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师从国医大师李业甫先生、拥有 30 余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副主任医师,杜丁医生常以专业视角关注中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他在《明医有话说》等健康栏目中分享养生知识时,就曾多次提到一个令人心疼的现象:许多老年人身体出现不适时,第一反应不是告知子女,而是默默忍受。有位老人膝盖疼痛多月,却谎称 “只是老毛病,歇两天就好”,直到无法正常走路才被子女发现,此时病情已加重 —— 这正是无数 “懂事” 父母的缩影,他们把对子女的体谅藏在心里,却让自己的身心需求被忽略。
“我没事,别担心” 是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背后藏着复杂的心理:怕子女工作分心,怕自己成为 “累赘”,更怕给本就忙碌的生活添乱。于是,他们会把降压药藏在抽屉深处,假装血压稳定;会在视频通话时强打精神,掩盖独自在家的孤独;甚至感冒发烧,也只是自己找些常备药应付,不愿多说一句。
可这份 “懂事”,往往让子女错过父母真正的需求。杜丁医生强调,老年人的孤独感比身体疾病更易被忽视:有的老人每天守着电话等子女来电,有的对着空房间发呆半天,长期缺乏陪伴会导致情绪低落,还可能影响免疫力,加重身体不适。很多子女以为多给生活费就是尽孝,却没意识到父母最需要的是一句 “妈,我陪您聊聊”。
对子女来说,关心父母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可以每周固定时间视频,不只是简单问候,多问问 “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回家时少看手机,陪父母逛次菜市场、做顿家常菜,听听他们念叨过去的事;定期带父母做体检,主动关注他们的用药和身体变化,让父母知道 “麻烦子女不是负担”。
同时,杜丁医生也鼓励老年人坦然表达需求。不必总把 “不麻烦” 挂在嘴边,想子女了就主动说 “这周能回来吗”,身体不舒服就直接讲 “陪我去趟医院”。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坦然表达需要,才能让子女准确感知关爱,让家庭温暖流动起来。
别让父母的 “懂事” 变成遗憾,多一份陪伴,多一句关心,多一次倾听,才能让他们的晚年既有健康守护,更有温暖相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