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农民归隐农村60年,政府登记退伍老兵时惊讶道:您是特等功臣

0
分享至

2018年11月底,在丹山镇老君村的村委会门口,退伍军人信息登记工作已接近尾声。

就在工作人员准备收摊时,一辆三轮车匆匆赶来,车上下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由两个女儿搀扶着。



这位老人就是张良荣。

他的女儿们也是偶然听说了这次登记,想着父亲当过兵,就带他来看看。

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老人显得有些迟缓,只是从怀里掏出一个被磨得发亮的布包,一层又一层地打开。



当《立功证书》和《记功表》摊开在桌上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安静了。

白纸黑字,红印为证:

“作战勇敢,立特等功2次。”

“在建设工作中吃苦耐劳,立特等功1次。”

“立三等功1次。”



登记表上的信息栏似乎瞬间变得无比渺小,无法承载这几个字的重量。

“特等功”,在解放军的战功体系里,是授予那些在关键性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甚至扭转了战局的军人。

每一次特等功的背后,都意味着一次九死一生的考验和一次惊天动地的壮举。



而眼前这位衣着朴素、满脸皱纹的老人,竟然拥有3次特等功。

工作人员震惊到无以复加,反复确认后,忍不住问道:“老人家,您立了这么多功,为什么从来没听您提起过?”

张良荣的回答说:“说这些干啥,我的战友们都牺牲了,我能活着就很好。”



尘封60年的勋章

翻开张良荣的军旅生涯,每一页都写满了铁与血。

1948年,24岁的张良荣加入晋冀鲁豫野战军,他的入伍动机简单到近乎朴实:“就觉得该为老百姓出点力。”



很快,他就迎来了淮海战役。

在那场被誉为“决定命运”的决战中,身为班长的张良荣接到的任务是——阻击敌军坦克。

在今天看来,用手榴弹捆成的集束炸药和土制地雷去对抗钢铁巨兽,无异于螳臂当车。

张良荣和战友们就是在这样悬殊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构筑防线。

他亲手挖坑埋雷,指甲翻了也顾不上,敌机在头顶盘旋,炮弹在身边爆炸。



最惊险的一次,他拉动引线,地雷却没有响。

眼看坦克就要碾过,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二次猛地拉动引线,地雷在坦克后方爆炸,虽然未能直接摧毁,却也暴露了自己。

他被敌军的炮火震晕在坑里,醒来时,全身剧痛,军装已被鲜血浸透。



他活了下来,但许多战友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这场战役,他所在的部队摧毁了12辆坦克,歼敌800余人。

他说:“我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

渡江战役中,他是第一批强渡长江的突击队员,乘坐简陋的木帆船,在炮火中冲破了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



战功赫赫,前途光明。

1955年,31岁的张良荣面临人生抉择。

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功绩和能力,准备安排他到镇上供销社的酒厂工作,那在当时是无数人羡慕的“铁饭碗”。



然而,张良荣的选择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主动申请复员,要回老家老君村,继续当一个农民。

他的理由同样简单:“农村需要劳动力,种地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英雄的第二战场

回到老君村的张良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些代表着无上荣耀的功勋章和证书仔细包好,压在了箱底。



从此,世上少了一位战功彪炳的英雄,多了一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

他手上的老茧,从握枪的痕迹,变成了握锄的印记。

邻里乡亲只知道他是个退伍兵,没人知道他曾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

他的沉默,是一种近乎固执的坚守。

3年困难时期,家里揭不开锅,他宁愿带着家人挖野菜果腹,也绝不向政府伸手求助。



他说:“这比打仗时吃树皮强多了。”

文革期间,他被冤枉为“国民党兵”,遭受批斗,他只是默默拿出复员证为自己正名,那份能证明一切的立功证书,依旧静静地躺在箱底。

他似乎觉得,用战功来为自己辩解,本身就是对那份荣誉的“滥用”。



他对子女的教育同样如此。

他从不准女儿们因为家里困难去找政府,教导她们“自己的路自己走”。

他会把当年的战斗故事编成儿歌教给外孙,却从不告诉孩子,歌里那个炸坦克的英雄就是自己。

对外孙女考上大学,他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只能颤巍巍地递上省吃俭用存下的3000元钱。



