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我国首批解密的五千份历史档案中,八十份标注“1955年4月”的文件格外刺眼,其揭开尘封了半个世纪的政治谋杀的真相。
那就是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那一年国民党策划,一架客机在南海上方爆炸解体,十一人在爆炸中葬身大海,目标本是周总理。
特务究竟如何策划这场阴谋?为何周总理能奇迹生还?真凶最终落得怎样的结局?
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
1955年元旦凌晨,中南海的灯光依旧明亮,周总理还在案前批阅文件,秘书轻步走进办公室,递上一份特殊的新年贺礼。
这是来自缅甸、印度等五国的联名邀请,邀请中国参加旨在维护亚非和平、争取民族独立的亚非会议。
那时新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席位,正被西方国家层层孤立封锁,这份邀请无疑是打破封锁的重要契机,周总理当即重视起来。
两个月后,印尼政府的正式邀请书送达,周总理当天便复电确认参会,决定以团长身份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
![]()
可消息传出,帝国主义国家坐不住了,他们绝不允许亚非国家团结觉醒,一场针对中国代表团的阴谋悄然酝酿。
就在代表团紧锣密鼓筹备时,情报部门传来紧急消息:国民党特务机关启动暗杀行动,计划在代表团赴会途中,刺杀周总理及随行人员。
形势骤然紧张,去与不去成了两难抉择,周总理深知,此次会议对新中国的意义重大。
若因恐吓退缩,不仅会错失打破孤立的机会,更会让亚非国家失望,经过反复斟酌后,周总理拍板决定:按原计划前往!
![]()
只是当时新中国既无大型客机,也无直达印尼的国际航线,经多方协商,最终确定租用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
特务很快摸清客机的行程,1955年4月11日凌晨,从印度出发,经停曼谷、香港,再以中国代表团专机身份飞往雅加达。
香港的短暂停留,被特务视为实施暗杀的绝佳机会,而负责此次行动的,是军统巨头戴笠的得意门生赵斌丞。
为确保计划万无一失,保密局专门运来四枚特制小型定时炸弹,通过香港一家电料行作为掩护,秘密转交当地情报站。
![]()
但有了炸弹,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安上飞机,这成了关键也成了难题,那要怎么做呢?
特务机关明确人选标准,必须能自由出入机场、轻易接近飞机,且身份普通,不易引起怀疑。
经过多日侦查筛选,一个名叫周驹的年轻人,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周驹是香港航空工程公司所雇用的一名员工,在启德机场担任清洁工一职已有多年。
他平时独自生活,有着吃喝嫖赌等不良嗜好,因此早就被公司列入开除名单,这种人恰好成了特务们眼中理想的利用对象。
![]()
很快,化名吴义清的高级特务抵达香港,开始接触周驹,但周驹听到要炸飞机时,吓得连连拒绝。
他虽生活放荡、工作岌岌可危,却也清楚这事一旦败露,便是死路一条,绝对不能做的。
可吴义清早已备好软硬两手,一边威胁周驹被选中就没有退路,不从便是死,一边抛出诱人条件。
事成后给六十万港币,还会安排他离开香港远走高飞,在这威逼利诱下,周驹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最终点头答应。
![]()
为防周驹临阵脱逃,吴义清将他安置在饭店,派人全天监视,还专门进行特工训练。
特务手把手教他熟悉飞机结构,反复演练如何快速隐蔽地安装定时炸弹,确保每一个步骤都万无一失。
1955年4月11日,当克什米尔公主号按时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时,这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当天上午,周驹在特务掩护下,将定时炸弹伪装成牙膏,藏在了水桶里,轻松骗过机场安检进入停机坪。
![]()
此时飞机刚停稳,除机械师卡尼克留在机上检查,其他机组人员都下机用餐。
巧合的是,卡尼克突然发现少了两件机组行李,匆忙离开飞机去通知同伴,而这短短十几分钟的空当,成了周驹下手的机会。
他借着打扫卫生的名义溜上飞机,确认四周无人后,迅速将炸弹固定在飞机右翼轮舱,附近的引擎间,随后悄无声息地撤离。
中午12时45分,中国代表团人员、记者共8人,连同越南代表团人员1人、波兰和奥地利记者各1人,总计11人乘坐专车抵达机场。
![]()
因这架飞机已改为包机,登机手续格外顺利,托运的行李多是会议礼品和宣传资料,飞机检查也显示一切正常。
13时15分,飞机缓缓升空,送行人员看着远去的机身,悬着的心稍稍放下,没人能想到,这竟是与11人的最后告别。
飞机起飞后,还按惯例与地面电台保持联络,可到了傍晚时分,一则噩耗从路透社传来:
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飞越北婆罗洲沙捞越,到附近空域时突然爆炸起火,机身解体坠入大海。
![]()
次日清晨,搜救人员在新加坡东北,约五百公里的海域发现飞机残骸,还有遇难的遗体。
除副驾驶员狄克希特、领航员派塞克、维修工程师卡尼克三人被当地土著救下外,其余十一人全部遇难。
消息传开,全球震动,所有人都在追问:原定乘坐这趟航班的周总理,此刻究竟在哪里?
