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临界点可能出现,红军城的乌军开始投降,这能否让冲突真正实现停火?而在另一边,欧洲出现了“反乌克兰联盟”,显然一些欧洲国家对援乌彻底失去耐心,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俄乌冲突的天平正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倾斜。当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红军城乌军投降的时,画面里高举白旗的士兵与被无人机摧毁的“黑鹰”直升机残骸,不仅标志着一场战术战役的结束,更可能成为整个冲突的临界点。
这座位于顿涅茨克州南部的小城,如今已成为俄军打开乌克兰中部门户的钥匙,红军城是进入第聂伯州的桥头堡,俄军在这里建立的控制区域,已完全掌握了向乌克兰腹地推进的主动权。
![]()
俄军对红军城的攻势延续了其惯用的“围三阙一”战术,但这次却罕见地实施了四面包围。根据俄国防部公布的战况,乌军在通道即将被封锁时仍拒绝撤退,最终陷入绝境。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乌军派出的11名特种部队精英乘直升机试图突围,却全部被俄军击毙,无人机拍摄的残骸照片让这场失败显得格外惨烈。
![]()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歼灭战”式的打法表明俄军已不再满足于局部控制,而是希望通过摧毁有生力量来瓦解乌军防线。
从战场全局看,自2025年初以来,俄军已控制顿涅茨克的捷尔任斯基市等14个村镇级居民点,按照塔斯社统计,乌军总损失已达约108万人,库尔斯克地区一战就损失6.3万多人。
![]()
兵力消耗带来的防御漏洞在第聂伯州已显现,俄军攻入该地区时几乎未遇强力阻击,这意味着乌克兰不得不面对防线全面收缩的现实。
就在乌军战场形势岌岌可危之际,西方援乌阵营的内部裂痕突然爆发。
2025年11月2日,上观新闻披露了一个足以改变冲突走向的消息: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正组建“疑乌联盟”,明确反对欧盟持续援乌政策。
![]()
这个联盟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欧洲政治格局与能源利益交织的必然结果。
捷克10月众议院选举中,右翼政党“不满公民行动”(ANO)获胜,前总理巴比什即将回归,他在竞选期间就多次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呼应,主张切断对乌军援。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更是直言“反俄只能导致在冬天烧柴”,并以欧盟未就俄冻结资产使用计划达成为由,拒绝为对乌军事援助提供资金。
![]()
匈牙利则早已是欧盟援乌政策的“钉子户”,外长西雅尔多公开拒绝启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即便承受巨大压力也不为所动。
能源利益是三国结盟的核心纽带。作为欧洲进口俄油最多的国家之一,捷克、斯洛伐克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从未真正中断,匈牙利更是与俄签订长期原油采购协议。
![]()
这种深度绑定让三国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始终保持谨慎,毕竟能源自主对中东欧国家而言绝非一句口号,在欧盟未能建立有效替代能源供应体系的情况下,切断与俄能源联系意味着经济命脉被攥在他人手中。
匈牙利总理政策研究室主任欧尔班·鲍拉日的表态更具深意:“这个联盟将会在欧洲理事会中作为一个集团发挥作用,而且会愈发明显。”
这意味着欧盟内部将出现一个新的力量中心,直接挑战德法主导的援乌共识。维谢格拉德集团内部的分裂更凸显了这种矛盾——波兰作为乌克兰邻国坚决主张援乌,与匈斯捷三国形成尖锐对立,这种分歧不仅冲击区域团结,更可能重塑中东欧政治格局。
![]()
欧盟委员会如今陷入两难境地:既要维持对乌支持以彰显西方团结,又要避免内部走向分裂。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在明斯克欧亚安全会议上提出的“欧洲安全架构必须纳入俄罗斯”的主张,实际上代表了部分欧洲国家的真实想法,他们厌倦了被美国裹挟的“代理人战争”,更担心冲突持续对欧洲经济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意识到,欧盟激进的援乌政策并未考虑欧洲实际利益,反而让自己沦为美国的“战略工具”。这种认知在能源危机与通胀压力下不断发酵,中欧三国的联盟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已有政客呼吁重新评估对乌政策。
![]()
即便西方援乌出现松动,真正决定冲突结局的仍是俄罗斯的战略诉求。
2025年2月冲突三周年之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只有达成符合俄方利益的协议,才会停止军事行动。”
而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是俄方提出的核心条件之一。从红军城战役的进展看,俄军显然在为谈判争取更有利的筹码,控制第聂伯州后,乌克兰中部工业区将无险可守,这会让俄方在停火谈判中拥有更多议价空间。
![]()
有分析认为,普京可能会提出包括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顿巴斯地区特殊地位等一系列条件,甚至要求乌克兰承诺永久中立。这些条件对泽连斯基政府而言几乎难以接受,但失去西方大规模援助后,乌克兰是否还有拒绝的底气?
当前的局势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博弈:欧洲联盟的分裂可能迫使乌克兰回到谈判桌前,而俄军在战场上的优势又让俄方不愿轻易让步。美国的态度则成为另一个关键变量。
![]()
如果美国继续将援乌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工具,可能会加大对欧洲施压以维持联盟团结;但面对国内选举压力与财政赤字,美国是否愿意无限期承担援乌成本也是未知数。
匈牙利已表现出充当调解者的意愿,西雅尔多透露俄方准备继续供应能源,布达佩斯也愿主办俄美峰会,这种姿态可能为冲突降温提供契机。
当乌克兰防御力量逐渐耗尽,当欧洲援乌共识趋于瓦解,当俄罗斯手握战略主动权,停火或许已不再遥远,但这究竟是持久和平的开始,还是下一轮对抗的序幕?
![]()
答案可能隐藏在各方即将展开的谈判桌上,也隐藏在那些尚未浮出水面的利益交换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重构,才刚刚开始显现其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俄国防部称在红军城击溃一支乌克兰特种部队,“11名人员均被击毙”——环球网
![]()
中东欧三国欲组队,在欧盟内部对乌克兰政策“掀桌子”?——上观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