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王朝建立以来,土葬一直都是我国传统的葬礼形式。在古人的思想中,所谓的“落叶归根”只有是埋葬在自己的家乡时才算是真正的“归根”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土葬这种形式似乎已经无法满足国家所倡导的“物尽其用”思想了,所以政府开始推崇火葬形式。
但是土葬已经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风俗,几乎是大家心中一个约定俗成的风俗,想要改变肯定是没那么简单的。
![]()
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提及了改变农村土葬陋习,这一次的主要目标对象就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的丧葬改革到底应该怎么做?
传统土葬的弊端
虽说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土葬这种形式可以给活着的人留下一些念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土葬确实存在多方面的弊端,比如占用土地资源、破坏环境等。
传统土葬需占用一定面积土地修建墓穴。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这一问题尤为凸显。
就像是在我们现在那些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城市,随着那些地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周边土地资源愈发稀缺。
![]()
由于多年来传统土葬习惯延续,大量土地被用于建造墓地,导致城市规划可用土地减少,那些原本计划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工业发展的地块不得不重新规划。
又如在一些农村地区,部分家族墓地不断扩张,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使得可耕种土地面积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土葬除了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以外,尸体的自然腐败分解过程,还会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如果逝者生前患有传染性疾病的话,危害性会更大。
![]()
曾经就有新闻报道过,某地区一处土葬墓地附近的水源出现异味和水质变化。
经调查发现,几年前有一位患传染病去世者在此下葬,由于墓穴密封措施不完善,遗体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水中,导致周边居民用水受到影响,部分居民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而且传统的土葬棺材通常是由木材制成的,这会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破坏森林环境。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因为土葬制作棺材所消耗的森林资源为100万立方米左右。
人们在多个考古发掘现场,发现土葬墓中的一些由塑料制品所制成的陪葬品保存的非常完整,这些墓群少说也在地下呆了上百年,这足以见得这些塑料制品的陪葬品对周边土壤以及当地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
在沿海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墓地的价格近年来也在不断攀升,这给逝者的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以北京为例,部分热门陵园的墓地价格每平方米高达数万元甚至更高。一个普通家庭为逝者购置一块几平方米的墓地,花费可能超过数十万元,这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额开销。
除了买墓地要花钱以外,土葬所需的棺材、骨灰盒、墓碑等价格也不低。有的地方流行使用高档实木棺材,贵的一个棺材可能需要几千上万块钱。
再加上举办葬礼的各项费用,如请专业丧葬服务人员主持仪式、布置灵堂,以及宴请宾客等,一场葬礼下来花费可能在数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
在一些偏远山区进行土葬,后续的祭祀则会大大提高引发山火的风险。每年的清明节等祭祀时节,因为祭祀引发森林山火的新闻屡见不鲜。
当地村民在墓地祭祀焚烧纸钱的时候,其火星极有可能会点燃周边干燥的草木。一旦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山火,在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会导致附近的村庄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
中央发文倡导火葬
所以在看到土葬带来的如此之多的负面影响时,中央终于下定了决心,最近亲自出台了一号文件,倡导大家实行火葬。对原有的丧葬风俗进行改革。
火葬以后的骨灰体积大幅减小,人们可以选择用多种方式进行安置,如存放在骨灰堂、撒入大海、深埋植树等,这将大大节约国家的土地资源。
![]()
当然国家倡导火葬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节省土地资源,更加重要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移风易俗。
实行火葬,可以推动社会摒弃传统丧葬中一些不合理、不文明的旧俗,树立起新的文明风尚。
传统丧葬习俗中往往包含诸多封建迷信元素,如看风水选墓地、做法事超度等行为,这些活动缺乏科学依据,更多是基于古老的传说和臆想。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生死就是自然规律,丧葬应更加注重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而非依赖迷信活动,所以此时实行火葬无疑能更好的改观人们的固有印象。
过去在一些农村地区,为了给逝者挑选一块“风水宝地”作为土葬墓地,家属会花费大量金钱请所谓的“风水大师”查看地形,甚至不惜为此拖延葬礼日期。
![]()
而在推行火葬后,将会帮助很多家庭不再进行这类迷信活动,他们会选择在殡仪馆举行简单但庄严的告别仪式,将更多精力放在回忆逝者的生平事迹和传承其精神品质上。
还有在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过去举办土葬葬礼时,为显示对逝者的“孝顺”和家族的“面子”,会大摆宴席,少则几十桌,多则上百桌,菜品丰富且大量剩余造成浪费。
同时他们还会购买价格昂贵的棺材和墓碑,有的墓碑雕刻精美、造价高昂。推行火葬后,会让更多家庭选择举办小型的追思会,以鲜花代替祭品,用简洁的方式寄托哀思,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彻底实行火葬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