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石缝藏尸!2年前贵州49岁农妇遇害,天天帮忙找的亲戚竟是凶手

0
分享至

石缝藏尸!2年前贵州49岁农妇遇害,天天帮忙找的亲戚竟是凶手

49岁的贵州村民王秀珍被抛尸石缝,家属与村民苦寻近一个月无果在贵州农村,亲戚邻里帮着找失踪亲人本是刻在日常里的习惯,谁家有事搭把手、夜里打着手电筒喊名字,都是再寻常不过的温暖。

可谁能想到,全程“热心”跟着跑前跑后、还帮着记搜寻路线的亲戚熊某,竟是亲手藏起尸体的凶手。

这样的剧情,比悬疑剧更让人脊背发凉,因为它戳破的是熟人社会里最珍贵的“信任”二字。

更让公众不理解的是,2025年6月二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熊某死缓并限制减刑后,家属坚决不服,坚持申请再审要求改判死刑立即执行,同年9月12日贵州省高院已正式立案受理。

一个利用亲情信任作案、事后伪装误导侦查的凶手,仅凭“坦白”情节就能获得“免死”待遇?

司法量刑中,“认错态度”与“犯罪恶性”究竟该如何权衡,才能契合普通人对正义的朴素认知?



死缓判决为何引发争议?

2025年9月12日,贵州省高院受理王秀珍家属再审申请的消息,再次将这起乡村命案推至公众视野。

家属的诉求十分明确:撤销二审的死缓判决,对熊某改判死刑立即执行。

对他们来说,“死缓+限制减刑”不是“惩罚”,而是“煎熬”,哪怕熊某要服刑22到27年,也换不回49岁的王秀珍,更抹不去他当初戴着“热心”面具时,每一句安慰、每一次指路里藏的恶意。

这一诉求背后,是公众对二审结果的普遍疑虑,早在2025年6月,二审法院已作出判决:熊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限制减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死缓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若无故意犯罪,期满后将减为无期徒刑,而限制减刑意味着其实际服刑期限不得少于25年(减为无期徒刑后)或20年(减为有期徒刑后)。



从法律条文看,这已是较重的量刑,但公众与家属的不满仍未平息。

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案件的特殊情节:熊某与受害者存在亲属关系,却刻意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的信任基础,在村里,“伯伯”这个称呼本身就带着亲近与可靠,可他不仅用这份信任下了手,作案后还藏尸毁证,甚至主动参与搜寻、故意把大家往反方向引。

这种行为早已超出普通杀人案的恶性范畴,是对“亲戚”二字的亵渎,更是对伦理底线的公然突破。

这种“双面人”式的犯罪,让公众不禁追问:当犯罪行为同时触碰法律红线与道德底线时,“坦白”能否成为抵消恶性的“护身符”?

司法量刑究竟应优先考量认罪态度,还是先评估犯罪行为本身的恶劣程度?



在我看来,答案应该是后者,尤其是当“信任背叛”成为犯罪的重要手段时,这种恶性带来的伤害,比单纯的暴力犯罪更难愈合,也更需要司法层面的明确回应。

亲戚身份掩盖下的恶意

回到这起令人齿冷的案件本身,细节更显其恶性之深。

受害者王秀珍是贵州省黔西市定新乡庆祝村村民,2025年遇害时49岁,尸体最终在一处隐蔽石缝中被发现。

那处石缝藏在山坳里,平时只有放牛的人才会去,若不是警方顺着线索深挖,可能永远不会有人发现。

她失踪后的近一个月里,家人焦虑得吃不下饭,村民也自发加入搜寻队伍:男人拿着镰刀劈开路,女人提着水壶跟在后头,晚上还打着手电筒在山上喊“秀珍,你在哪”。

熊某每天都准时来,有时还会主动提出再去别的地方找找,现在想来,那些“建议”都是避开埋尸地的“障眼法”。

谁也未曾怀疑,这个每天出谋划策甚至安慰家属的“伯伯”,正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

