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中欧不是敌人但也从未成为兄弟,唯有成为‘表兄弟’式的合作伙伴,才能共同塑造全球化未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承办的“”系列活动上,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分享了他的深刻洞察。现将其发言实录发布如下: (全文约270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
过去,我们曾目睹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但如今,我们却也正经历着逆全球化的浪潮。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在驱动世界的分化?又是什么造就了当前的世界格局?要理解现状,首先需要回顾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回顾过去,我们曾身处一个几乎只谈论全球化的时代。在那段时期,世界各国普遍取得了发展,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迅速崛起。众所周知中国曾长期保持年均7%的GDP高速增长,使其市场变得极具影响力。
然而,整个国际大环境持续演变。当下,世界在政治层面出现了许多分裂现象,众多国际组织面临严峻挑战,贸易领域也遭遇重重阻碍,致力于国际合作的相关机构影响力在不断减弱。如今,我们步入了一个新阶段,核心议题是: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走向未来?
在此背景下,中国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但全球各国也都如此。当今世界迫切需要共同努力,去塑造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市场。它应当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确保各方都有能力接入并参与其中。
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关重要,它需要美国、欧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但这绝非易事。欧洲与中国过去不是敌人,但也从未成为兄弟。因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欧如何才能成为好的“表兄弟”?而这正是中欧开展合作的基础。但这同样既不简单也不容易,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背景。
如今中国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站到世界的中心,特别是谈及全球贸易时一定都会提到中国。二十年前,当时世界的其他国家更多的是和美国交易,现如今,中国贸易伙伴却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美国。所以,全球化不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力量去完成、去实现的。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合作中存在的政治挑战与风险。
第二,关于合作:经济与政治层面上的全面协作。我们不仅要谈论全球化,更要共同努力,去塑造一个更好的全球化形态。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现代化路径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其实现过程和时间跨度也极为独特。过去从北京到天津需要五个半小时;而如今,这段路程仅需半小时,甚至二十八分钟。这个细节生动地印证了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其现代化进程正以空前的高效推进。
回顾过去,中国曾长期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中低端环节;但现在我们看到,它正稳步迈向中高端市场,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我们难以用一个象征性的日期,来标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开端。但不争的事实是:过去,“中国制造”往往与中低端产品挂钩;如今,中国已在众多领域成为全球发展的领头羊,持续站在产业变革的潮头。
这一发展路径是独特的。中国已从过去在科技领域处于中下游位置,转变为国际科技话题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新技术方面。在工业自动化、半导体、新材料等关键行业,中国已取得显著进步,正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技术引领者与变革的驱动者。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复杂的政治环境也对技术发展构成了现实阻碍,为中国成长为国际领导者的进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政治因素,的确为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第三,中国已成为太阳能、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全球领军者。这些行业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中国率先实现了关键的经济规模,并配套了系统性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工具,包括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目前,中国约1%-2%的GDP增长由这些新兴产业驱动。国家将其列为优先发展事项,通过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产业政策予以扶持。不仅在消费品领域,在航空航天发动机、半导体、关键零部件等高端投资领域,中国同样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些成就的根基,首先依赖于中国卓越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善的基建作为支撑,任何领域的高速发展都将难以实现。中国所构建的全国性基础设施网络,有效缩小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这种基建模式独具特色,也是中国能够在众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除了硬件层面的基建,中国在“软件”,即人才与科技方面的表现同样出色。常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充满工程师的国家”,正是这些高素质人才,支撑起了中国在科研与技术领域的快速变革。这种人才优势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曾有外国领导人在与中国领导人交流时坦言:愿意用一百名法律从业者交换一百万中国工程师。这虽是一句笑谈,却生动反映出中国在人才培养上所获得的全球认可,而这正是中国能够在新能源、高科技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性进步的核心依托。
中国有非常强的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也逐渐把他们的网络伸向国际市场,成为了国际企业,民营企业家、技术人员,他们都以技术创新、技术生产升级为目标来进一步发展。中国、欧洲、美国都在技术方面进行比拼,特别是美国一直在拼,一直想要站在优先的地位,一直想要当第一。15年前,一些复杂的机械或大型机械设备可能是来自于美国,但现在的情况就不一定了。中国民众的贡献也非常大,中国的市场非常大,从这点可以看到公众对于整个国家的支持。
伟大歌曲的诞生,不是因为有伟大的歌手来唱它,而是大家一起合唱时这首歌才最美。中国的特色就是这样,中国不能失去这样的特色,因为这既是中国独有,更是中国的底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叫它中国特色的原因。
欢迎
加入人大重阳社群
为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让大家有更好的交流体验,人大重阳建立了“企业”“学术”两大社群,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人大重阳工作人员的微信(rdcy2013sph)备注姓名、单位、职务及想加入的群聊,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会将您拉入群内。
// 人大重阳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
别忘了“点赞”+“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