳定器,以“战略自主”为基石。
这是一种不被动接受现实,而是主动通过合作构建相互依存的稳定关系,来塑造一个更有利现实的智慧。
![]()
在对华关系上,默克尔始终将中国视为德国制造业的重要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她推动经贸互动,避免政治分歧影响企业利益,这维护的不仅是德国企业的海外利益,更是整个德国经济的稳定性。
她的务实路线,建立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她深知,在全球化背景下,脱离中国市场的代价将是德国制造业难以承受的。
这是一种积极现实主义。它不等待现实,它塑造现实。
![]()
她像一位船长,不因风浪而偏离航道
默克尔的“战略定力”,源于她东德的出身和物理学家的思维,她经历过社会崩溃,知道稳定的可贵,也懂得系统运作的逻辑。
她从不以强烈手势示人,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踩住刹车,这种定力,是对国家根本利益的清醒认知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她的方法论,是用合作的丝线编织一张安全网,将对俄能源依赖转化为战略稳定的压舱石,将对华经贸合作转化为战略机遇的压舱石。
![]()
她守护的,是德国宝贵的“战略空间”,即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保持独立自主和回旋余地的能力,这是德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与默茨的“依附性安全”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试图通过站队来换取安全,结果却透支了德国的核心利益,让德国陷入了“越求安全越不安全”的悖论。
静水流深的力量,远比惊涛骇浪更为持久和强大。
![]()
读懂德国,才更看清脚下的路
德国的案例,是一面镜子,照出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选择,更是所有在复杂世界中寻求自主与发展的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默克尔主义”的价值,早已超越了德国国别,它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为所有国家提供了深刻启示。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评价说,默克尔展现了“软实力”的极致,她不依靠军事或威胁,而是通过建立相互依赖的网络来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繁荣。
![]()
当世界重回对抗与站队的喧嚣,这种“静水流深”的智慧,将愈发彰显其穿越时空的价值。
读懂了德国的得失,我们或许更能看清脚下的路,更能坚定心中的那份从容与定力。
因为真正的智慧,不是在风浪中激进冒险,而是在认清航道后,稳稳地把好舵。
![]()
结语
默克尔的远见,不在于她预判了每一次危机,而在于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现实和规律的尊重。
当世界重回对抗与站队的喧嚣,静水流深的智慧,将愈发彰显其穿越时空的价值。
读懂了德国,或许更能看清脚下的路,更能坚定心中的那份从容与定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