熊某的伪装堪称周密:案发前,他借“亲戚”身份频繁与王秀珍接触,没事就去聊两句家常,一点点摸清她的行踪。

案发后,他第一时间混入搜寻队伍,甚至比王秀珍的家人还“着急”,用“热心”面具完美掩盖作案痕迹。

还好警方在侦查中察觉不对劲,比如他提到某个搜寻地点时眼神躲闪,又比如他说不清案发当天的具体行踪,顺着这些漏洞层层突破,这起案件或许会陷入更大的迷雾。



这种利用亲情与信任的背叛式犯罪,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王秀珍的孩子至今不敢再相信村里的亲戚,更动摇了农村熟人社会中“亲戚可信”的基本共识。

在很多农村,“亲戚”是遇事时的第一依靠,可熊某的行为让大家意识到:最令人安心的身边人,偏偏可能是最危险的恶魔。

这种信任的崩塌,比案件本身更让人心寒。

恶性优先才是正义底线

其实司法实践中早已不乏类似的量刑争议,而多起典型案例的判决逻辑,为这起案件提供了重要参照。

最广为人知的还有“百香果女孩案”:凶手杨光毅因强奸杀害未成年女孩,2019年一审被判处死刑,2020年二审却以“自首、认罪态度好”为由改判死缓。



这一判决引发舆论强烈反弹,不仅是因为受害者是未成年人,更因为大家觉得“自首”不该抵消如此卑劣的恶行,就像熊某的“坦白”不该抵消他的背叛一样。

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调卷审查,受害者家属也提出申诉,2020年12月,广西高院再审改判杨光毅死刑立即执行,2021年2月该判决依法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时明确指出,杨光毅犯罪动机卑劣、手段残忍,虽有自首情节,但“其罪行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结合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不足以对其从宽处罚”,其行为“既违国法,又悖天理,更逆人情”。

这一判决逻辑清晰传递出:对于突破伦理底线的恶性犯罪,认罪悔罪情节仅为量刑参考,无法抵消犯罪本身的严重危害。

我觉得这一逻辑特别重要,因为它守住了“恶有恶报”的基本共识,如果一个人犯了极端恶劣的罪,只靠最后“认个错”就能减轻惩罚,那法律对受害者的保护、对恶行的震慑,都会大打折扣。



对照王秀珍案,熊某的行为同样具备“高恶性”特征:亲属身份带来的信任优势、事后伪装造成的侦查障碍、对社会伦理的直接冲击,与“百香果女孩案”中的核心争议点高度相似。

从这些类案的判决实践来看,“坦白”绝非恶性犯罪的“免死牌”,只有将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作为量刑核心依据,才能守住司法正义的底线,也才能让公众真正感受到“法律是保护好人、惩罚坏人的”。

慎杀不代表纵容恶性

或许有人会提出,我国司法坚持“少杀、慎杀”原则,对死刑判决的慎重本是法治进步的体现。

这一观点确实符合刑法精神,刑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若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判处死缓。

但“慎重”绝不等于对恶性犯罪的纵容,更不能沦为对突破底线行为的妥协。

在我看来,“少杀、慎杀”的前提是“罪行尚未达到不可饶恕的程度”,而像熊某这样利用亲情作案、事后长期伪装的行为,早已超出了“可宽恕”的范畴,他伤害的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村庄的信任体系。

具体到熊某案,一审法院以其“坦白罪行、指认埋尸地点,对破案有重要作用”为由认定其“认罪悔罪”,二审法院虽将“重要作用”修正为“一定作用”并增加限制减刑,却仍维持死缓判决。

这种裁判逻辑的问题在于,过度侧重“坦白”这一程序性情节,却对犯罪行为的主观恶意、社会危害及伦理冲击考量不足。

更关键的是,熊某的“坦白”并非出于真诚悔悟,更可能是在警方发现破绽、证据链逐渐完整后的无奈之举,如果警方没找到线索,他恐怕还会继续伪装下去。

这种“被动坦白”,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的“主动认罪”本质不同,若将两者等同看待,不仅对受害者家属不公,也会让公众对“认罪悔罪”的认定标准产生质疑。



如今贵州省高院受理再审申请,既是对家属诉求的回应,更是对司法公正的再审视。

公众之所以持续关注这起案件,本质上是在追问一个核心问题:当“熟人作案”“伪装犯罪”等情节叠加时,司法能否守住“恶有恶报”的朴素正义观?