如果说战场是考验一个人勇气的地方,那么漫长而清贫的和平岁月,则是考验一个人信念的熔炉。

张良荣的第二战场,不在沙场,而在田埂间,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在面对误解与困难的每一次沉默中。



在特等功臣身份被发现后,荣誉和关怀接踵而至。

张良荣被评为“最美退役军人”。

老人已于2020年与世长辞,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得珍贵。

参考资料:
埋地雷、炸坦克、三立特等功……95岁四川老兵深藏功名60年
2019-07-09 15:40·中国军号
他立过3次特等功,在四川寻找最美老兵时,却遭嘲笑,他淡定回应
2021-06-23 20:14·有书共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辽宁队被坑了,杨鸣疯狂赢球躲广东,杜锋却故意缩小分差打辽篮

辽宁队被坑了,杨鸣疯狂赢球躲广东,杜锋却故意缩小分差打辽篮

宗介说体育
2025-11-10 11:51:45
张飞二儿子投靠西晋,可刘禅死后他却给晋武帝上书:我要给他守陵

张飞二儿子投靠西晋,可刘禅死后他却给晋武帝上书:我要给他守陵

白云故事
2025-11-06 14:25:03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寻途
2025-11-04 21:16:03
1999年小朋友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本人:觉得有航母就不会被欺负

1999年小朋友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本人:觉得有航母就不会被欺负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17:12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娱乐督察中
2025-10-30 10:33:53
江苏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江苏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荔枝新闻
2025-11-10 11:23:15
1500元安装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成都老太申请退货退款遇难题|追踪到底

1500元安装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成都老太申请退货退款遇难题|追踪到底

封面新闻
2025-11-10 11:57:07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风飘飘而吹衣
2024-12-08 14:07:17
为何说德国的减丁政策,决定了俄罗斯的命运?

为何说德国的减丁政策,决定了俄罗斯的命运?

凭阑听史
2025-11-08 16:43:01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华为将搬迁!

华为将搬迁!

通信头条
2025-11-08 20:22:19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访史
2025-11-10 12:07:57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墨羽怪谈
2025-11-04 11:09:05
21岁戴娃:遗传母亲莫妮卡的盛世美颜,比“裘花”的女儿漂亮多了

21岁戴娃:遗传母亲莫妮卡的盛世美颜,比“裘花”的女儿漂亮多了

小书生吃瓜
2025-11-09 14:11:22
男单颁奖礼:邱党笑容灿烂很开心,松岛辉空面无表情很淡定

男单颁奖礼:邱党笑容灿烂很开心,松岛辉空面无表情很淡定

湘楚风云
2025-11-10 05:36:11
水土不服,维尔茨和西蒙斯自登陆英超以来,进球数均为0

水土不服,维尔茨和西蒙斯自登陆英超以来,进球数均为0

懂球帝
2025-11-10 11:44:06
陪玩陪睡根本不够!集体开嫖、目无王法、舔手指,阴暗面藏不住了

陪玩陪睡根本不够!集体开嫖、目无王法、舔手指,阴暗面藏不住了

叨唠
2025-11-09 05:07:59
摊牌了!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如中国所料

摊牌了!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如中国所料

云鹏叙事
2025-11-10 10:46:15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扬子晚报
2025-11-09 15:18:17
2025-11-10 13:32:49
知鉴明史 incentive-icons
知鉴明史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
2933文章数 52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欧洲地区限制严格 苹果iPhone 18系列电池受限

亲子要闻

守护稚嫩肺脾 小儿膏方夯实健康根基

旅游要闻

聚焦河南新密溱洧水城:千年文脉碰撞创新活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