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中统特工鲍君甫被捕,面对审问,他竟毫不畏惧,说:“你们抓错人了,我不是坏人,周总理和陈赓可替我证明!”
1951年南京街头,一位摆摊卖烟的老者被公安机关带走。
审讯室里,面对 “中统特务” 的指控,花甲老人挺直脊梁,没有惧色,说出了这样惊人的话。
这话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一个曾在国民党特务机关当要职的人,为什么敢让共产党领袖为自己作证?
这段被遗忘的历史,藏着隐蔽战线最惊心动魄的传奇。
![]()
这位老者名叫鲍君甫,还有个名字叫杨登瀛。1901 年,他出生在广东中山。
小时候,他去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这段经历让他不仅精通日语,还在国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著作,心里埋下了信仰的种子。
1919 年,鲍君甫回国。他投身五四运动,后来加入了国民党。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他公开批评蒋介石独裁,被关押了好几个月。
因为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不满,他在交际场上一直和共产党人保持密切联系。其中就有地下交通员陈养山。
两人早年因为传递进步刊物成了好朋友。鲍君甫还曾帮陈养山在租界找到安全的秘密联络点。
1928 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成立,这是中统的前身。
青帮大佬杨剑虹受陈果夫、陈立夫邀请,担任上海特派员。他急需一个交际广泛、熟悉租界情况的助手,于是想到了同乡鲍君甫。
面对这个手握生杀大权的职位,鲍君甫很犹豫。他马上找到陈养山,把事情说清楚。
陈养山意识到,这是打入敌人心脏的好机会。他连夜把情况上报给陈赓,最后周恩来亲自决定:“让鲍君甫潜伏进去,由陈赓单线联系,这对特科工作至关重要!”
霞飞路一家咖啡馆里,陈赓和鲍君甫见了面,确定了这场危险的潜伏计划。
鲍君甫直接说出自己的顾虑:“租界巡捕房、淞沪警备司令部的人我都认识,但这帮人经常要吃饭应酬,每次开销就要几十块大洋,我手头不宽裕。”
陈赓听完,掏出一根金条递给他:“每月给你 300 块大洋津贴,特殊开销实报实销。”
见鲍君甫还有些犹豫,陈赓又补充说:“如果他们要我党情报,我们会定期给你无关紧要的文件和已经转移的据点信息,你尽管拿去交差。”
鲍君甫握紧金条,郑重承诺:“我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靠着出色的交际能力,还有中央特科提供的 “假情报”,鲍君甫很快赢得陈立夫、徐恩曾的信任。
后来,他升任调查科上海特派员,成了国民党在上海特务系统的核心人物。但他始终没忘记自己的使命。
1929 年,任弼时被捕。鲍君甫立刻跟巡捕房谎称 “此人是我手下,纯属误捕”,连夜奔走协调,把任弼时救了出来。
叛徒白鑫出卖彭湃等同志后,鲍君甫第一时间把关押地点和处决时间传了出去。
虽然因为囚车提前两小时出发,营救没能成功,但他为党组织保留了行动线索。
戴冰石、陈慰年等叛徒,也都是在他的情报指引下,被特科红队清除。钱壮飞等地下党员能顺利潜入中统,也离不开他的暗中帮助。
1931 年,顾顺章叛变。这个知道所有地下交通线的叛徒,供出了鲍君甫。
陈赓急忙让他撤离,可鲍君甫觉得自己人脉广,不愿意放弃多年经营的阵地。
陈赓临走前反复叮嘱:“如果被抓,只反咬顾顺章,其他的话一句也别说!”
果然,鲍君甫被捕后,陈立夫等人担心被蒋介石追责提拔 “共党卧底”,竟然让张道藩出面保释。
最后只以 “失职” 为由,把他关押了半年就无罪释放。
出狱后,他虽然被任命为南京反省院副院长,却一直处于被监视的状态。抗战爆发后,他和我党彻底失去了联系。
南京解放后,鲍君甫因为担心在台湾的儿女受牵连,从来没主动提起过过去的经历。他只能靠摆摊卖烟勉强维持生活。
1951 年镇反运动中,他的中统经历被揭发,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审讯人员半信半疑地把情况上报,远在北京的陈赓得知消息后,立刻写信证明:“鲍君甫确系 1927 年起即与我党发生关系,1931 年以前在工作上曾和我联系,在此期间对党贡献颇大……”
这份证明让真相大白,鲍君甫被无罪释放。在陈赓和李克农的关心下,南京市公安局每月给了他 100 元生活补助,他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特殊时期,鲍君甫遭到批斗,有人逼他交代所谓的 “罪证”。但他坚决不肯瞎说,只说:“没有的事,我不能瞎说,一说就有人掉脑袋!”
1969 年 12 月,鲍君甫在北京去世。周恩来听说后,特意嘱咐要照顾好他的家属。
这位我党第一位 “党外特工”,在敌人心脏潜伏了三年。他用圆滑作为保护自己的手段,用忠诚完成使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立下了显著功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