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亏损重负到净资产转正,一场由母公司主导的资产剥离手术,使这家被*ST标记的房企获得了短暂喘息。
11月3日,*ST中地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在10月30日、10月31日和11月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达到12%以上,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在这份看似常规的公告背后,这家曾被冠以*ST标识的房企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资产重组。
截至11月3日收盘,*ST中地股价报收5.61元/股,当日涨幅达5.06%。市场资金对这家刚刚完成“瘦身”的房企给予了积极反应。
![]()
资产剥离术
连续三日股价飙升12%的背后,是*ST中地一场彻底的资产重组手术。
10月30日晚,*ST中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93亿元,同比增长16.48%。
更为关键的是,其归母净利润达到48.27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扭亏为盈并非来自主营业务改善,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产置换。
根据三季报,*ST中地于2025年8月31日与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实质完成资产交接,房地产业务正式置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公司总资产22.58亿元,归母净资产12.48亿元,较上年末由负转正。
这一净资产扭负为正是*ST中地摆脱退市风险的关键一步,也是本轮股价上涨的核心推动力。
![]()
亏损困境
在资产重组前,*ST中地的经营状况可谓岌岌可危。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尽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46亿元,同比增长41.30%,但归母净利润却为-11.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83亿元同比下降20.9%。
更令人担忧的是,*ST中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44亿元同比下降57.42%。基本每股收益为-1.58元,较去年同期的-1.41元同比下降12.86%。
早在7月15日,*ST中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就预示了这一困境,预计净利润为负值。
*ST中地解释称,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业务因受到销售策略及售价、项目拿地成本、开发周期、产品定位及交付标准等因素综合影响”。
这一连串的负面数据勾勒出*ST中地在资产重组前面临的严峻局面——尽管营收规模庞大,但盈利能力持续恶化,现金流状况不佳。
![]()
重组逻辑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是实控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根据战略部署实施的关键举措。
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剥离重资产、转型轻运营,帮助上市公司恢复盈利能力与持续经营基础。
在资产剥离前,*ST中地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行业整体的挑战。
重组后,*ST中地将聚焦于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商业运营等轻资产业务,实现战略方向、资产结构与盈利模式的系统性转变。
*ST中地宣布将聚焦“全城市服务”与“全交通服务”两大赛道。公司正在加快构建以“物业管理+资产管理与运营”为核心的双轮驱动格局。
同时,*ST中地将深化中交集团内部协同,依托集团在基础设施、城市更新和商业运营领域的资源。
然而,转型后的*ST中地仍面临诸多挑战。从财务数据看,即使剔除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影响,该公司的新业务能否迅速产生稳定现金流尚待验证。
此外,*ST中地仍需面对资本市场的严格审视。在深交所的相关规定下,公司需要持续保持净资产的正值,并恢复盈利能力,才能最终实现“摘帽”。
![]()
房产|楼市|企业|人物|项目
石头侃房已入驻全媒体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