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在电视上说了些软话,提到中美两国相处得不错,这话听着新鲜,因为他过去总主张加税和脱钩,但仔细听特朗普的发言,他在说合作的同时又强调要限制中国AI芯片的发展,这显得并非真心想缓和关系,而是出于形势所迫不得不这样做。
美国政府现在陷入混乱,停摆持续几十天,四千多万人失去免费食物援助,普通民众生活压力加大,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而是采取降低风险的策略,这透露出美国在保持强硬姿态的同时已显露疲态,贝森特提出稀土管制和关税威胁等手段,实质上是通过施压希望确保中国继续配合。
从技术角度看,美国越是封锁,越显得底气不足,美国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但中国早已不是只能依赖进口的国家,全球九成的稀土加工掌握在中国手中,人工智能芯片的禁令反而推动中国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美国的做法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会让自己承受更多痛楚。
![]()
中国始终没有主动加剧与其他国家的对抗,而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稳步推动经济增长、拉动国内需求、发展高端制造,一步步踏实前进,相比之下,美国国会内部争论不休,财政赤字持续扩大,连基本社会福利都面临困难,这种治理水平不仅无法与中国相比,甚至不及美国十年前的状况。
2025年这个时间点很有意思,特朗普在大选前一年急着给自己贴上务实这个标签,想让选民感觉他能处理问题,但美国经济数据越来越不好看,美联储也不敢随便调整利率,担心把通胀再次推高,政策僵在那里谁也动不了。
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和人工智能这些领域持续进步,国产比例不断上升,外部压力反而让内部更加凝聚,这种成果靠的是长期积累的实力基础,美国虽然提出“G2”概念,但实际上已经意识到自身在这些关键领域的竞争力逐渐落后。
特朗普说出"我们或许都有些非理性",这话听着像是反省,实际上透着无奈,他清楚全面脱钩的代价太大,美国根本承受不起,于是先缓一缓,找个台阶下,但特朗普没说出口的是,美国已经没法继续主导游戏规则了,中国这边不争也不抢,但该坚持的一点都不退让,只是平静地等着对方自己先乱起来。
说到底这件事,不在于谁先退缩,而是看谁能顶住压力,美国现在内外都有难题,中国却在一步步向前走,你可以把这看作一种办法,也可以当作大势所趋,结果已经放在眼前,更稳的那一方就会胜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