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台那几年,勃列日涅夫还算有活力,推动外交缓和,跟美国签军控协议,苏联影响力往全球扩展。1972年他访美,签了战略武器限制条约,那时候苏联军队强悍,经济也还凑合。
但从1960年代末起,他的健康就开始出问题。1969到1970年,他第一次严重发病,心脏和血管毛病,影响了思考和说话,但高层没太在意,让他继续干。1974年去海参崴途中中风,这是记录在案的第一次大发作。
![]()
之后病就没停过,心脏病、肺气肿、白血病、动脉硬化、失眠,还有颌骨癌。这些加一块,让他越来越难扛。1976年1月,又一次大危机,医生抢救回来,但之后几个月没法正常工作,思维和语言都有损伤。
苏联媒体当然不会说,外界只看到他偶尔现身,讲话含糊,动作慢吞吞。其实从1976年起,他就基本靠身边人顶着了。
梅德韦杰夫从1970年代起负责他的安全,一直跟到最后。他的书《站在身后的人》里讲了不少细节,勃列日涅夫日常生活和健康变化,让人看到一个大国头头在病痛和权力里怎么折腾。官方说的是心脏骤停,但梅德韦杰夫点明,背后是长期健康史和权力纠葛。
![]()
勃列日涅夫依赖安眠药,晚上不吃睡不着,早上精神头差。1979年11月,中央全会发言时,他突然卡住,眼神发直,外界猜他有老年痴呆。1982年春天,在乌兹别克斯坦视察时,看台塌了,他摔伤又中风,健康彻底垮掉。
梅德韦杰夫说,那几年医疗团队忙得团团转,但高层更在意稳住局面,不想让他退休。勃列日涅夫自己也放不下权力,周围人像安德罗波夫这些人,知道他快不行了,却没推动换人。克格勃管情报,安德罗波夫是头,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权力斗争让事复杂。
![]()
勃列日涅夫想传位给谢尔比茨基,安德罗波夫有自己的算盘。梅德韦杰夫提过,安德罗波夫给勃列日涅夫一种黄色药片,说治失眠,勃列日涅夫吃了睡得香,但梅德韦杰夫觉得不对劲,虽然没证据。
1969年有次刺杀,军官伊利因开枪,克格勃有情报却没防住,也指向安德罗波夫手下茨维贡反应迟钝。这些事凑一块,让人觉得勃列日涅夫的死不只是病,但核心还是多病缠身。
他被十几种病拖着,多次中风,心脏衰竭,能拖到1982年就不容易了。梅德韦杰夫气恼地说,别墅里没医务室,连护士都不值班,这不是疏忽,是失职。苏联高层对垂死领导冷漠,大家等着接班。
![]()
死亡那天,1982年11月10日早上,梅德韦杰夫和同事索巴强科夫去卧室检查,发现勃列日涅夫没动静。脉搏停了几个小时,上报克里姆林宫,医生半小时后到,确认死亡。
梅德韦杰夫强调,死是自然,但疑点多。黄色药片就是一例,勃列日涅夫靠它,但来源不明。梅德韦杰夫没证据说谋杀,但觉得高层默许他耗着,为权力平衡。勃列日涅夫想让谢尔比茨基接,安德罗波夫受益最大。他的死让交接平稳,没出乱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