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陈振
来源 | 财经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贵族奶”集体翻车!你的“高端营养”不过是场文字游戏。
前两年,水牛奶绝对是乳制品界的“网红新贵”。
![]()
母婴群里,宝妈们互相安利“给娃补营养就得选水牛奶”;健身房里,健身党人手一盒,把它当“高蛋白增肌神器”。
就连超市货架上,印着“稀缺水牛奶源”的水牛奶,价格比普通牛奶贵一倍,也总被抢着买。
![]()
2024年,我国水牛奶市场规模直接冲到50亿元,年增速10%,可谓前景大好。
![]()
但被捧上天的“高端奶”,转头就被《新京报》打回原形,20 款热销水牛奶,从皇氏、百菲酪这些大牌到小众网红款,居然没一款是 100% 生水牛乳做的。
#水牛奶,水牛是商标#的话题一爆,突破千万阅读,不少网友表示难以置信,自己花钱买的“高端营养”,结果不过是掺水的普通牛奶?
![]()
这场“高端神话”的破灭,不光让消费者心寒,更暴露了水牛奶行业藏在 “贵族光环” 下的大问题。
![]()
水牛奶凭啥“割韭菜”
中产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要搞懂这次翻车的根源,得先弄明白:水牛奶到底是啥?
水牛奶并不是所谓“加水的牛奶”,而是正经水牛产的奶。蛋白质含量能到 3.8g/100ml 以上,比普通牛奶(≥2.9g/100ml)高不少。
![]()
脂肪含量也更高,所以喝着更醇厚,有点像融化的冰淇淋。
而且我国水牛奶产量特别少,在世界产量中的比重不足3%,稀缺性直接拉满,这也是它卖得贵的核心原因之一。
![]()
不过“贵”的背后其实是成本在撑腰。生水牛乳本身就比较少见,这就导致收它的成本不低,比普通生牛乳要高出好几倍。
基于这个成本,要做出 100% 生水牛乳的产品,终端售价必须定在一个较高水平才能保证盈利。
![]()
可即便如此,宝妈和健身党还是愿意买单。
![]()
对宝妈来说,“天然高钙”“促进娃发育” 的宣传,再配上 “水牛在甘蔗地里吃青草长大” 的故事,直接戳中了育儿焦虑。
可他们没注意到,水牛奶脂肪含量是普通牛奶的 2 倍,一杯 200ml 的水牛奶,热量差不多抵半碗米饭,小孩子若是长期喝,可能对身体吸收造成负担。
![]()
就这样,水牛奶靠着“焦虑营销”,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 “高端奶”,可高成本和高售价的矛盾,也为后来的 “掺假” 埋下了伏笔。
![]()
火得越快翻得越狠?
3个死穴让其“塌房”
按理说,市场越火,商家越该重视品质,可水牛奶偏偏 “火得越快,翻得越狠”。
成本和利润的 “死循环”是绕不开的问题。纯水牛奶想赚钱就得卖的不便宜,但太贵了就没多少人愿意买。商家想赚钱,又想让消费者接受价格,就只能掺普通牛奶降成本。
![]()
这种“花小钱、卖高价”的路子,很快就被其他商家“偷师”。大家跟着这么干,久而久之,掺假就慢慢变成了行业里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目前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水牛奶国家标准,标准“空白”给了商家钻空子的空间。虽然牛乳有《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保障配料添加,但其中只要求配料按含量排序,并没有强制标注具体比例。
![]()
最后是是很多网红品牌的 “赚快钱” 心态。现在不少水牛奶品牌只做线上销售,没有自己的牧场和工厂,靠“贴牌代工 + 花哨包装”圈钱。
![]()
这些品牌根本不关心奶源品质,基本是赚一波快钱就走,出了问题大不了换个品牌继续做,监管难度极大。
就这样,“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在水牛奶行业不断上演:正经做纯水牛奶的企业,因为成本高、售价高,没人买;投机取巧掺假的品牌,反而因为价格低、销量好,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种靠“掺假”维持的火爆,终究是空中楼阁。
![]()
商家的“造假套路”防不胜防
“障眼法”一个接一个
水牛奶商家的造假套路,看着不复杂,却能把消费者骗得团团转。
配料表的 “排序猫腻”首当其冲。按照规定,食品配料表得按成分含量从高到低排列,谁含量高,谁就排在前面。