对普通人而言,正义从来不是复杂的法律术语,而是“犯多大错,受多大罚”的直观感受。

只有让量刑尺度与公众对正义的认知形成共鸣,考虑到“信任背叛”这类情节的特殊危害,司法才能真正赢得社会认同,让正义既看得见,也摸得着而这,才是法律最该有的温度与力量。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女子遭杀害被抛尸于石缝,凶手“热心”组织搜山,到被害人家吃饭,询问“警察怎么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写真女星自曝曾拒绝一亿日元的天价AV合约

日本写真女星自曝曾拒绝一亿日元的天价AV合约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05 17:00:07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3:54:46
郭德纲霸气外漏!视察上海德云社,独自坐在大厅,周围的人都站着

郭德纲霸气外漏!视察上海德云社,独自坐在大厅,周围的人都站着

郑丁嘉话
2025-11-04 09:45:17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熙熙说教
2025-11-05 21:17:49
太惨了!父子高空滑索遭“杀人蜂”围攻,被蛰数百下身亡,全程无处可逃…

太惨了!父子高空滑索遭“杀人蜂”围攻,被蛰数百下身亡,全程无处可逃…

最英国
2025-11-05 19:05:00
马上评|作业帮该好好“写作业”了

马上评|作业帮该好好“写作业”了

澎湃新闻
2025-11-04 21:38:27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5 09:42:39
老大求交易,老二提不满!西部大黑马被打崩,但你们的前途很光明

老大求交易,老二提不满!西部大黑马被打崩,但你们的前途很光明

毒舌NBA
2025-11-05 22:06:28
亚历山大连续80场常规赛得分20+,超越罗伯特森独占历史第3位

亚历山大连续80场常规赛得分20+,超越罗伯特森独占历史第3位

懂球帝
2025-11-06 01:51:06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1:54:57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跳水界传来全红婵、王伟莹、陈芋汐消息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跳水界传来全红婵、王伟莹、陈芋汐消息

陈意小可爱
2025-11-06 06:12:38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文史旺旺旺
2024-10-31 12:26:20
国米被凯拉特破门,本赛季欧冠已经只剩阿森纳没有丢球

国米被凯拉特破门,本赛季欧冠已经只剩阿森纳没有丢球

懂球帝
2025-11-06 05:56:03
胜利4-0果阿,菲利克斯倒钩破门,马内献助攻,加里卜双响

胜利4-0果阿,菲利克斯倒钩破门,马内献助攻,加里卜双响

懂球帝
2025-11-06 04:22:06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快了!今明两年,中国将再添2个十万亿级省份

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快了!今明两年,中国将再添2个十万亿级省份

细语
2025-11-05 10:21:36
给“失信者”机会!央行将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欠的钱不用还了?

给“失信者”机会!央行将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欠的钱不用还了?

单手搓核弹
2025-11-05 17:05:53
11.06股市早8点丨两缺口皆补·阿弥陀佛

11.06股市早8点丨两缺口皆补·阿弥陀佛

沙黾农
2025-11-06 06:20:02
迪洛伦佐:我们几乎没给法兰克福机会,我们更配得上胜利

迪洛伦佐:我们几乎没给法兰克福机会,我们更配得上胜利

懂球帝
2025-11-05 13:50:08
2025-11-06 07:03:00
体育小柚 incentive-icons
体育小柚
看体育
1062文章数 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教育要闻

科教融合 四川越西举办青少年机器人比赛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