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一条低调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财政部官网“机构设置”栏目更新信息,财政部债务管理司已列入“部机关”列表。
![]()
官网介绍,债务管理司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并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制度和政策。拟订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办法。编制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余额限额计划。承担政府内债发行、兑付等有关管理工作。承担政府外债管理工作,拟订基本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监测监管,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一个多月之前的9月底,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财政部这一重大机构调整。
财政部上次增设新的下属机构,还是2018年,当年新设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
此后的几年,中国在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巨大投入,大家都看在眼里。
当前,在这个时候设立“债务管理司”来管理国债和地方债,其实信号非常明显:未来将持续的、大规模的发行国债和地方债!
关于发债这个事儿,去年哨兵其实讲过很多次:从去年8月份央妈开始直接买入国债,再到去年10月份央妈发明了买断式逆回购(本质上是央妈间接买入国债),哨兵当时就讲过,这在事实上,已经开始了“赤Z货B化”!
这个事儿吧,其实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早就这么干了,而且干了很多年了,特别是日本,最为典型。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的财务省每年增发大量的国债以维持政府开支,需要日本央行带头大量买入日本国债。
前几年,日本央妈曾经购买超过一半的日本国债。
![]()
央行买自家的国债这种事儿,在发达国家之中,其实都是普遍现象。
美国也是一样,美国财政部22日数据显示,美国国债首次突破38万亿美元。
![]()
但美国的国债,是全世界都在买,虽然美联储其实也在买,只不过买的不算很多,不像日本那么明显。
这个问题吧,在国内不让说。
但事实上已经发生了……
这个事情本身,其实正常的很,各国都在这么干,也没啥好避讳的。
关键是:咱们未来是更像美国的模式、还是更像日本模式?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有没有足够的硬实力,让其它国家来买自家的国债?
美国模式的本质,让其它国家大量买美国国债,就是交“保护费”!
你必须要有足够的硬实力,才能让别人一直买你的国债。
如果别的国家大量的买入了你的国债,大量的持有你的货币,那你又可以通过收“铸币税”来隐形的收割其它国家,等于是割了两遍……
这就是美国的金融霸权的核心逻辑。
最近,特朗普又提出了中国与美国的“G2”话题,这是对于中国实力的一种认可。
咱们的目标,自然是美国模式,让其它国家都来买中国国债,给咱们交“保护费”,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