可实测的 20 款水牛奶里,有几款直接把 “生牛乳” 放在了第一位,这意味着产品里普通牛奶的含量比水牛乳更高,但矛盾的是,商家却在包装上印着“水牛奶”三个大字,误导消费者以为“这就是纯水牛奶”。
![]()
剩下的产品虽说把“生水牛乳”放在了配料表前面,但它到底占多少比例,压根没提。
![]()
现在商家在商标和宣传还会玩 “概念猫腻”。像 “xx水牛” 这种带 “水牛” 的品牌名,或是 “水牛配方” 这类标识,会让大家下意识觉得靠谱,似乎与水牛奶深度绑定。
但实际上,这些只是注册商标,跟产品里水牛乳的含量半毛钱关系没有,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一样,“水牛牌牛奶里也未必有多少水牛乳”。
![]()
还有些品牌更夸张,包装上印着水牛在牧场里吃草的图片,文案写着“产地直供,从牧场到餐桌无中间环节”,结果奶源根本不是自己的,全靠采购普通牛奶和少量水牛乳混搭。
营销时 “避重就轻”也是商家的惯用套路。很多商家只喊“高蛋白、高营养”,却绝口不提 “高脂肪、高热量”。
![]()
水牛奶脂肪含量是普通牛奶的 2 倍,本不适宜减脂人群,可直播间和测评内容里,主播们只强调 “增肌神器”,对脂肪含量避而不谈,把健身党骗得团团转。
![]()
信任崩塌,谁最受伤?
水牛奶造假曝光后,整个行业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最受伤的,恰恰是那些真心相信这个品类的消费者和正规企业。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不仅花了高价买“假奶”,还可能耽误事。
![]()
宝妈给娃喝了掺假水牛奶,以为能补营养,结果体检时发现娃的钙含量还不达标;健身党喝了半天,不仅没增肌,反而因为摄入过多脂肪,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正规企业更是被 “拖下水”,“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在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
![]()
不过好在,面对这场信任危机,国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从标准、监管到消费者自身,都在寻找“破局之道”。
标准这块动静比较大,广西在 2024 年更新了《生水牛乳》的地方标准,特意把灭菌水牛乳里生水牛乳的蛋白质含量,明确规定为每 100 克里得有 3.8 克。
![]()
国家层面,《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生乳》三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准备把水牛奶纳入统一规范,以后商家再想“模糊表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
而消费者这边,也从过去的 “被动买单” 变成了 “主动较真”。
越来越多人会拿着配料表 “做功课”,在社交平台分享选购技巧,比如“配料表越短越靠谱”“生水牛乳排第一只是基础,要看有没有含量标注”。
![]()
遇到模糊宣传的产品,有人会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用实际行动倒逼商家规范表述。这种 “消费者监督 + 政策监管 ” 的两方联动,正在慢慢织密一张 “信任网”。
![]()
这次水牛奶集体翻车,不是水牛奶这个品类不行,而是有些商家把 “好牌” 打烂了。
![]()
水牛奶本身确实有高蛋白、口感好的优势,要是好好做品质,完全能成为乳制品市场的 “特色选手”,可有人急功近利,用掺假的方式收割利益,最终砸了整个行业的招牌。
说到底,这次塌房塌的不是“奶”,是“信任”。消费者愿意花高价买水牛奶,是相信它的“稀缺性”和“高营养”,是为“给娃好的”“帮自己增肌”的需求买单。
可商家却利用这种信任,用掺假的方式蒙骗消费者,一旦真相曝光,信任瞬间就碎了,再想挽回,付出的代价可比赚的快钱多得多。
现在国标在路上,监管在加码,消费者也越来越清醒,水牛奶行业正在慢慢回归正轨。
真正的 “贵族奶”,不是靠包装和宣传堆出来的,是靠真材实料和过硬品质赢来的。
毕竟,奶里能不能掺水,关乎健康;生意里能不能掺假,关乎良心。只有守住良心,才能守住市场,这才是所有行业都该明白的道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