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是著名侨乡,现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超过100万人,素有“海内一个潮安、海外一个潮安”的美称。恰逢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潮州举办之际,区委统战部联合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侨心润桑梓 合力开新篇》系列报道,讲述广大潮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爱国爱乡、泽被桑梓的动人故事,全面展现其跨越山海的桑梓深情与家国担当。
![]()
百年来,一代代潮人漂洋过海、谋生创业,凭借敢拼敢闯的精神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而后在不同时期积极投身革命、支持建设家乡、兴办公益事业。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情系桑梓、回馈家国”的初心始终未改,成为连接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
回眸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无数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虽身处异乡,却主动扛起救亡图存的责任,身体力行为祖国民主革命、抗击侵略等事业出资、出智、出力。他们奔走海内外,或创办报刊,发起舆论声援;或组建社团,凝聚华侨力量;或节衣缩食,提供资金支援;或毅然回国,奔赴战争一线,为民族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区委统战部台港澳侨事务股股长 孙泳杰:民主革命与抗战时期,潮侨先贤以赤诚家国情怀与卓越贡献,在历史长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中,爱国华侨革命家许雪秋倾尽家财追随孙中山先生,筹划“丁末黄冈起义”并出资购置军械,为潮汕光复作出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先驱许甦魂,创立华侨协会、创办《海外周刊》,组织爱国华侨支持革命;此外,祖籍潮安的新加坡华侨林受之耗尽家财资助民主革命,王流秋以画作传播革命与抗日火种,陈波儿投身抗日民主戏剧演出,众多潮侨先贤以生命与热血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
改革开放之后,潮安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加速期,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亚洲漆王”吴清亮、爱国侨胞吴俊标、新加坡华人作家蓉子等众多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以及香港庵埠同乡会等潮属社团怀揣回馈桑梓的赤子诚心,回乡投资置业、捐助公益,成为家乡建设的重要力量。
区委统战部台港澳侨事务股股长 孙泳杰: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潮安全区共接收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捐资公益项目超1700项,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折合人民币超8亿元。比如宝山中学、松昌中学、潮安区人民医院、大吴会客厅、大吴村文化艺术馆等大家熟知的地标都是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参与捐资建设的。海外乡亲通过捐建学校、医院、修缮文化场所、改善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潮安民生福祉与城乡面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老一辈侨领虽逐渐老去,但他们一生践行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并未因岁月流转而淡化,反而在新生代侨胞的心中生根发芽,并以新的方式续写着与家乡的情感联结。2023年2月,陈伟南的孙子陈诚杰带领香港青年阳光力量来潮安参观交流;同年12月,杨剑青之女杨应玉带领香港庵埠菁英会走进潮安,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2024年11月,吴清亮之女吴婕人在大吴会客厅落成仪式上分享其父亲的教诲:“吴家人的根在中国、在潮州、在大吴村,什么都可以忘,唯独不能忘根……”如此种种,新生代侨胞正主动接过接力棒,在海内外联络联谊与支持家乡发展中发挥作用。
从革命年代投身救亡活动,到改革开放后反哺家乡建设,再到新时期年轻一代的侨胞接续使命,潮侨始终将“爱国爱乡”的赤诚刻在血脉里,这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已成为推动潮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潮侨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原创文章,版权归潮安融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记 者:陈晓婉 许培彬
本期编辑:许小薇
执行编辑:王 晓丹
编 审:刘俊雄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