万幸的是,一份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周总理躲过了这场劫难。就在飞机起飞前,缅甸总理吴努发来加急电报。
![]()
他邀请周总理,在参会前先到仰光停留两天,参加中国、缅甸、印度等国周总理的小型非正式会晤。
这份充满尊重的邀请来得突然,却成了救命符,因为国际社会只知晓周总理会从香港出境,却没人知道他临时改变行程先赴缅甸。
正是这个意外的变动,让特务的阴谋落了空,可危险并未就此结束,那又发生了什么事?
当周总理在昆明准备前往仰光时,云南军政领导纷纷劝说,认为此时赴会风险太大,不如派副总理代为出席。
![]()
但周总理态度坚定,表示我们是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亚非人民友谊而来,就算有意外,也是值得的。
1955年4月14日清晨,周总理率领代表团乘坐另一架印度包机“空中霸王号”起飞。
这架飞机性能远不如克什米尔公主号,速度慢、爬升能力弱,途中还遭遇雷雨,不得不临时在新加坡机场停留。
那时新加坡与中国尚未建交,国民党特务活动猖獗,每分每秒都充满未知风险,直到飞机安全降落在仰光机场。
![]()
在缅甸空军四架战机的护航下,众人悬着的心才稍稍落地,只是抵达仰光后,周总理按计划参加泼水节。
起初随行人员还担心现场人员复杂,后来才发现,吴努总理早已贴心安排,参与泼水的多是缅甸官员子女,确保全程安全。
只是特务暗杀计划并未终止,他们在印尼秘密组建了数十人的暗杀敢死队,每人配备无声手枪和匕首,甚至开出高价悬赏。
幸好我国提前截获消息,在印尼警方的严密配合下,为周总理部署了层层保护:
![]()
外出时有护卫车辆随行,身边始终有安全副官和护卫,就连周总理的随身警卫,都时刻保持子弹上膛,不敢有丝毫松懈。
1955年4月17日,周总理终于抵达印尼雅加达,当他出现在机舱门口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份掌声,既是对中国代表团的欢迎,更是对周总理不畏风险、为和平而来的敬佩。
随后的亚非会议上,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各国认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而针对他的暗杀阴谋,也在严密保护下彻底破产。
![]()
4月29日,周总理率领代表团安全返回昆明,从始至终,他都牵挂着克什米尔公主号的调查进展,一心要为遇难的十一位烈士讨回公道。
直到一个月后,飞机失事调查委员会公布结果:空难由飞机外部装置爆炸引发,随后国民党特务承认,这起事件正是他们所为。
可令人遗憾的是,在英国和国民党的暗中包庇下,主犯赵斌丞、执行者周驹等人,始终未能被绳之以法。
港英当局虽曾传讯周驹,却未采取实质措施,让他以潜乘者身份出逃,其他涉案特务大多逍遥法外,成为历史无法弥补的遗憾。
![]()
如今,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座汉白玉纪念碑静静矗立,碑上镌刻着周总理亲笔题写的几个大字: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
背面记载着十一位烈士的姓名和事迹,碑文最后写道,为和平、独立和自由事业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这段藏在解密档案里的往事,不仅记录着特务的卑劣阴谋,更见证着周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为世界和平所展现的勇气与担当。
今天的和平与尊严,是无数人用热血与勇气换来的,理应永远珍惜、永远铭记。
![]()
看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